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药美容术     
在祖国医学宝库中,中药美容占有宝贵的一席之地。据初步统计,与美容有关的内服、外用中药达500余种。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20多种具有美容功效的药物。用中药制成的美容护肤品易被吸收,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对许多皮肤疾病如痤疮、黄褐斑、皮肤皲裂、斑秃等有显著疗效。利用中药美容已日渐引起国外专家的广泛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ICU 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目标性监测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住本院 ICU 的患者,观察并统计留置尿管时机、留置天数、尿管维护、会阴护理、尿液性状及尿培养结果等。结果1421例留置尿管患者中发生泌尿系感染92例,急诊入院患者留置尿管、留置尿管超过7 d、会阴护理每日2次以下是泌尿系感染的高危因素(P <0.05)。92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53株,其中23例为多重耐药菌,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17.65%、白色念珠菌15.69%、大肠埃希菌9.80%。结论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急诊置管患者加强无菌技术、正确维护尿管、保证引流装置密闭性、加强会阴护理、切实落实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是有效预防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复方黄柏霜治疗痤疮10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丹参川芎汤辨证治疗老年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气阴两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44例给予丹参川芎汤,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93.18%、90.9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7.5%、72.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汤辨证治疗老年气阴两虚血瘀型冠心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跟进服务模式对颅脑外伤病人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20例颅脑外伤病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时应用家庭跟进服务模式实施干预,2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分别于出院时、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况量表(MMSE)、Fugl-Meyer评分量表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2组病人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2组MMSE、Fugl-Meyer评分、GQOLI-74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GQOLI-74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MMSE评分、Fugl-Meyer评分、GQOLI-74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3个月及6个月MMSE、Fugl-Meyer评分、GQOLI-74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1个月(P<0.01),干预6个月MMSE、Fugl-Meyer评分、GQOLI-74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3个月(P<0.01)。结论:家庭跟进服务模式不仅能有效改善脑外伤病人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运用新的流式荧光杂交技术(xMAP)对9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血清中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的各类细胞因子(CK)进行检测,探讨其在AA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或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口服铁剂联合鸡血藤水煎液治疗改善缺铁性贫血机体铁代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缺铁性贫血患者12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中药鸡血藤组、口服铁剂组以及联合治疗组,每组40例,中药鸡血藤组给予鸡血藤水煎液15 g/d,口服铁剂组给予力蜚能150 mg,1次/d,联合治疗组给予鸡血藤水煎液15 g/d,力蜚能150 mg,1次/d,3组均治疗42 d;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Tf)、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调素(Hepcidin)指标变化,并对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心、肝、肾功能进行观察。 结果 治疗42 d后,中药鸡血藤组、口服铁剂组、联合治疗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0.0%、65.0%和75.0%,3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09,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组RBC、Hb、Hct、SI、SF、Tf、TIBC、血清Hepcidin均显著改善(t≥3.56,均P<0.05);且治疗后3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9,均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中药鸡血藤组和口服铁剂组(t≥2.38,均P<0.05)。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的心、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口服铁剂组、联合治疗组、中药鸡血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10%、0%;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9,P<0.05)。 结论 鸡血藤可显著改善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和机体铁代谢,联合口服铁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10月9日0:00-24:00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住院患者1716例,实查率100.0%;医院感染62例、66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1%、例次感染率3.85%;感染率较高的科室为ICU、神经外科、血液科,分别占36.80%、18.10%、6.67%;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手术切口、泌尿道、皮肤软组织、胃肠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70%.结论 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采用GC-MS法测定老年营养不良患者血浆小分子代谢物质,寻找与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小分子代谢物,探讨代谢组学在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浙江医院诊治的30例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按年龄、性别匹配选取30例营养状况正常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2组研究对象的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静置分离血浆,分装低温保存。采用GC-MS法测定2组研究对象血浆小分子代谢物质,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小方差判别分析法对2组研究对象血浆小分子代谢物质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2组血浆小分子代谢物质水平。 结果 2组研究对象血浆总离子流色谱图基本相似,色谱保留时间主要集中在5~15 min,实验组峰高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样品主成分得分图可以明显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置换检验截距R2=0.668,Q2=-0.309。实验组甘氨酸、天冬氨酸、苏糖酸的值较对照组升高,而鸟氨酸、油酸、尿酸、D-塔罗糖、N-甲基-DL-丙氨酸、甘露糖、D-甘油磷酸酯、β-丙氨酸、α-酮戊二的值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 GC-MS法能检测出与老年营养不良患者有关的小分子代谢物质种类,提示GC-MS法可作为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小分子代谢物检测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护理特点。方法对60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健康教育,加强术后病情观察、注意腹膜后引流液及尿液性状的观察及护理,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增加营养。结果 60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精神状态良好,术后恢复正常,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是一种安全、有效、新的微创手术方法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