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 观察高脂喂养的肥胖大鼠模型胰岛素抵抗出现的时间、程度的变化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动态变化 ;观察罗格列酮对高脂肥胖大鼠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3 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肥胖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肥胖组和治疗组以高脂饮食喂养 2 0周 ,制成肥胖模型。于实验过程的第 10、2 0、2 4周分别取血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清CRP。CRP检测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高脂喂养大鼠第10周已出现胰岛素抵抗 ,并逐渐加重。同时 ,肥胖组血清CRP水平也逐渐升高 ,第 2 0周明显高于第 10周 (P <0 .0 5 )。至 2 4周 ,肥胖组、治疗组大鼠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 ,治疗组低于肥胖组 (P <0 .0 5 )。血清CRP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甘油三酯呈正相关关系 (r =0 .3 5 9,P <0 .0 5 ;r =0 .482 ,P <0 .0 1)。结论 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加重 ,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 ,罗格列酮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降低CRP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完善酚氨咖敏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咖啡因及马来酸氯苯那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GC)法同时测定4种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TR-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 32 mm,0. 25μm),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180℃,保持1 min,再以8℃/min的速率升至240℃,保持2 min),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60℃。结果 TLC法可同时鉴别酚氨咖敏颗粒中4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氨基比林、咖啡因及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86. 3~5 960μg/m L(r=0. 999 9),124. 9~3 996μg/m L(r=0. 999 9),38. 24~1 224μg/m L(r=1. 000 0)和2. 525~80. 80μg/m L(r=0. 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 69%,99. 45%,99. 52%,101. 40%,RSD分别为1. 36%,1. 62%,1. 20%,1. 25%(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酚氨咖敏颗粒中4种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可更全面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的炎症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的表达。方法:检测20例OLP患者(白纹组与充血糜烂组各10例)和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的炎症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指标。结果:OLP患者和RA患者外周血的炎症因子红细胞沉降率(t检验,12.4±10.1VS22.6±16.1,P=0.02)、C反应蛋白(£检验,4.6±5.4VS26.9±24.7,P=0.0003)和类风湿因子Q检验,9.2±0.2VS340.4±541.7,P=0.009)指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而相应指标在OLP白纹组(5例男性、5例女性,年龄45.1±14.8岁)与充血糜烂组(3例男性、7例女性,年龄49.5±15.2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检验,红细胞沉降率11.9±9.2VS12.9±11.5,P=0.83;C反应蛋白5.7±7.7VS3.6±1.0,P=0.39;类风湿因子9.1±0.06VS9.2±0.2,P=0.33)。结论: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与OLP的炎症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健康宣教,术后48 h内使用自控镇痛方式镇痛,切口处置冰袋持续冷敷24 h;4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功能训练前后热敷、冷敷交替,换药时实施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措施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换药前、后和功能锻炼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换药后15 min和功能锻炼后15 min的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药物干预措施可以缓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5.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细胞染色中的应用董书魁姚辉李丽华段雪梅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新兴的化学试剂,在医学检验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依其溶于水后分子的亲水基所带电荷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总结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指导方案的最佳证据,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运动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UpToDate、BMJ最佳临床实践、OVID、CINAHL、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医脉通等指南网及专业协会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方案的指南、系统评价、Meta分析、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最佳临床实践等,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由2名护士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提取最佳证据并分级,总结运动指导方案的最佳证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16篇,包括指南1篇、系统评价6篇、Meta分析4篇、专家共识5篇,总结出运动指导方案的最佳证据包括运动前评估、运动适用范围、不同疾病阶段分期的运动类型、运动项目内容(项目、内容、运动强度、频率、周期)、监督方式、运动监测指标、运动风险评估、注意事项共8个方面,39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指导方案的最佳证据,规范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运动的理论、实践,形成科学、规范、基于最佳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内脂素(visfatin)和促酰化蛋白(ASP)与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发病的关系及其对肥胖症防治的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共86例,男57例,女29例;年龄7~15岁.其中单纯性肥胖儿童40例;超重儿童22例;健康对照儿童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visfatin、ASP水平.结果 1.肥胖组血清visfatin与健康对照组和超重组相比,分别增加了49.80%(P<0.05)、35.88% (P <0.05).肥胖组血清ASP与健康对照组和超重组相比,分别增加了7.34% (P <0.01)和5.57%(P<0.05).超重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visfatin及AS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肥胖组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肥胖组高密度脂蛋白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肥胖组BMI、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相关性分析:血清visfatin与BMI、三酰甘油均呈正相关(r =0.218,P<0.05;r =0.500,P<0.01).血清ASP与BMI、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呈正相关(r=0.268,P<0.05;r =0.250,P<0.05;r =0.427,P<0.01).结论 Visfatin和ASP与肥胖关系密切,均参与肥胖儿童体内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检测血清visfatin和ASP水平将有助于判断儿童肥胖症的发展趋势,有助于评价肥胖儿童未来发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