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是致命且治疗复杂的问题。自60年代 Baylis 就强调它的重要性,由于致伤原因和出血来源不同,至今在认识和处理上存在争议。本文就以下五种处理方法及有争论的问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耻骨后腹膜外保留尿道的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优势及手术要点。方法自2012年6月~2015年10月对56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耻骨后腹膜外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手术要点包括:建立耻骨后腹膜外腔,放置3~4个穿刺套管,切开前列腺被膜,切除增生的腺瘤,保护前列腺部尿道,缝合前列腺被膜等主要步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结果 5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手术时间为56~126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50~800ml,平均300ml。术后患者需膀胱冲洗,恢复良好,平均留置尿管6d(3~14d)。术后3个月复查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无逆行射精、尿道狭窄、尿失禁等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耻骨后腹膜外保留尿道的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BPH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中保护尿道控尿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14例成年女性尸体盆腔标本全面的神经解剖学研究,观察女性尿道控尿神经的走向、组成、形态及其毗邻关系。结果:控尿神经是由下腹下丛和阴部神经盆内盆外分支组成,其中盆神经是下腹下丛远端盆内脏神经分支,沿肛提肌表面到达尿道5点和7点位。71.4%的标本中发现阴部神经存在盆内分支,此分支自阴部管内的阴部神经主干穿肛提肌进入盆内,大约在接近尿道括约肌时汇入盆神经共同进入尿道括约肌,其进入尿道的位置距离膀胱颈平面(12.6±1.6)m m。另外在42.9%的标本中阴蒂背神经发出分支到达尿道,此分支进入尿道的位置距离膀胱颈平面(21.6±1.9)m m。结论:女性尿道的控尿神经是由盆神经和阴部神经的盆内盆外分支组成。在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中,膀胱颈平面以下尿道周围的操作易损伤控尿神经。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电切术(P—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9例均术后痊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改善,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结论】P—TUR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方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多层CT(MSCT)多期扫描的强化特征.方法 35例BPH和27例Pca病人术前行MSCT扫描.观察BPH和Pca的CT强化峰值到达的期相、最大强化幅值及时间一密度曲线,并计算曲线升段的斜率.结果 两组病例强化峰值到达的期相及时间-密度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PH和Pca的斜率分别为0.45±0.25和0.76±0.34,Pca的斜率大于BPH的斜率(P<0.05).而BPH和Pca的最大强化幅值分别为(44.057±10.261)HU和(46.778±11.140)HU,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多期扫描能够显示BPH、Pca的血供情况及强化特征,对前列腺病灶的显示和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前腺性膀胱炎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其主要与感染、梗阻、结石以及导尿管等异物的慢性刺激有关,具有癌变倾向。其诊断可根据临床表现、B超及膀胱镜检查,但最终确诊需要病理组织学检查。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灌注治疗、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多数患者采用手术+药物灌注的综合治疗方法,但病因治疗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7.
108.
患者,女,41岁.因头痛半年,加重伴恶心、呕吐2个月于2006年7月20日入院.无高血压病史.患者之母多年前因"肾癌"死亡.查体:血压130/80mm Hg(1 mm Hg=0.133 kPa).眼底检查未见渗出及血管畸形,视神经乳头无水肿.左肾区轻度叩击痛.B超检查示左肾实性占位病变约2.2 cm×3.0cm,右肾囊肿,多囊胰腺,肝、胆、脾脏未见异常.CT、MR检查示左小脑延髓3处占位,直径约0.5~2.5 cm;左肾中极可见2个软组织肿块影,分别为1.5cm×2.0 cm×2.0 cm,2.5 cm×3.0 cm× 2.6 cm,类圆形,强化明显,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109.
膀胱严重病变施行全切除术后 ,需要膀胱重建。用于膀胱重建的自体材料如胃肠道、输尿管等[1] ,异体生物材料和非生物材料 ,如心包、羊膜、乙醇海绵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胃肠道粘膜代膀胱 ,但由于尿液和消化道粘膜的不匹配性 ,导致诸多并发症。下面就其有关代谢性并发症综述如下 :1 肠道代膀胱   185 2年 ,Simon首次利用乙状结肠为膀胱外翻患者行尿流改道术 ,以后回肠、直肠用于膀胱替代。 195 0年 ,Bricker首创回肠代膀胱 ,迄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技术的改进和CIC(清洁间歇导尿 )的提出使肠代膀胱得以推广 ,继之出…  相似文献   
110.
我国前列腺癌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跃居第3位.前列腺癌正在悄悄地影响着我国50岁以上男性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前列腺癌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前列腺根除术、去势手术、放射疗法及各种雄性激素抑制的内分泌疗法.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只能对一部分患者控制疾病一段时间.许多患者一段时间后成为难治性雄性激素非依赖性的前列腺癌,或几年后肿瘤复发均是治疗方面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寻找有效治疗进展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是新兴的一种有前途的辅助治疗方法,给前列腺癌患者带来福音.本文就前列腺癌的几种基因治疗策略及其临床/临床前试验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