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61.
目的观察胆汁反流性患者中医证型与胃镜表现的关联性。方法选取4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辩证,并根据胃镜下表现,按1~3度分类,观察与中医证型是否存在关联性。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胃镜微观辨证中,主要集中以肝胃不和和胃肠郁热为主,其中肝胃不和以I度损伤为主,胃肠郁热以III度比例高;中医宏观辨证和胃镜下微观辨证有高度融合性。结论中医辨证和胃镜下黏膜表现有高度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阿芬太尼能否减轻丙泊酚对海马神经元发生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实验:原代培养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组如下:(1)空白对照组;(2)10μmol/L阿芬太尼处理组;(3)200μmol/L丙泊酚处理组;(4)丙泊酚-阿芬太尼联合处理组。在无血清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 d后,行Ki67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在含2%胎牛血清的分化培养基中培养4 d后,行Tuj-1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体内试验:小鼠分组如下:(1)空白对照组;(2)10μg/kg阿芬太尼处理组;(3)5 mg/kg丙泊酚处理组;(4)丙泊酚-阿芬太尼联合处理组处理组。药物处理7 d后,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Doublecortin(DCX)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发生情况。结果:体外实验:200μmol/L丙泊酚可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向神经元方向的分化。10μmol/L阿芬太尼单独处理对对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无显著影响;但10μmol/L阿芬太尼+200μmol/L丙泊酚联合处理可显著减轻丙泊酚单独使用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5 mg/kg丙泊酚可显著抑制海马的神经元发生;10μg/kg阿芬太尼单独使用对海马神经元发生无显著影响;10μg/kg阿芬太尼+5 mg/kg丙泊酚联合处理可显著减轻丙泊酚单独使用对海马神经元发生的抑制作用。结论:阿芬太尼可减轻丙泊酚对海马神经元发生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3.
奚九一治疗糖尿病坏疽经验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寅  王璐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10):467-468
糖尿病坏疽又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属中医脱疽范畴,治疗颇为棘手,截肢率高达33%。上海市脉管炎研究所奚九一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疗效卓著,大大降低该病的截肢率(2.07%),其经验有独到之处,今择要介绍如下。l病理机制纵观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参与其发病机理研究的医务人员众多,各有所见所获,中医辨证分型亦多庞杂。但糖尿病足,从临床观察多为气阴不足证,病入,可发展为肝肾精亏证。奚老认为:气虚津血无力运达肢末,再合阴虚津少,足端气血精津不足,筋脉、肌肤儒养不足,此为本病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64.
“六味地黄汤”源于宋·钱乙《小儿药症直诀》,主治小儿“五迟”,后世医家推崇为滋补肝肾之阴的代表方。笔者用于治疗内科杂病,颇获疗效。 1 膏淋(乳糜血尿) 患者女,28岁,1990年3月21日收住。出现洗肉水样小便夹有白色凝块3月。经泌尿科  相似文献   
65.
HPLC法测定人唾液中卡马西平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唐哲  文爱东  吴寅  赵磊  李宏力  石茹 《医学争鸣》2003,24(20):1899-1901
目的 :利用HPLC法测定人唾液中卡马西平浓度 ,并观察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方法 :采用Shim packCLC ODSC1 8色谱分析柱 (1 5 0mm× 6mm ,5 μm) ,以甲醇 水 (5 3∶4 7)为流动相 ,流速为 1 .0mL·min-1 ,检测波长为 2 1 2nm ,柱温为室温 ,进样量 5 0 μL .根据唾液药物浓度求算 6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卡马西平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本测定方法线形范围为 0 .4 0~ 4 .32mg·L-1 ,相关系数r =0 .999,最低检出浓度为 30 μg·L-1 (按S/N≥ 3计 ) ,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1 7% - 1 0 4 . 80 % ;日内RSD、日间RSD分别在2 .6 % - 4 .9%和 3.0 % - 8.6 % .药动学参数表明 ,卡马西平人体内过程符合单室开放模型 ,Tmax,Cmax,ke,T1 / 2 ,AUC(0~inf) 分别为 (4 .5 0± 3.1 5 )h ,(1 .5 2± 0 .2 2 )mg·L-1 ,(0 .0 0 90± 0 .0 0 0 6 )h-1 ,(77.1 6± 5 .2 6 )h ,(1 32 .1 8± 8.82 )mg·h·L-1 .单次给药后 ,CBZ唾液浓度 时间曲线出现多峰现象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专一性强 ,适用于卡马西平唾液药物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66.
甲磺酸加替沙星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宏力  樊代明  李哲  文爱东  赵磊  吴寅  郭征  石茹 《医学争鸣》2003,24(20):1915-1918
目的 :研究甲磺酸加替沙星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等效性 .方法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法 ,将 1 8例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单剂量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胶囊 4 0 0mg(试验品 )和甲磺酸加替沙星片 4 0 0mg(参照品 ) ,经 1w清洗期后交叉换药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受试者服药后血浆中加替沙星的经时浓度 ,计算加替沙星药动学参数 ,以双单侧t检验统计法比较两种甲磺酸加替沙星制剂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 .结果 :甲磺酸加替沙星在人体内的处置为一级吸收单室模型 ,试验品和参照品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实测值 )、Cmax(实测值 )、AUC(0 -2 4h) 分别为 :为 (1 .5 1± 0 .39)和 (1 .5 4± 0 .4 0 )h ,(3.4 8± 0 .84 )和 (3.4 3± 0 .96 )mg·L-1 ,(34.5 1± 8.4 9)和(33.0 4± 1 0 .2 5 )mg·h·L-1 ;试验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 0 7.4 % .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具有口服后吸收快、血药浓度较高、体内平均滞留时间 (MRT)较长的特点 ;两种甲磺酸加替沙星制剂在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P >0 .0 5 ) .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管理屏障在输液泵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标准。方法运用管理屏障对输液泵进行多重管理,并对200名护理人员实施管理屏障前、后各项操作及维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00名护士管理屏障实施后对输液泵的各项操作及维护正确率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管理屏障能提高输液泵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并评价自拟茵连汤对湿热困脾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湿热困脾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即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茵莲汤进行治疗,分别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并予以主要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实验室指标改善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茵连汤结合西医规范化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9.
注射用盐酸氨溴索祛痰作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评价注射用盐酸氨溴索祛痰作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以沐舒坦注射液为对照药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 1 8例 .试验组给予注射用盐酸氨溴索 ,每次 30mg ,对照组给予沐舒坦注射液 ,每次 30mg ,均为缓慢iv ,每日 2次 ,疗程 5 7d .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9%和 94 %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 1 %和 6 % .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痰药物  相似文献   
70.
甲钴胺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文爱东  赵磊  王萌  吴寅  张三奇 《医学争鸣》2004,25(5):471-474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甲钴胺片在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相对生物等效性,确保临床用药质量. 方法:24例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标准二阶段自身交叉对照试验法服用药物,以微粒子捕捉酶免法测定受试者服药后72 h内血清中甲钴胺经时浓度,计算甲钴胺的药动学参数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国产和进口甲钴胺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实测值分别为(3.0±0.9)h和(3.1±0.9)h,峰值血清浓度Cmax实测值分别为(286±101) ng/L和(270±98) n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72 h)分别为(5306±1801) ng/(h*L)和(5408±1828) ng/(h*L),两种甲钴胺片各主要药动学参数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国产对进口甲钴胺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2%. 结论:两种制剂在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