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呼吸衰竭需要预防机械通气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及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结果观察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2.08%,对照组为14.5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5)。两组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6.8±4.3)d,对照组为(22.7±5.7)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预防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致病菌在耐药性和基因型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从500例疑似TBM患者脑脊液标本中经MGIT(Mycobacteria growth indicator tube)960培养仪分离培养出25株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这25株Mtb分别进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法基因分型、14种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10个耐药基因测序.结果 20株为北京基因型,占80.0%(20/25);耐多药结核性脑膜炎(MDR TBM)有3株(3/25),都属于北京基因型;测序结果显示inhA、embB、gyrB、eis 基因未发生突变,katG、rpoB、gyrA、rrs-KAN、rpsL、gidB基因发生突变.结论 北京基因型在耐药TBM中所占比例高,尤其是MDR-TBM.耐药TBM临床分离株与相关耐药基因突变有关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为有效提高我院消毒管理水平,了解消毒现状,进一步规范、落实各项消毒管理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方法]对2006~2007年全院25年临床医技科室的物表、空气、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灯管浓度、消毒灭菌内镜、压力蒸汽灭菌锅等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2006年口腔科快速一次检测阳性,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锅有4次阳性,使用中消毒液、内镜消毒灭菌、无菌物品经监测全部合格,2007年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管合格率比2006年分别上升%%%%%。压力蒸汽灭菌锅经生物学监测全合格。[结论]院感科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及时将监测结果的动态分析和整改报告向院领导及各临床科室汇报和反馈以争得院长的同意和科领导的理解便于措施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不断提高消毒与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24.
吴小平  周杨 《吉林医学》2008,29(20):1808-1809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并不是疑难病症,但治疗见效难、治愈慢。临床上前列腺炎分为急性、慢性两种。其急性的病因多为劳累、着凉、长时间骑车、酗酒、性生活不当、损伤,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致病菌由身体其他部位的病状经血运而达前列腺,也可来自尿道,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次之为革兰阴性菌及葡萄球菌。慢性前列腺炎多是由急性转变而来。现对急、慢性前列腺炎的正确诊断及中西医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血活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男 ,2 9岁。因腹胀、双下肢浮肿 2周 ,于 2 0 0 0年 10月 2 5日收住我院内科。诊断为肝硬化合并腹水。住院后即行护肝、利尿、支持对症等处理 ,应用 5 0g/L葡萄糖液 2 5 0ml加入血活素 2ml× 2支静脉滴注 (6 0滴 /min) ,输入 2 0ml左右时 ,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短 ,口唇紫绀、口周麻木 ,呼吸浅而快 (38次 /min) ,四肢冰冷、大汗淋漓 ,血压测不出。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血活素 ,给予氟美松 10mg静注 ,5 0 0g/L葡萄糖液 40ml加 10 0g/L葡萄糖酸钙液 10ml静注 ,多巴胺及间羟胺各 2 0mg、低分子右旋糖…  相似文献   
26.
锌缺乏与腹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显示,锌缺乏与腹泻有一定的关联。胃肠道也许是锌缺乏时最早出现症状的部位之一。长期低水平锌摄入是锌对局部机体潜在作用丧失,包括与氧自由基和氮氧化合物类代谢产物的相互作用。氮氧化物在腹泻性疾病的启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以腹泻与宏量营养素、锌缺乏对腹泻可能起的作用、锌与自由基NO之间相关作用与小肠功能的关联及纠正锌缺乏导致胃肠炎的方法等几方面,对锌缺乏与腹泻的关系及其纠正的方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yst-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Alb/UCr)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肾动态显像结果将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早期肾功能损害组(A组)32例和单纯高血压组(B组)53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Cyst-C、UmAlb/U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组及B组Cyst-C、UmAlb/UCr水平显著升高,B组则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Cyst-C、UmAlb/UCr水平显著上升,其中Ⅲ级组患者显著高于Ⅰ级组及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t-C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6%、82.3%、69.2%,UmAlb/UCr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4.5%、83.4%、76.9%,而UmAlb/UCr+Cyst-C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2%、91.3%、92.3%.B组Cyst-C与UmAlb/UC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UmAlb/UCr或Cyst-C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t-C与UmAlb/UC联合检测有助于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联合吗啡对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爆发痛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有爆发痛的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4例.实验组在吗啡治疗疼痛的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用吗啡治疗.用数字评分法(NRS)对两组患者爆发痛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强度进行评估,并记录评分值.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NRS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2±1.05)和(8.15±0.8)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NRS评分分别为(2.25±0.58)和(4.0±0.72)分,实验组患者爆发痛评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在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爆发痛.  相似文献   
29.
王勇  周杨 《中国伤残医学》2014,(20):189-190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于2013年开始实行对手术室外来器械无缝隙管理模式,2012年未采用对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选择2012年手术过程中的情况与2013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2由于器械缘故导致的手术推迟的事故达到了30例,2013年由于外来器械导致的手术推迟事故为2例,这2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医生对器械护理的满意程度为88.3%,2013年的满意程度为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明显提高了手术设备的管理水平,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索新登记、复治患者发生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2007年4-12月中国进行了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省分层,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全国结核病防治系统中随机抽取70个调查点,调查期间每个调查点纳入新登记涂阳新患者51例和复治患者17例。临床医师采用信息表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通过当面询问患者填写治疗史信息,如有可能查阅患者医疗记录进行确认,治疗信息的准确性经另一位临床医师再次询问患者进行复核。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检测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和氧氟沙星。 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新登记、治疗时间少于1个月(OR=1.6, 95% CI=1.1~2.1)发生耐药结核病的风险较高;而女性(OR=1.4, 95% CI=1.0~2.1)和进行过结核病药物治疗(OR=2.4, 95% CI=1.5~3.7)是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对于复治患者,女性(OR=1.7,95% CI=1.1~2.7)、既往有过2次及以上治疗且最近1次在结核病专科医院治疗(OR=4.0, 95% CI=1.2~14.0)发生耐药结核病的风险较高;而女性(OR=2.3, 95% CI=1.5~3.6)、生活在实施DOTS较晚(2000年以后)的地区(OR=1.7, 95% CI=1.2~2.4)、既往有过2次及以上治疗且最近1次在结核病专科医院外的其他医疗机构治疗(OR=3.3, 95% CI=2.1~5.2)、既往有过2次及以上治疗且最近1次在结核病专科医院治疗(OR=13.0, 95% CI=3.9~46.0)是产生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进行过结核病治疗的新登记产生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风险较高;患者为女性、既往有过2次及以上的结核病治疗史是复治患者产生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