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探讨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重组pEGFP-N1/Rapsyn质粒转染至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可能性,并观察Rapsyn蛋白在靶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C57BL/6小鼠的BMSCs,在体外进行扩增、传代。取第3代细胞,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重组pEGFP-N1/Rapsyn质粒转染至BMSCs中,并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结果;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靶细胞中Rapsyn蛋白的表达。结果 BMSCs经转染后24h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转染pEGFP-N1/Rapsyn质粒的BMSCs可稳定表达Rapsyn蛋白。结论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可将Rapsyn基因转染至BMSCs中,并能稳定表达Rapsyn蛋白。  相似文献   
12.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用药上有其特殊性。然而目前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现象仍较普遍。儿科药师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儿科药师,发挥其在儿科药物治疗领域的特殊作用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目前尚未确立儿科药师培养体系,儿科药师数量不足、资质还有待统一。美国儿科药师成长历程呈现进阶式,历经药学院教育、住院药师培训、在职培训、儿科药物治疗专家四个阶段,从药学院阶段到儿科药物治疗专家阶段对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要求逐步提高。整个过程较为完整、系统,可供我国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丙酮酸乙酯(EP)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EP治疗组(EP组),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EP组在脑缺血后即刻给予腹腔注射EP(40mg/kg),每隔12h注射1次.各组在缺血后24h断头取脑.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纹状体(Striatum)、皮质梗死区(CI)和皮质半暗带区(IP)中HMGB1及NF-κB的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上述不同脑区的HMGB1mRNA水平.结果 与I/R组相比,EP组梗死面积缩小,IP区组织、细胞损伤明显减轻,但对纹状体的损伤改善不明显.EP干预后不同脑区HMGB1和NF-κB的阳性细胞率均下降,以IP区下降尤为明显,但在Striatum区和CI区,两组间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EP也减少了IP区的HMGB1mRNA表达.结论 EP可能通过下调IP区HMGB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抑制下游NF-κB活化,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可以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目前国内对多发性硬化自主神经病变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参考国外文献介绍多发性硬化自主神经病变的常见临床表现、可能机制、治疗措施及临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