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10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索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最佳聚合条件,并用其灌注动物血管,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用于微血管灌注铸型的可能性。方法:根据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时不同的预聚时间、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通过统计分析,找到最合适的聚合条件。使用新西兰兔进行双侧颈动、静脉插管,0.4%肝素冲洗,4%甲醛固定后,使用最佳聚合条件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血管灌注。待聚合完成后取下兔下颌骨,用扫描电镜观察兔下颌骨内微血管。结果: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最佳聚合条件为60℃10 min预聚,70℃聚合,1%引发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能灌入直径10μm的微血管中。结论: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灌注剂其聚合条件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完成动物的微血管铸型。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对胰岛β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为胰岛β细胞的免疫保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胰岛β细胞株NIT细胞及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与以下4组作用:①(IL-1β+IFN-γ)组,②(IL-1β+IFN-γ+D3)组,③D3组,④对照组(DME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上清液NO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液胰岛素水平。结果①IL-1β+IFN-γ+D3刺激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刺激组相比,分泌IL-4水平增高(P〈0.01)、IFN-γ减少(P〈0.01),IL-4/IFN-γ增高(P〈0.01);②IL-1β+IFN-γ+D3刺激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刺激组相比,分泌NO水平减少(P〈0.01);③IL-1β+IFN-γ+D3刺激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刺激组相比,胰岛素分泌增加(P〈0.05)。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可减轻IL-1β+IFN-γ对NIT细胞的损伤作用,保护NIT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氨丁卡前列素对离体人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及幅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离体人子宫平滑肌条蓄养于子宫肌蓄养液中,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氨丁卡前列素用药组,使用张力换能器及BL-NewCentury系统分别测定两组子宫平滑肌条的收缩频率及幅度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氨丁卡前列素用药组子宫平滑肌条的收缩频率及幅度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氨丁卡前列素可以增加离体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及幅度,临床合理使用可以促进子宫收缩,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吴茱萸中成分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和辛弗林在体外对人胚肾细胞(HEK-293)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内酯和辛弗林对肾细胞活力的影响;给药后检测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功能性指标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对给药后的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 MTT法显示,8.3~33.2 g.mL-1的吴茱萸碱、5~40 g.mL-1的吴茱萸次碱和50~200 g.mL-1的吴茱萸内酯对HEK-293细胞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 or 0.05),辛弗林对肾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4.15~33.2 g.mL-1的吴茱萸碱、5~20 g.mL-1的吴茱萸次碱和50~200 g.mL-1的吴茱萸内酯能显著升高肾细胞上清液中的LDH(P<0.01),给予辛弗林后LDH无变化。给予4.15~33.2 g.mL-1的吴茱萸碱和100~200 g.mL-1的吴茱萸内酯后,肾细胞均不同程度的皱缩、减少、甚至死亡,吴茱萸次碱和辛弗林对肾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结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对肾细胞均有毒性作用,而辛弗林对肾细胞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564名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个项目均在≥94.82%,全院总体满意度达95.82%。564份调查表条目数共计5076条,满意及较满意4917条,占抽查总条目数的96.87%。结论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良好的医护合作是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消除疾患,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6.
周倩  孙立立  江波  戴衍朋 《中国药房》2013,(47):4464-446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艾叶及其炮制品(醋艾叶、艾叶炭、醋艾炭)中棕矢车菊素和异泽兰黄素含量的方法,为控制艾叶及其炮制品质量提供新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mm×4.6mm,5g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37:63,V/V),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30nm。结果:棕矢车菊素和异泽兰黄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140.20、0.01~0.16m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5、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2%、101.19%,RSD分别为1.48%、0.90%(n均为6)。两种成分在艾叶、醋艾叶中含量较高,在艾叶炭和醋艾炭中含量极低或未检测到。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和控制艾叶和醋艾叶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评估献血者血小板采后计数实际测量值与AMICUS血细胞分离机估算值之间的差异和符合性,以期验证本中心血小板采集程序的安全性.方法 625名献血者分别在单采前、采后即刻、采后30 min、1h留取1ml静脉血标本,动态观察单采前后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从而比较采后估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Amicus采后即刻,估算值与实测值正相差14.04×109/L;采后30min,估算值与实测值负相差7.23×109/L;采后1h,估算值与实测值计负相差9.4×109/L.结论 采后即刻、采后30 min、采后1h,“预测采后血小板数”的95%置信区间均大于100×109/L,证实依照现行采集标准,使用Amicus采集血小板,将预测采后估算值作为安全捐献指标,就目前本中心的血小板采集程序而言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8.
蒋燕  刘利  吴雪钗  周倩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0):1104-1105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内科、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方法收集本院血液内科、呼吸内科2011年1~3月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申请表及出院病历182例,分析总结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品种、感染疾病种类、病原学依据等。统计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血液内科、呼吸内科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较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品种,其中以碳青酶烯类药物及糖肽类使用率较高。结论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是加强临床用药监控、减少细菌耐药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泛酰巯基乙胺酶Vanin对胰岛NIT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胰岛B细胞株NIT细胞,以5ng/ml IFN-1,50pg/ml IL-1β,10ng/ml Vanin处理细胞,分为IFN-γ+IL-1β[3+Vanin组、IFN-γ+IL-1β组、Vanin组、对照组(DMEM)。4组干预因素分别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细胞24h后采用MTF法检测各组NI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液中胰岛素(Ins)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0)水平。结果经IFN-γ+IL-1β处理的NIT-1细胞增殖受抑制,抑制率为60.11%;予Vanin预处理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36.98%,较IFN-γ+IL-1β处理组降低(P〈O.01)。经IFN-γ+IL-1β破坏的NIT-1细胞分泌胰岛素较其他3组减少(P〈O.05,P〈0.01),NO产生较其他3组增多(P〈0.05,P〈0.01)。而接受Vanin预处理组再予IL-1β+IFN-γ破坏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叫组比较,分泌胰岛素增加(P〈0.05)、NO水平降低(P〈0.05)。结论Vanin可减轻IFN-γ+IL-1β对NIT细胞的损伤作用,保护NIT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80.
云南省名医万启南教授擅长诊治老年心血管疾病,对老年不寐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万教授认为,相较于单味药物的叠加使用,药对灵活运用对于处方用药更具疗效。结合临床辨证不寐病症的主要病机,着眼于药对制方,临床疗效较佳。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不寐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不得卧、目不瞑。《黄帝内经》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