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7篇
临床医学   167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234篇
综合类   353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LWMH)治疗脓毒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3年6月,收集LWMH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学质量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进行评定,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99篇相关文献,经过进一步阅读文献内容后,最终纳入8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合计449例患者。提取数据后,进行Mete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WMH治疗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RR=0.62,95%CI 0.46~0.84,P=0.002];降低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加权标准差(WMD)=-1.87,95%CI-2.87~-0.95,P<0.0001];提高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加权标准差(WMD)=-0.31,95%CI-0.57~-0.04,P=0.03];增加患者的血小板计数[WMD=15.05,95%CI 10.85~19.25,P<0.00001]。结论 LWMH治疗脓毒症,可以降病死率和APACHEⅡ评分,提高D-二聚体水平和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62.
63.
唐勇  唐玉洁 《山东医药》2012,52(8):65-67
目的比较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使用药物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不同,将156例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缬沙坦80 mg/d治疗组(1 g≤24 h尿蛋白定量<3 g);B组:氨氯地平10 mg/d治疗组(1 g≤24 h尿蛋白定量<3 g);C组:缬沙坦80 mg/d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1 g);D组:氨氯地平10 mg/d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1 g)。治疗24周,比较各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蛋白及血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后各组eGFR、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P均<0.01);各组Cc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组较D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1)。治疗12周后,A组与B组、C组与D组收缩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在保护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肾脏功能方面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64.
膀胱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居全身肿瘤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技术是近几年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技术,但由于该术式操作复杂,难度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胰腺转移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收治的32例胰腺转移性肿瘤临床病理资料,以Kaplan 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原发肿瘤为肺癌9例、肾癌6例、胃癌5例、其他肿瘤12例.转移性肿瘤行手术治疗(8例)中位生存期15.5个月,氩氦刀治疗(3例)中位生存期18个月,姑息短路治疗(9例)中位生存期8个月,局部放疗(3例)中位生存期6个月,无治疗(9例)中位生存期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性肿瘤的预后与原发肿瘤的种类、原发肿瘤的治疗方式、出现胰腺转移的时间间隔、是否为局限性胰腺转移及胰腺局部治疗方式相关.结论 胰腺转移性肿瘤临床少见.根据原发肿瘤不同,选择恰当的患者对转移性胰腺肿瘤进行积极的手术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期.氩氦刀作为一种新型微创、靶向、免疫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P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的运动症状。方法 93例PD患者接受了调查。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2、3、4部分,分别评估患者的ADL、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并发症。将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运动评分分为6部分:震颤、肌强直、动作缓慢、面部表情、语言表达和中轴(步态和姿势)损伤。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来评估患者ADL与各具体运动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轴损伤是PD患者UPDRS II评分最主要的预测因子,语言表达、动作缓慢和震颤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项因素相加能够解释72%的UPDRS II评分变化。结论 PD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中轴运动损伤症状,加强康复治疗,以提高患者的ADL。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miR-1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9例胃癌根治术后组织和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5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TNM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miR-1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0.01),miR-153的表达量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民族、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等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miR-153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提示miR-153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运用无偏体视学方法定量研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 CUS)模型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突触总数的改变情况.方法 筛选4~5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5)和CUS组(n=23).CUS组大鼠通过孤养并结合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方式建立模型,对照组每5只为1笼,正常喂养.建模期间,每周进行糖水偏好试验.建模4周后,结合糖水偏好试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对两组大鼠行为学表现进行评估.随后运用现代体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两组大鼠海马DG体积、DG突触密度和突触总数.结果 经过4周CUS干预后,CUS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糖水偏好显著下降(P<0.05);旷场实验中央区域路程、中央路程比和中央时间比显著降低(P<0.05).CUS组大鼠海马DG突触密度[(0.48±0.13) /μm3]和突触总数(6.713 5×1o8)较对照组大鼠[突触密度(0.15 ±0.03)/μm3,突触总数(2.103 3×109)]显著下降(P<0.05).结论 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DG的突触总数减少、突触密度减小,表明海马齿状回突触改变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神经结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比较健康人群与结肠直肠癌(CRC)患者粪便菌群及肿瘤/瘤旁黏膜菌群的差异性,尝试寻找CRC新的防治途径。方法 收集了13例CRC患者粪便、6例患者肿瘤/瘤旁黏膜和20名健康对照人群粪便,利用16SrDNA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别对粪便和黏膜的菌群组成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流式细胞仪检测粪便中的细菌总数后,采用几种较为常见的细菌培养基对粪便及黏膜中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并利用乳酸脱氢酶检测试剂盒测试了其中7株细菌对3株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健康人粪便和CRC患者瘤旁黏膜中的菌群α-多样性显著高于CRC患者粪便和肿瘤黏膜中菌群α-多样性(P<0.05)。从特异性微生物来看,与健康人群相比,CRC患者粪便中的特有菌为Lactobacillaceae,而其肿瘤黏膜上特有菌是Escherichia、Enterococcus、Fusobacterium等。通过体外实验发现,分离自CRC患者肿瘤黏膜处的Bacteroides fragilis与Fusobacterium nucleatum分别对肠道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活性(P<0.0001)与促进作用(P<0.001)。结论 CRC患者粪便、肿瘤黏膜及瘤旁黏膜菌群与健康人群粪便菌群差异较大,且CRC患者粪便菌群不能代表肿瘤黏膜特异性菌群。体外实验结果表明,抑制肿瘤黏膜中F.nucleatum定植与促进具有癌细胞毒性的B. fragilis定植可能是治疗CRC潜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吊床体位减轻早产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6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足底采血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鸟巢体位干预,观察组给予吊床体位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足底采血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和疼痛评分。结果 针刺后2 s、采血后1 min观察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针刺后2 s、采血后1 min和5 min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产儿足底采血过程中给予吊床体位,可维持操作过程中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稳定,且可降低早产儿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