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11.
目的探讨形状异常的单胎胎盘病理学特点及对母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病理科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临床送检的形状异常的单胎胎盘130例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130例形状异常的单胎胎盘, 包括副叶胎盘48例、双叶胎盘12例、有缘胎盘50例、轮廓胎盘13例、环状胎盘3例、膜状胎盘2例及有窗胎盘2例。(2)产妇孕周29+5~40+4周, 51例胎膜早破, 11例胎盘前置, 5例胎盘早剥, 15例胎盘粘连/植入, 27例产后出血。(3)胎儿中有46例未足月早产, 28例生长发育受限, 22例宫内窘迫, 1例胎儿宫内死亡。(4)胎盘大体特点:副叶胎盘表现为分叶有明显的大小差异, 若两叶大小较一致, 称为双叶胎盘;轮廓胎盘表现为绒毛膜板小于底板, 边缘反折的胎膜有明显增厚, 若未见增厚, 则称为有缘胎盘;膜状胎盘大体特点为薄而大, 形似薄膜;环状胎盘大体表现为空心圆柱体状、环形或马蹄形;有窗胎盘表现为近中央区有组织缺损。(5)镜下改变:以功能性形态学改变为主, 常见母胎灌注不足的表现, 包括绒毛梗死、远端绒毛发育不良及绒毛过度成熟等。结论形状异常的单胎胎盘大...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AD)是指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动脉壁的分离,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从发生部位上看,约70%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20%位于降主动脉,10%发生于主动脉弓部3大血管分支处。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胸痛。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胸痛,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为持续性,烦躁不安,有濒死感,疼痛难以忍受,可放散至颈部、腹部、腰部及下肢。当夹层分离沿主动脉伸展时,疼痛具有沿着夹层分离的走向逐步向其他部位转移的趋势,可扩展至腰部或下腹部。注意症状缓解后再次出现症状,提示有新进展或发生破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南方红豆杉叶子中金松双黄酮和银杏双黄酮两种双黄酮含量的HPLC法。方法:以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4.6mm×150 mm,5μm),以0.1%甲酸水(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0min,40%B,20-35 min,40%-70%B,35-45 min,70%B),流速1 m L/min,检测波长337 nm,柱温30℃。结果:金松双黄酮含量明显高于银杏双黄酮。此方法加样回收率和线性范围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南方红豆杉叶子中金松双黄酮与银杏双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脑缺血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后给予葛根注射液,通过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造成大鼠血栓形成模型,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并用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结果:葛根注射液能减少血栓的湿重及干重,能降低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脑梗死面积、脑指数、脑含水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重症患者院内肺部感染情况,探究痰热清对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46例ICU重症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院内肺部感染情况,分析感染者的年龄、性别、病原菌特点。以其中ICU病房的84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仅予以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60mg/d+氨茶碱注射液0.5g+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均匀后静脉滴注,1次/d。研究组则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30ml+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均匀后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d后观察效果,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率、发热率、病死率及ICU总入住时间差异。结果:446例ICU重症患者中发生院内肺部感染者49例(11.0%),未发生397例(89.0%);发生肺部感染的49例患者未见典型性别特点,但以年龄超过60岁(75.5%)、总住院时间超过15d(69.4%)、使用呼吸机(61.2%)的患者居多,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7.3%),其次为真菌(22.5%),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例最小(10.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率、术后发热率及ICU总入住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风险较高,且以高龄、住院时间长、使用呼吸机者居多,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早期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能有效降低院内肺部感染几率,防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2006年以来运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112例,并与西药治疗组对照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所观察对象均来自本院中医门诊,并按随机法划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59岁,因突发鼻出血,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而来本院.查体:咽部黏膜充血,扁桃体不大.双侧鼻孔用纱布填塞,取出鼻腔填塞物,即有大量血液涌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恶变的病理组织学特点、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恶变的乳腺腺肌上皮瘤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由结节状增生的腺上皮细胞及多层的肌上皮细胞共同组成。腺上皮细胞呈扁平或立方形排列在中心腔缘。肌上皮细胞胞质透明呈梭形或多角形位于外层。恶变区域腺上皮及肌上皮细胞均异型性明显,可见坏死,高核分裂计数,并可见浸润性生长边界。免疫组化特征具有双向性,腺上皮细胞表达CK、EMA、CEA,肌上皮细胞表达p63、SMA、Caldesmon。肿瘤细胞ER、PR、C-erb B-2均为阴性表达,CK5/6为阳性表达。结论:乳腺腺肌上皮瘤的腺上皮和肌上皮可分别发生恶变,同时发生恶变并且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例非常罕见。根据组织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是确诊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9例乳腺黏液癌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进行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9例均为女性,年龄33~67岁。其中9例为单纯型黏液癌,10例为混合型黏液癌。肿物直径1.2~3.5 cm。肿物边界清楚,质地较软,切面灰白色胶冻样,有光泽。镜下肿瘤由纤细的血管纤维组织分隔,形成大小不等的黏液湖,其中漂浮多少不等的肿瘤细胞团。细胞排列成实性、簇状、筛状,偶见管状。瘤细胞比较一致,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本组19例中18例ER(+),14例PR(+),16例c-erb B-2为(0),2例为(2+),1例为(3+),CK5/6(-),其中3例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结论黏液癌是较为少见的乳腺癌,预后良好,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容易误诊,确诊需要靠病理检查,应与乳腺黏液囊肿样病变等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方法对42例预激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预激综合征临床治疗疗效满意,疗程为3~15 d,平均7 d。结论对预激综合征并频繁发者,应首选导管射频消融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