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1 毫秒
61.
目的:观察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ymphotactin, Lptn)基因修饰的肝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融合瘤苗的体外生物学特征和免疫作用。方法: 以重组Lptn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DC,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作用下与H22小鼠肝癌细胞融合,分别以RT-PCR及ELISA方法检测Lptn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免疫分子表达。MTT法检测Lptn基因修饰的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DCLptn/H22)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体外刺激作用。LDH法检测DCLptn/H22融合瘤苗诱导产生的杀伤性T淋巴细胞活性。结果: Lptn基因修饰的DC能分泌较高浓度的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并且具有明显的趋化淋巴细胞功能。DCLptn/H22不但增强融合瘤苗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 而且能增强杀伤性T淋巴细胞活性。结论: 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基因修饰能增强融合瘤苗体外免疫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62.
缺氧诱导因子-1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赖缺氧诱导因子-1(HIF-1)的缺氧反应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在维持肿瘤细胞的代谢适应、新血管形成及转移等方面起蘑要作用。HIF-1自身活性的调节是缺氧反应基因表达调控的中心环节,肿瘤内缺氧和影响信号转导途径的癌基因的改变均可导致HIF-1活性增加,主要涉及脯氨酸羟化酶、硫氧还蛋白、PKB、ILK、PIEN、EN及P14ARF等蛋白对HIF-1α的调控。  相似文献   
63.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被应用于肝移植领域以来,肝移植已经成为世界上先进国家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而我国肝移植尚处于经验积累阶段[1].  相似文献   
64.
吴丽花  贺红 《中外医疗》2013,(28):152-152,154
目的探讨肾球旁细胞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报告1例肾球旁细胞瘤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患者快速康复出院。结论护理要点包括加强心理护理,积极控制血压,密切监测电解质,正确进行醛固酮肾素测定卧立位的试验,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提供充足的供氧及有效的镇痛措施,出院健康指导等。  相似文献   
65.
盐酸曲马朵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国产两种盐酸曲马朵片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4名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对照2×2交叉试验设计法,禁食12 h后空腹-po100 mg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并采集36 h内动态血标本;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判定两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结果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2.542±0.932)和(2.479±1.005) h,cmax分别为(373.595±103.258)和(384.603±110.916) μg·L-1,AUC0~t分别为(4766.980±1 888.807)和(4 707.511±1 749.567) μg·h·L-1,t1/2(ke)分别为(8.891±1.571)和(8.768±1.554) h,Ke分别为(0.081±0.017)和(0.082±0.016) h0~t。两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t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6±13.7)%。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FTY720对同种异体小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C3H小鼠(H-2k)为供者,C57BL/6小鼠(H-2b)为受者,行异位小肠移植。分别建立FTY720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及同系移植组,在移植后6 d与12 d进行组织学观测评定排斥分数,流式细胞术分析移植物肠系膜淋巴结(MLN)、派氏结(PP)、粘膜上皮细胞间淋巴组织(IEL)与固有层淋巴组织(LPL)中淋巴细胞中受者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情况。结果:FTY720在移植后6 d可有效抑制排斥反应,但在移植后14 d,排斥反应仍可发生在空白对照组,移植后6 d移植物内受者淋巴细胞基本取代供者细胞;而在FTY720治疗组,受者淋巴细胞进入移植物的速度及数量明显减缓,包括CD4+与CD8+ T细胞,以及CD19+ B细胞。受者来源的γδT淋巴细胞也显著减少。FTY720对Gr1+CD11b+单核细胞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FTY720可通过减少受者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进入移植小肠,起到缓解排斥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动态分析移植小肠各淋巴组织内供、受体淋巴细胞的表型及免疫状态,以推断其在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 小鼠小肠移植后2、4、6 d,观测移植物排斥病理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移植物肠系膜淋巴结(MLN)、派氏结(PP)、粘膜上皮细胞间淋巴组织(IEL)与固有层淋巴组织(LPL)中淋巴细胞中供、受体淋巴细胞的比例及激活状态。 结果:在移植后6 d,组织学观测到移植物开始出现排斥征象;移植后2、4 d,移植肠MLN、PP内受体来源的淋巴细胞迅速取代供体细胞,而移植肠IEL与LPL内受体来源的淋巴细胞比例增加速度略慢,但在移植后6 d也基本取代供体细胞;在移植后4 d,受体来源的T细胞表达激活分子CD69与CD25的比例达到89.8%±3.4%和84.5%±10.2%,显著高于供体T细胞与受体自身肠道中的T细胞。 结论:移植小肠内的淋巴组织在移植后早期即被受体来源的淋巴细胞迅速取代并激活,抑制这一过程可应用于缓解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在稳定存活的肝移植受者血清中的表达程度。方法: ELISA 法检测22 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和12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T细胞表型。同时对近期6例临床原位肝移植病例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 肝移植病人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与正常人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肝移植组 CD3+CD25+ T 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5)。白细胞介素-6、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水平肝移植组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5)。近期6例临床原位肝移植病例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观察,未发现规律性变化。结论: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参与了肝移植后效应T细胞的活化过程,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则可能分别介导了对移植物的免疫损伤和修复。  相似文献   
69.
依赖缺氧诱导因子 1 (HIF 1 )的缺氧反应基因表达调控系统在维持肿瘤细胞的代谢适应、新血管形成及转移等方面起重要作用。HIF 1自身活性的调节是缺氧反应基因表达调控的中心环节 ,肿瘤内缺氧和影响信号转导途径的癌基因的改变均可导致HIF 1活性增加 ,主要涉及脯氨酸羟化酶、硫氧还蛋白、PKB、ILK、PTEN及P1 4ARF等蛋白对HIF 1α的调控。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