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探讨Monarc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手术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对女性SUI患者26例进行Monarc吊带术治疗,对手术效果、并发症等进行了随访评估。结果经过3~26(18±3)个月随访,26例患者中24例有效,长期有效率92.3%,1例术后10个月出现顽固性尿频、尿急症状,经抗炎、舍尼亭等治疗后,症状反复出现;1例术后发生尿潴留,延长导尿时间后或(和)经反复尿扩时用金属尿道探子向下压后尿潴留消失,但仍有轻微排尿困难症状;1例出现阴道损伤,无特殊处理,自行愈合;无复发病例。结论 Monarc吊带术是一种治疗女性SUI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微创、手术简单易掌握、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接骨一号"汤剂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复位内固定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按一定入组标准选择因骨质疏松性骨折就诊于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骨科的138名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患者入院后完善血液及生化检查,对照组单纯使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在骨折复位内固定后使用"接骨一号"汤剂进行术后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骨钙素、骨密度及血液生化指标,以及骨折完全愈合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使用"接骨一号"汤剂能显著缩短术后骨折痊愈的时间。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脑胶质瘤患者(WHOⅠ级2例,Ⅱ级18例,Ⅲ级18例,Ⅳ级31例)术后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剂量50~60Gy/25~30次,5撕周。35例未行化疗;34例同期或放疗后接受化疗(4娟周期),其中18例口服替莫唑胺,16例为其他方案化疗。中位随访期13个月(6~31个月)。结果69例患者中,WHOⅠ级患者生存率100%,Ⅱ级94-4%,Ⅲ级61.1%,Ⅳ级41.9%。Ⅰ、Ⅱ级和Ⅲ、Ⅳ级肿瘤无进展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9.0个月(P=O.03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5个月和13.0个月(P=0.131),1年生存率分别为60.0%和49.0%。手术与放疗间隔时间≤4周的患者和〉4周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个月和15.5个月(P=0.24),1年生存率分别为47.7%和68.0%。34例化疗和35例非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个月和13.5个月(P=0.532),1年生存率分别为52.9%和51.4%。其中34例化疗患者中,口服替莫唑胺患者与其他方案化疗患者比较,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5个月和15.5个月(P=0.187),1年生存率分别为44.4%和62.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有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64.
CT模拟定位中扫描层厚对肿瘤靶区体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CT扫描层厚对肿瘤靶区体积(GTV)的影响.方法在PQS-CT模拟定位机上,应用层厚分别为2mm、3 mm、5 mm、10 mm的条件,分别对埋入同一蜡块中的3个不同直径的物体进行扫描,然后在ACQSIM(虚拟模拟工作站)上逐层画出物体的外轮廓,最后利用工作站的统计功能计算出3个被测物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和体积.结果被测物体前后径、左右径在CT影像所测数值与实际测量数值的误差在0.5 mm以内,而上下径的CT数值与实际测量数值的误差大都在1 mm以上,被测物体体积和物体上下径的误差与扫描层厚呈正比例关系.结论临床医生在确定临床靶区体积(CTV)的上下径时,需要考虑GTV的上下径约有75%±61%扫描层厚厚度的范围是不确定的.扫描层厚越薄,扫描得到的肿瘤体积越接近实际的肿瘤体积.  相似文献   
65.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 (PU)和慢性胃炎 (CG)的主要病因 ,也是胃癌 (GC)的危险因素。HP感染的检测发展迅速 ,主要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两类方法[1 ] ,但多数研究是在成年人群中进行的。本文就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儿的HP检测 ,探讨HP感染与儿童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之间的相关性。1 临床资料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2 3 2例儿童因上腹疼痛、腹胀、嗳气、返酸、纳差、呕血或黑便等表现而住院的患儿。经内镜检查活检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1 2 8例 ,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66.
目的:回顾既往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分析针刺有效治疗冠心病病例的临床选穴特点。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公开发表的针刺有效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腧穴选择、腧穴分布、经脉归属、选穴配伍、针刺方法等进行总结。结果:纳入文献45篇,涉及病例3 866例,治疗冠心病多选择心包经、膀胱经和任脉,选穴以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神门等最常用,部位以四肢部为主,特定穴以五腧穴和络穴为主,针刺方法以平补平泻法居多。结论:对基于文献对针刺有效治疗冠心病的选穴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临床选穴辨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7.
由于交锁髓内钉更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理,创伤小,固定牢固,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所以交锁髓内钉已成为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首选方式。自2001年6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72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8.
口服环丙沙星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26岁。因慢性鼻炎,口服环丙沙星250mg一次,30min后出现全身搔痒,荨麻疹以面部、上肢、躯于为重,伴头昏、心悸。分别用50%葡萄糖20ml加10%葡萄糖酸钙10ml和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后,仍皮肤搔痒,头昏,心悸。15min后突然呼之不应,心率125次/min,血压9/6kPa(63.5/45mmHg),呼吸25次/min,立即给予氢化可的松100mg,10%葡萄糖酸钙10ml,多巴胺40mg,间羟胺20mg静滴,15min后患者清醒。补液1500ml,24h后,患者诉轻度皮肤搔痒及少许荨麻疹外,无特殊不适,痊愈出院。患者半年前曾服氟哌酸200mgtid3d,无过敏反应。环…  相似文献   
69.
<正>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临床中常见慢性骨关节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后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等相关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KOA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1])。目前,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是KOA常用的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  相似文献   
70.
经皮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预后往往因为复位不良及复位后的轴向再移位,骨折畸形愈合,患者出现外观畸形、握力减弱、疼痛、功能受限。为预防这些并发症,重点在于早期良好复位及有效固定。2001年6月~2006年12月,笔者采用经皮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5例,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