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3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46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7篇
  4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我们采用免疫调节剂γ-干扰素(IFNγ)及免疫增强剂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2.
目的:测定六神丸中麝香酮和胆酸的含量,考察六神丸中天然麝香和牛黄的质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麝香酮含量,色谱条件:采用HP50+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0.53mm,1μm),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190℃,以N2为载气,柱温为165℃,进样口为15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酸含量,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5%磷酸水溶液(39: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92nm。结果:麝香酮和胆酸分别在23.90~1195.00μg/mL(r=0.9997,n=6)和0.20512~4.1024mg/mL(r=0.9999,n=1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4%(RSD=2.00%,n=6)和98.25%(RSD=1.06%,n=6)。结论:2种方法都能准确测定六神丸中麝香酮和胆酸的含量,其结果可一定程度上体现六神丸中天然麝香和牛黄的质量。  相似文献   
863.
目的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为优化抗菌药物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心内科住院患者3654份标本进行菌株培养、鉴定、药敏试验的结果,统计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菌种和分布。结果阳性标本共871例,标本种类的构成比依次为痰液、尿液、咽拭子、血液、粪便、分泌物、导管等。共分离出937株阳性细菌,革兰阴性细菌(65.75%)明显多于革兰阳性细菌(6.4%)。阳性病原菌占比前几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6.86%)、鲍曼不动杆菌(9.50%)、大肠埃希菌(8.00%)。肠杆菌科属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及酶抑制和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头孢类的耐药率>9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100.00%。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呼吸道、泌尿系统、咽喉部为常见感染部位,病原菌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64.
徐健  周广  邹立新  吴晓燕  赵思阳 《海南医学》2023,(20):2966-2970
目的 构建基于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快速检测9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体系。方法 针对达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等9种临床常见病原菌进行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的设计,通过多重q PCR检测不同拷贝数的病原菌,利用PCR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建立病原菌快速检测的多重qPCR反应体系,并用阳性样本进行验证。结果 9种病原菌的多重q PCR检测灵敏度可达5 Copies,重复性良好。通过对构建的体系进行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检测,发现该系统能够在杂菌的干扰下特异性地检测出病原菌,抗干扰能力强。最后通过对9份阳性病原菌样本进行检测,准确率达100%。结论 本研究通过针对临床9种常见病原菌多重q PCR快速检测方法的构建,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病原菌的鉴定结果,对于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5.
近年来,我院工会充分发挥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精神文化引领人、以物质文化陶冶人、以制度文化规范人,努力打造有特色的医院文化,为医院步入"发展、稳定、和谐、规范、学术"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提供了有效保障. 1做法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一定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条件下,为实现医院目标,在长期经营和建设中形成的、被广大职工认可的共同的行动准则、医院形象、经营理念、道德规范、医院精神等.发展医院文化,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医院活力,使每位员工都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而工会作为医院的群众组织,应积极发挥其优势与作用,扎实推进医院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66.
正脑卒中患者常会出现肌肉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有几种特殊形式包括:痉挛、强直及去大脑皮质强直,但以痉挛最为多见。据报道,大约20%—40%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肢体痉挛[1],痉挛患者的损伤部位多位于大脑皮质、内囊及基底神经节区[2]。长时间过高的肌张力不利于患者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会导致疼痛、关节挛缩畸形、肌肉萎缩、异位骨化等运动系统的静态畸形,影响患者行走及日常生活活动[3]。关于痉挛的发生机制,目前神经生理学认为痉挛是牵张反射增强的结果,然而急性神经损伤后痉挛状态的延迟出现使得研究者认为痉挛不仅仅是一种释放现象,而是发生在脊髓和脑中的可塑性变化,以及继发的软组织改变也可能增加痉挛[4]。脑卒中后痉挛可分为两部分:由于牵张反射介导的张力过高—反射性介导机制;由于软组织改变引起的张力过高—非反射性介导机制[5]。本文就脑卒中后痉挛的反射性介导与非反射性介导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67.
目的 调查福建省孕妇膳食碘摄入量、碘来源及贡献率,为指导孕妇科学膳食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在福建省18个县选取20~40岁孕妇开展食物频率问卷调查,记录膳食情况、饮水量和食盐摄入量,通过检测盐碘含量和水碘含量,查询食物成分表,计算日均膳食碘摄入量,根据中国膳食碘摄入量推荐标准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本次调查孕妇膳食碘摄入量中位数242.1μg/d,尿碘中位数为147.8μg/L。碘盐贡献率为45.17%,其次为海藻类、奶类和水产类,其贡献率分别为12.41%、11.15%、8.88%。结论 福建省孕妇总体上碘摄入量适宜,加碘食盐是膳食碘的主要来源之一,应持续监测孕妇碘营养状况。[营养学报,2023,45(4):354-358]  相似文献   
868.
目的 了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道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耐药性及其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院肝胆外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行ERCP术中胆汁微生物培养,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胆道感染CRE的耐药特征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1 107例行ERCP术后共检出病原菌535株,肠杆菌目细菌占60.9%(326/535),CRE占4.3%(23/535);CRE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CRE菌株(P<0.05);所有菌株未检出blaIMP、blaVIM、blaOXA-48耐药基因;blaNDM检出占60.9%,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完全耐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急性胆石相关性胰腺炎、手术时间≥60 min、入院时APACHEⅡ评分≥4分、碳青霉烯抗菌药物使用史是ERCP术后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行ERCP术后胆道感染CRE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关注相关危险因素以改善预后;CRE的主要酶型blaNDM对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