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32.
目的:探究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与广西肝癌流行区壮、瑶族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方法:在广西肝癌流行地域收集肝癌高发12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近似相同生活背景、民族、HBs Ag、性别、年龄相距±5岁的120例无癌家族成员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检测两组共240例受检者外周血清IL-1β含量。结果:不管从总体水平还是从民族、HBs Ag携带情况、性别、年龄层面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IL-1β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实验组中,先证者不同级别亲属之间IL-1β的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Z=1. 648,P=0. 642)。实验组中有2~3个肝癌先证者与有4个及以上肝癌先证者的家族成员外周血IL-1β含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 331,P=0. 183)。结论:实验组入选者血清IL-1β因子检测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炎因子IL-1β高水平表达与广西的壮、瑶族肝癌家族聚集性存在关联性,IL-1β过量表达可能是肝癌高发家族成员罹患肝癌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3.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衰竭的近期预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系统对急性肝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检测115例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项,计算MELD评分,并随访90d的生存率,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MELD分值,并观察分析不同预后患者入选后30d时MELD分值的动态变化。结果 115例急性肝衰竭患者中,死亡组基线MELD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且基线MELD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死亡组入选后30d的MELD分值较基线MELD分值升高,存活组入选后30d的MELD分值较基线MELD分值下降。结论 MELD评分系统可以作为预测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较客观的指标。纵向评估MELD分值的动态变化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急性肝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阐明在广西瑶族地区新发现的两个肝癌高发家族发生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广西瑶族不同地区的两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HBV和HC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PCR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两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 DNA、抗 HCV、HCV RNA的阳性率分别为45.0%(9/20)、35.0%(7/20)、15.0% (3/20)、25.0% (5/20)、45.0%(9/20)、25.0%(5/20)、0(0/20)、0(0/20)和9.52%(2/21)、42.9%(9/21)、4.8%(1/21)、4.8%(1/21)、23.8%(5/21)、9.52%(2/21)、0(0/21)、0(0/21)。其中HBsAg在两组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A家族以山泉水作为饮用水,B家族十年前以塘水作为生活用水;其余因素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瑶族不同地区、不同家族成员发生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所不同,HBV感染、饮用塘水等因素均可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分析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更好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在广西8家医院住院的1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甲型H1N1流感爆发,在2009年11月、12月达到高峰,男女比例为1.5:1,年龄分布主要以10~25岁青少年为主,占全部病例的86.9%,平均年龄(18.2±9.6)岁,职业以学生为主(86.9%),汉族与壮族人口比为1.03:1;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无特异性.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91.0%),血钾偏低(13.5%),影像学检查以肺部炎症改变为主;70例(57.4%)患者行抗病毒治疗,120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 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高峰在冬季,发病年龄分布在青少年,以学生多见;临床表现无 明显特征;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下降;影像学以肺部炎症改变为主;病例多为轻症,而重症病例有较高病死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及相应位点下Th1/Th2细胞相关因子IL-2、IL-4及IL-10对广西瑶族原发性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影响,为寻找广西瑶族原发性肝癌的遗传易感基因或拮抗基因提供线索。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选取民族为瑶族的肝癌高发家族成员、无癌家族成员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同性别、年龄±5岁配对方法),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并提取全血DNA,应用PCR-SSP的方法对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应用ELISA法检测IL-2、IL-4、IL-10的水平。结果:(1)广西瑶族肝癌高发家族组的HLA-DQB1*02/09等位基因表达频率高于无癌家族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HLA-DQB1*04/05/06/07/08等位基因表达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HLA-DQB1各等位基因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HBsAg阳性组)及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HBsAg阴性组)间的分布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3)广西瑶族肝癌高发家族成员组中Th2细胞相关因子IL-4、IL-10平均表达水平高于无癌家族成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IL-2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中HLA-DQB1*02阳性成员的IL-10平均表达水平高于HLA-DQB1*02阴性成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中HLA-DQB1*09阳性成员的IL-4平均表达水平高于HLA-DQB1*09阴性成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LA-DQB1*02/09等位基因可能是广西瑶族居民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易感基因。(2)HLA-DQB1各等位基因与广西瑶族居民的HBV感染可能无显著相关性。(3)IL-4、IL-10表达水平失衡可能是广西瑶族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4)IL-10表达水平失衡可能与HLA-DQB1*02等位基因的携带有关,而IL-4表达水平失衡可能与HLA-DQB1*09等位基因的携带有关,它们之间共同作用可能与广西瑶族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与临床表现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地区原籍人口不同病情的慢性乙肝病毒相关性疾病包括无症状携带者(ASC)、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乙肝后肝硬化(Lc)、原发性肝癌(HCC)血液标本,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IgM),HBVDNA拷贝数,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及测序鉴定病毒基因型,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本研究检测纳入的研究对象感染乙肝病毒为B、C两种基因型,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以c型(66.3%)为主,B型(33.7%)次之。c基因型的HBeAg血清转换率低于B型(P〈0.05)。C型在肝癌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P〈0.05),不同基因型间年龄、HBVDNA拷贝数、AST、AⅡ、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HBV基因型为B型、C型,以C型为主,C型与较严重病情有关,感染不同HBV基因型与机体的免疫状况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8.
HBV-M表达模式和HBV-DNA定量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表达模式、HBV-DNA复制水平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关系.方法 216例原发性肝癌(HCC组),35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HBV-M和HBV-DNA水平.结果 两组HBV-M表达模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血清学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表达率(62.04%)显著高于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表达率(18.98%);CHB组小三阳表达率为61.47%,大三阳为36.83%;CHB组大三阳表达率高于HCC组(P<0.05).HBV-DNA阳性率HCC组为56.5%,CHB组为7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BV-DNA阳性患者中,HCC组HBV-DNA复制水平显著低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HBV-M表达模式以小三阳为主,其HBV-DNA复制水平较CHB患者低.  相似文献   
39.
广西慢性肝病病人中TTV感染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TTV感染在广西慢性肝病病人中的致病作用,方法:用套式PCR对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慢性肝病病人并以非肝病病人作为对照进行了TTVDNA检测。结果 原发性肝癌病人、非甲一庚型肝炎病、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肝硬变、重症肝炎病人及对照组TTVNDA检出率分别为:20.45%(18/88),9.09%(1/11),8.33%(1/12),5.88(4/17),9.08%(1/11),20.0%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