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3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恶性肿瘤患者循环血DN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DNA是一种无细胞状态的胞外DNA,存在于血液(血清或血浆)、滑膜液和脑脊液等体液中,其主要是由单链或双链DNA以及单链与双链DNA的混合物组成,以DNA一蛋白质复合物或游离DNA两种形式存在。早在1947年Mandel和Metais就发现了循环核酸;30年后Leon等人的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外周血清DNA水平大大高于正常人;1989年Stroun等发现血液游离DNA具有肿瘤细胞DNA的一些特征;5年后研究者在肿瘤患者的血浆和血清中检测到了癌基因突变,并且与原发肿瘤相一致。  相似文献   
82.
肿瘤性抑郁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关癌症心理方面的研究过去20年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与癌症有关的抑郁研究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有关肿瘤性抑郁症研究主要集中在抑郁症(depression)的发病情况、评估和治疗这三个方面,我们搜集近期的文献,就肿瘤性抑郁症研究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草酸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LV)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可耐受性。方法:2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5-FU500mg/d持续静脉滴注,第1~5和第8~12天;醛氢叶酸(LV)100mg/d静滴,第1、8天;叶酸片60mg/d口服,第2~5、9~12天;草酸铂65mg/m2静滴,第1、8天,21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23例均可评价疗效,CR2例,PR10例,总有效率(CR PR)47·8%。毒副作用主要为1~2度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末梢神经异常及骨髓抑制。结论:L-OHP/联合5-FU/LV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84.
翟光林  姜藻  吴巍 《现代医学》2006,34(3):157-160
目的 探讨超声辐射微泡对小鼠皮下H22肝癌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H22肝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分组进行局部单纯超声治疗、超声微泡治疗。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对治疗后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用CD34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微血管密度作为定量检测指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超声微泡组与对照组比较,瘤体积缩小(P〈0.05),VEGF蛋白表达减低(P〈0.05)。VEGF表达与MVD间呈正相关(r=0.9947,P〈0.01)。结论超声辐射微泡可显著抑制H22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和发展,其机制可能为降低肿瘤VEGF合成与分泌,破坏与减少肿瘤血管再生。  相似文献   
85.
用CCl_4腹腔注射2至11周诱发大鼠肝纤维化,动态观察其血清Ⅲ型前胶原N端肽(sP Ⅲ NP)、脯胺肽酶活力的变化,并以半定量评分估测肝纤维化程度。sP Ⅲ NP 和脯胺肽酶活力在第2周开始增加,第6周达峰值,第9至11周保持较高水平。前6周sPⅢNP和脯胺肽酶均与肝纤维化评分呈正线性相关;在11周内,脯胺肽酶和sPⅢNP 也呈正线性相关。结果表明:sP Ⅱ NP 是反映肝纤维化的主要指标之一;脯胺肽酶活力可能是反映肝内胶原代谢加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6.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是一类具有信号转导功能的转录因子家族,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现就Stat3、Stat5在人类肿瘤中的持续激活及其在肿瘤分子靶向干预治疗中的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7.
环孢菌素A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孢菌素A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后抗排斥反应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文献报道环孢菌素A对细胞凋亡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现对环孢菌素A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NF-κB)在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剂对肝癌SMMC-7721细胞诱导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肝癌细胞SMMC-7721,分为空白对照组(A)、微泡剂组(B)、低频超声组(C)和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剂组(D)。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Westernblotting检测癌细胞NF-κB的表达。结果 A、B、C、D组肝癌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51±0.21)%、(2.49±0.30)%、(14.14±2.01)%和(27.01±4.21)%。C、D两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1),D组亦高于C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D组细胞呈凋亡形态学改变。经Westernblotting检测,D组NF-κB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A~D组NF-κB灰度值比值分别为5.34、4.29、2.72和1.04。结论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剂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其中微泡剂可增强低频超声的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xygenase 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联用对结肠癌HT-29细胞株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吖啶橙/溴化乙锭(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AO/EB)染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COX-2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活化基因-1(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activated gene,NAG-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EGFR通路下游相关蛋白Akt的磷酸化活性.结果:尼美舒利与C225联合作用于HT-29细胞48 h后,该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尼美舒利组[(72.8±2.3)% vs(51.8±1.8)%,P<0.05].AO/EB染色观察到尼美舒利与C225联用组HT-29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且FCM检测显示48 h时联用组的细胞凋亡率[(57.67±0.86)%]显著高于尼美舒利[(33.27±1.47)%]和C225单用组[(6.27±0.55)%,P<0.05].C225下调COX-2 mRNA的表达,各药物干预组NAG-1 mRNA 的表达均上调,联用组对Akt磷酸化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尼美舒利和C225单用组.结论:尼美舒利与C225联用可增强二者各自对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EGFR信号通路参与了结肠癌细胞内COX-2基因的表达调控,最终通过其下游促凋亡基因NAG-1、pAkt的蛋白表达变化,影响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相似文献   
90.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5年2月~2007年3月,作者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45例,结果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化疗的毒性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