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通过对云南地区多家医院内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的1 875例患者集中监测,观察在真实用药环境下云南白药胶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未知或罕见不良反应,完善云南白药胶囊在特殊人群(如老人、慢性患者等)中的安全性信息,为云南白药胶囊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监测期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云南省内11家医院作为集中监测点,以接受云南白药胶囊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药方案由各医院负责本次监测的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监测记录不良事件特征、发生时间、消失时间、处理措施及转归等信息。结果 从1 875例用药患者中收集到52例不良事件,最终判定出4例不良反应与云南白药胶囊有关。云南白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56%,属偶见。未发现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用药年龄覆盖范围广,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小,依据说明书用法用量进行使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髌下脂肪垫挤夹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病例的治疗及临床结果。结果:经随访,优37例,良5例。结论:关节镜手术对保守欠佳的髌下脂肪垫挤夹综合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采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探讨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共纳入对象40例,均为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对患者进行6个月左右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评分、IKDC2000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与关节活动度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Lysholm评分、IKDC2000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与关节活动度上均得到了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40例患者当中,有26例膝关节功能优,12例良,2例差,优良率为95%。结论对于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来说,运用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治疗可起到显著的效果,创伤小,并发症少,价格低廉,能加快患者的关节活动速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4.
传统教学与PBL结合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医学教育的内在规律,比较传统教学和传统教学与PBL结合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与PBL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考试成绩为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考试成绩没有明显差异,但实验组学生在知识获取等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结论: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PBL,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LrrG蛋白不同片段的免疫原性及保护功能,为B族链球菌(GBS)蛋白疫苗及组分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LrrG蛋白的抗原表位,结合该蛋白的一级结构特征构建3个多肽片段(Gn、Gr、Gc)并重组表达;通过免疫动物及萃取组织液检测其免疫原性;体外调理吞噬试验检测各多肽片段的保护功能。结果成功构建和表达纯化了Gn、Gr、Gc多肽片段,且3个多肽片段均可在小鼠血清诱导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Gn免疫原性好于Gr、Gc。Gr、Gc 30μg剂量的免疫原性均好于其10μg和50μg剂量。除了Gr在肺、直肠组织产生的IgA抗体有较明显升高外,Gn、Gc对黏膜及血清IgA无明显刺激作用。体外调理吞噬试验表明3个多肽片段的抗体均具有促进吞噬细胞对GBS的吞噬功能。Gr、Gc的调理吞噬活性高于Gn,与B细胞表位预测结果相符。结论重组多肽片段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一定免疫剂量范围内,血清特异性IgG水平呈剂量依赖关系;皮下免疫对黏膜免疫影响不大;调理吞噬作用可能是LrrG蛋白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3个多肽片段均具有潜在保护作用,支持将其作为GBS蛋白疫苗及组分疫苗的候选成分。  相似文献   
26.
目的:克隆小鼠BPI36-259基因片段,转染细胞获得具有杀菌作用的目的抗菌蛋白。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PUC57-muBPI1-281质粒;PCR扩增获得muBPI36-259基因片段,制备pcDNA3.1(+)-muBPI36-259重组质粒;采用电穿孔法将上述重组质粒转染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在胞内的表达;建立胞内杀菌实验模型,检测muBPI36-259目的蛋白对胞内寄生菌(伤寒杆菌)的杀伤作用。结果:muBPI36-259目的蛋白在RAW264.7细胞内成功表达,对胞内寄生菌-G-伤寒杆菌具有杀伤作用。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鼠BPI36-259基因片段,转染RAW264.7细胞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目的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27.
阿斯匹林对喉癌细胞系Hep-2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阿斯匹林对人喉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探讨阿斯匹林对喉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机理.方法 MTT法、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流式细胞仪测试不同浓度下阿斯匹林抑制喉癌细胞株Hep-2的增殖的程度和对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PI和Ho33342双染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阿斯匹林浓度越高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就越大,滞留于G0/G1期的细胞数越多.结论阿斯匹林对Hep-2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细胞毒及阻止细胞进入S期来作用,其诱导凋亡的作用较小.意义为临床上使用非甾体类药物作为头颈部肿瘤预防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8.
国外研究发现,血小板功能异常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生和发展.2002年1月国内毕胜等报道,AD患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增强,其原因可能与AD患者血浆中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β-淀粉样肽(β A4)浓度增高有关,故推测血小板活化可能参与了AD的发病机制.本研究检测了15例AD患者、24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血小板粘附(PadT)和血小板聚集(PAgT)情况.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探讨血小板功能变化在两种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实验于2001-08/09在北京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完成。血清标本均来自北京第一社会福利医院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按照临床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选取高龄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15例,血管性痴呆组患者24例和高龄正常对照组25例。对受检者行肘静脉穿刺取血3mL,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室温静置1h后检测并计算血小板黏附率和血小板聚集率,并进行各组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异常百分率的比较。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血管性痴呆组和正常对照组血小板黏附功能异常比例分别为53%,71%,5%,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比例分别为60%,67%,12%。卡方检验显示三组研究对象血小板黏附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明显(P<0.01)。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血管性痴呆高龄患者血小板黏附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百分率明显增高,可以作为临床辅助诊断,但是无法用于区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