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22.
目的调查首诊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状况及其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事件冲击量表(IE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7例首诊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均分2.46±0.33,睡眠状态总均分2.41±0.68,心理健康状态总均分1.82±0.32;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均P0.01);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状况、患者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式、肿瘤分期及是否转移是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状况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需采取针对性干预降低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3.
吕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673-674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干扰素治疗,B组采用炎琥宁治疗,C组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以及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5.0%,B组总有效率为77.5%,C组总有效率为92.5%,C组明显高于A、B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明显少于A、B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4.
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步入老年社会,老年患者增多是必然趋势,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心理状态、营养水平以及慢性病变和药物治疗史,均影响着老年人的药物治疗。由于老年人心输出量的减少、胃黏膜的衰退,其有效组织体积、肝血流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肾功能也衰退,使老年人用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程度明显下降,致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年轻人高,正确掌握老年人用药原则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核因子kB(NF-KB),p53及Bcl-2在铅诱导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RT-PCR、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NF-kB、p53、Bel-2基因的表达情况,研究醋酸铅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结果 PC12细胞经不同浓度醋酸铅(100、200和400μmol/L)处理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率(n=3),铅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变呈剂量依赖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RT-PCR结果显示NF-kB p65 mRNA、p53 mRNA转录水平随铅剂量升高而升高(P<0.05),两基因表达的改变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结论 铅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这种效应可能与增强NF-kB及D53基因的活性、降低Bcl-2基因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醋酸铅及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对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醋酸铅0、12.5、25、50、100、200、400、800和1600μmol/L,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检测IC50值。用脂质体将pNF-κB-Luc报告基因质粒转染入PC12细胞,转染后的PC12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醋酸铅(100、200和400μmol/L)及不同浓度醋酸铅加PDTC100μmol/L,24小时后采用萤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检测萤光素酶活性。结果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处理细胞24小时,其生长增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呈现出剂量-反应关系,其IC50值为(533.966±100.830)μmol/L。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处理转染后的PC12细胞24小时,结果显示:PDTC对照组萤光素酶活性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1);铅处理组萤光素酶活性较空白对照组高(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铅 PDTC联合作用组与PDTC对照组相比,PC12细胞内萤光素酶活性增高(P<0.01)。结论醋酸铅可诱导PC12细胞的NF-κB转录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27.
杨斌  孙桂香  黄乐  叶军  吕玲  赵彦 《医学综述》2007,13(13):1036-1037
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的糖尿病以1型糖尿病为主,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急性并发症。严重威胁1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为了探讨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的危险因素,以便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DKA的发生,对天津市儿童医院近8年的1型糖尿  相似文献   
28.
我院自1973年7月至1991年6月共收治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221例,现将具有2次记录184例加以分析,以了解其临床特征。性别:女154例,男30例,女:男=5.1:1.年龄:以10~12岁最多,占54.5%男性以13岁为多,女性以12岁为多,最小1例为5个月男孩,其母有甲亢.家族史:阳性者24例,占13%。其中母有甲亢7例,祖母辈4例,余为姑姨表兄姐等。5岁以下甲亢28  相似文献   
29.
新一代非肽类肾素阻滞药阿利吉仑,口服后迅速吸收,药效持续时间长,与内源性肾素竞争性地紧密结合,发挥降血压等作用,且不良反应少,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30.
内皮素受体拮抗药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内皮素受体拮抗药在心力衰竭、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痉挛、糖尿病等疾病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