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合并HBV感染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合并HBV感染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单纯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各30例,分别设为A、B和C组,分别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lightcycle基因荧光定量分析仪检测HBV DNA,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外周血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总胆红素水平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t=4.725、3.292、3.012;A组与C组比较t=4.568、3.126、3.217,P均<0.05);A组HBV DNA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16,P<0.05).A组外周血IFN-γ、TFN-α表达水平较B组、C组增加,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52、3.413,P均<0.05).A组外周血IL-4、IL-13表达水平高于B组,低于C组,但与B组和C组之间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t=0.721、0.452、A组与C组比较t=0.625、0.632,P均>0.05).结论 合并HBV感染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Th1类细胞因子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目的 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 (STS)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 方法 方法 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保肝治疗14 d, 治疗组在对照组同样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STS。2组患者分别在治前及治后第15 d进行门静脉内径测量、 肝纤维化4项指标 (PⅢP、 CⅣ、 HA、 LN) 及血清酶活性3项 (ALT、 AST、 γ?GT) 测定。所有患者血吸虫病胶体染料法 (DDIA)、 HBsAg均为阴性。结果 结果 治疗后, 2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及血清酶各项指标的阳性数均有所下降,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纤维化指标阳性数均有所下降, 但仅C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303, P = 0.037); 对照组则有升有降。以测量指标数值的降低判断改善情况, 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中有3项 (PⅢP、 CⅣ、 HA) 达到改善, 其中2项 (PⅢP、 HA) 达到明显改善。血清酶指标无改善。结论 结论 STS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回顾性比较垂体腺瘤卒中的两种病理类型在术前临床表现及术后症状恢复的差异。方法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28例垂体腺瘤卒中病人分为出血性卒中组(18例)与缺血性卒中组(1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前临床表现、内分泌水平及手术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出血性卒中组手术全切除11例,大部分切除5例,部分切除2例;缺血性卒中组均实现肿瘤全切除,两组全切除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视力改善和垂体功能减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术前临床症状及改善情况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出血性卒中术前临床表现较缺血性卒中无明显差异,缺血性卒中术后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84.
孔荣  邱宏春  吴鹏飞  王勇  严素 《临床荟萃》2010,25(2):158-16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e syndromes,MDS)是一组在遗传学、生物学及临床特征各异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易发生致死性感染和出血,并可转变为急性白血病。对MDS至今尚无疗效很好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对16例低危MDS患者在使用十一酸睾酮(安雄)和维A酸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沙利度胺,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7年6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40例B-CLP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免疫分型、遗传学及分子学检测结果,以及治疗方案、疗效评估和疾病转归.结果 4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中位年龄71.5岁(47~88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23例(57.5%),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4例(10.0%),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6例(15.0%),边缘区/脾边缘区淋巴瘤5例(12.5%),套细胞淋巴瘤2例(5.0%).所有患者免疫表型均表达CD19,37例患者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表达.CLL患者均表达CD5、CD23,其他类型的患者不同程度表达CD20、CD22、CD10、CD5、FCM-7等.26例患者接受包括嘌呤类似物、蒽环类、烷化剂及激素等方案化疗,治疗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为69.2%(18/26),其中完全缓解率为15.4%(4/26),完全缓解仅见于接受含氟达拉滨方案化疗的CLL患者.26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位随访42.8个月(0.5~82.0个月),中位生存期尚未达到.结论 B-CLPD临床特征多样,诊断需综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遗传学及分子学特征等,治疗需根据患者情况制订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86.
颅内动脉瘤相关易感基因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部分颅内动脉瘤呈家族性发病倾向,可与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等并发,说明遗传因素在颅内动脉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发病学上颅内动脉瘤被认为是多种遗传因素和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多基因疾病,情形复杂不易掌控,但是随着分子遗传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小气道功能测定技术有了显著的进展,对于发现呼吸功能的早期变化,提高呼吸系统疾患的诊断水平有重要价值,国内七十年代末以来,对于小气道功能测定陆续有所报道。各地正常值菹围可能有所不同。为了进一步将小气道功能指标用于我省职业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我们对我  相似文献   
88.
颅颈交界区的显微外科立体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颈交界区各解剖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及立体结构框架,为后颅窝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数据及资料.方法 10例(20侧)成人带颈头颅标本,按颅颈交界区解剖层次进行解剖和观测,同时对相应区域进行测量,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乳突、寰椎横突外侧端,枕骨大孔后缘中点在颅颈交界区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椎动脉V2段寰枢椎间段、V3...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33例脑干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方法,临床效果通过KPS评分进行评价。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的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结果 33例肿瘤均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其中28例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术中无死亡。术后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改善和恢复者32例,1例因术后急性肺梗塞死亡。术后随访显示除死亡病例外,肿瘤全切者无肿瘤复发,KPS评分均有所提高。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早期出现呼吸障碍,本组2例患者及时行气管切开并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1周后脱机。结论外生型或有较大囊变、相对局限的脑干胶质瘤可行积极手术治疗,术后积极控制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0.
孔荣  邱宏春  吴鹏飞  王勇  吴得红  刘倩 《河北医学》2011,(11):1427-1431
目的:为了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在初发、缓解、复发及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时血清和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检测了118例AML患者血清和脑脊液LDH、β2-MG及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其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ML患者的血清LDH、β2-MG及CRP水平在初发、复发组及CNSL组高于对照组(P〈0.01);AML患者的血清LDH、β2-MG及CRP水平在初发、复发组高于CNSL组(P〈0.01);CNSL组血清LDH、β2-MG及CRP水平高于缓解组,分别为(363±26.38)u/L vs(147±106.21)u/L,(4.75 1.26)mg/L vs(2.67±1.23)mg/L,(17.69±2.96)mg/L vs(6.12±1.13)mg/L(P〈0.05)。AML患者的脑脊液LDH、β2-MG及CRP水平在CNSL组高于初发、复发、缓解组(P〈0.01);初发、复发组脑脊液LDH、β2-MG及CRP水平高于缓解组,分别为(190±101.91)u/L vs(13291.12)u/L,(284±91.33)u/L vs(132±91.12)u/L(P〈0.05);(1.19±1.47)mg/L vs(0.722.10)mg/L,(1.59±1.71)mg/L vs(0.72±2.10)mg/L(P〈0.05);(5.52±2.12)mg/L vs(2.353.31)mg/L,(6.90±3.29)mg/L vs(2.35 3.31)mg/L(P〈0.05)。结论:AML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LDH、β2-MG及CRP水平随病情活动而变化与瘤细胞计数、髓外组织侵润相关,可反映肿瘤负荷,对判断AML的病情、预后、复发有帮助,可以作为早期诊断CNSL的有效指标,血和脑脊液LDH、β2-MG及CRP联合检测对于疗效、预后、复发及并发CNSL意义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