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观察比较外耳道涂药(咪康唑乳膏)、艾烟熏耳和涂药艾烟熏耳结合3种外治方法治疗耳真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88耳)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艾熏治疗组、结合治疗组、对照治疗(常规治疗)组三组:对照组以咪康唑乳膏外耳道外用,艾熏治疗组采用艾烟熏治外耳道法,结合外治组以咪康唑乳膏外用结合艾烟熏治外耳道,三组均无全身用药。结果: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1年统计其治疗效果,艾熏外治法、结合外治法、常规外治法三种外治法在治疗后1个月、1年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D〉O.05);艾熏外治法和结合外治法的治愈率较常规外治法高(P〈O.05),艾熏外治法与结合外治法治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艾熏法治疗耳真菌病具有治疗简单、疗效巩固、治愈率高的优点。可替代常规外治法。其简、验、廉的特点适合在基层和广大农村地区应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艾烟具有抗菌(细菌、真菌)、杀螨、抗过敏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2.
鼻咽解毒颗粒对EB病毒感染者TNF—α及IL-2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咽解毒颗粒治疗EB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TNF-α及IL-2水平的影响。方法EB病毒感染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鼻咽解毒颗粒,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EB病毒NA1IgA、TNF-α及IL-2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较治疗前下降,IL-2升高(P〈0.01),对照组血清TNF-α、IL-2无明显变化。结论鼻咽解毒颗粒可有效控制EB病毒感染,其可能的机理是通过降低TNF-α水平及提高IL-2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3.
筛前神经射频阻断治疗鼻睫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鼻睫神经痛,又称筛前神经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鼻根、前额疼痛,常伴有眼痛。我们自1996年以来采用鼻内窥镜前筛房开放筛前神经射频阻断术治疗鼻睫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1例中,男7例,女14例;年龄19~60(平均32....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鼻咽癌高发区EB病毒感染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2(IL-2)水平.方法:免疫酶法检测血清EBVCA-IgA确定EB病毒感染者44例为观察组,以健康人18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及IL-2水平;比较其血清TNF-α及IL-2水平.结果:EB病毒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TNF-α分别为(37.5±18.7)pg/mL及(23.2±9.6)pg/mL,P<0.01;而IL-2分别为(14.4±7.1)pg/mL及(18.7±6.4)pg/mL,P<0.05.结论:EB病毒感染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增高而白介素2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8例,采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配合应用抗生素、鼻腔清洁、鼻窦冲洗、超声雾化喷鼻、应用激素类喷雾剂等治疗。治疗组9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分期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58例,好转2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57%。对照组治愈43例,好转3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4.0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36.
在室间质评(EQA)中不时发现采用相同反应原理,试剂盒说明书给出的试剂各组份在反应液中的终浓度与国际临床化学协会(IFCC)相应文件给出的相同,即试剂盒供应厂家所称谓的"IFCC"法,但EQA回报结果与同方法组靶值确存在一个明显误差[1].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尿电导率(Con)对呼吸衰竭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一次性尿液专用塑料杯收集54例呼吸衰竭早期肾损伤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的中段尿,测定Con、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微量转铁(UTRf)、尿唾液酸(USA)、α1-微球蛋白(α1-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  相似文献   
38.
目的 通过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不同首剂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3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确诊的NRDS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0 mg/kg剂量组和100 mg/kg剂量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首剂量70、100 mg/kg出生体质量的治疗剂量。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再次应用PS率、住院肺炎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吸入氧浓度(FiO2)、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治疗后,100 mg/kg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再次应用PS率、住院肺炎发生率均低于70 mg/k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pO2pCO2、FiO2、MAP均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00 mg/kg组患儿治疗后pCO2、FiO2、MAP明显优于70 mg/k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首剂量100 mg/kg出生体质量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能有效显著缩短患儿的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肺炎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2种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差异。方法:通过分离、鉴定2种不同生境的甘草内生真菌,系统分析和比较了两者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分离甘草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显微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内生真菌;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运用SPSS 22.0版软件进行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365株内生真菌,归属于4纲5目6科9属30种,其中214株来自野生生境的甘草,151株来自栽培生境的甘草;镰刀属Fusarium(62.62%)和曲霉属Aspergillus(12.15%)为野生生境甘草的优势菌属;镰刀属(62.91%)和土赤壳属Ilyonectria(12.58%)为栽培生境甘草的优势菌属;分离出11株野生生境甘草特有的内生真菌,如尖孢曲霉Aspergillusaculeatinus、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粉红粘帚菌Clonostachys rosea等;野生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总分离率和多样性指数(97.27%和2.07)均高于栽培甘草(68.64%和1.46)。结论:明确了2种不同生境甘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差异,丰富了甘草内生真菌菌种库,为进一步研究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CRP与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罗氏COBAS INTEGR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6例健康人和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中血清中CRP和血脂TG、TC、HDL-C、LDL-C水平.结果 UAP组和AMI组血清CRP、TG、TC和LDL-C明显高于健康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与TG、TC、LDL-C呈正相关,UAP组和AMI组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与HDL-C呈负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CRP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脂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