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的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利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作为伏格特小柳原田(Vogt-Koyanagi-Harada,VKH)综合征临床观察指标的意义。 方法 对26例VKH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ICGA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FFA表现为色素上皮水平多数针尖状渗漏,快速形成多湖状荧光积存。治疗后上述改变很快消失。葡萄膜炎期ICGA表现:①66.7%的患眼为多数灶状弱荧光区域和脉络膜大、中血管荧光影像减少;②70.8%的患眼脉络膜血管扩张;③79.2%的患眼为造影后期显示灶状强荧光区。在病变恢复期,与FFA检查比较,ICGA的异常发现恢复缓慢。 结论 ICGA 可较好提供VKH的脉络膜循环损害的信息,并在评价疗效上有意义。(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9-11)  相似文献   
72.
患者 男,9岁。活动后心悸、气促1周。查体:心界向两侧明显扩大,心律不齐,脉搏短绌,心前区无震颤,各心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心房颤动;胸部X线片示心脏球形增大(图1);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左后外侧有一直径15cm的无回声区,下部有4cm增强的回声光团,左心房和左心室受推压变形并向右移位(图2);肺动脉造影发现左心房显影后在左心缘左侧有一椭圆形的造影剂延迟排空区,搏动较弱;超高速CT显示心包内、左心缘后外侧巨大占位性病变,密度均匀,无钙化。1996年4月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探查,术中切开…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治疗的时机、方式及疗效。方法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35例52只眼进行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时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开始用药时间在发病2周以内的22只眼中17只眼(77%)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保持在0.3以上的有14只眼;药物加光凝治疗的31眼中,仅12只眼(39%)未发生视网膜脱离,但4只眼因玻璃体增生性病变严重(视网膜脱离的高危状态)而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24只眼中,有20只眼视网膜复位尚好;术前已有视网膜脱离的18只眼术后视力均在光感~0.05;无视网膜脱离的6只眼,术后视力在0.05~0.2之间。结论及时的药物、激光光凝、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ARN的治疗是必要的;应在视网膜脱离发生以前进行视网膜玻璃体手术。  相似文献   
74.
张可可  卢宁 《吉林医学》2023,(12):3443-3447
目的:比较中青年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影响癌症特异性生存(CSS)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2014~2018年诊断的6 296例经术后病理证明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老年组(≥60岁),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影响CSS的生存曲线,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性别、种族、肿瘤原发部位、T分期、N分期、M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肺癌均以腺癌多见。年龄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CSS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肿瘤原发部位、分级、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M分期、放疗、化疗均是影响中青年和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CSS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分级、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M分期、放疗、化疗是影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SS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分级、T分期、M分期、M分期、放...  相似文献   
75.
<正>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在我国,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然而与之相矛盾的是目前我国存在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生数量短缺、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等严峻问题,超负荷的工作使得国内肿瘤医生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及时学习该疾病诊疗领域的前沿知识,如何为结直肠癌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成为临床肿瘤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对人工智能与智慧医疗相结合的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76.
GM-CS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核细胞合成MM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GM-CSF刺激前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单核/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合成及CD147表达的变化。从RA患者外周血及滑液分离单核细胞。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加入不同剂量的GM-CSF,用明胶酶谱法测定刺激24h、48h、72h后MMP-2、MMP-9的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刺激前后细胞表面CD147表达量。GM-CSF刺激后,细胞呈多形性的巨噬细胞样改变,MMP-2,MMP-9合成增加,而且这种刺激作用与GM-CSF的剂量相关,100ng/ml时刺激作用显著高于12.5ng/ml及25ng/ml;而与作用时间无显著相关性;滑液单核细胞MMP-2、MMP-9表达水平高于外周血单核细胞。GM-CSF刺激后,单核细胞表面CD147的表达显著高于刺激前;滑液单核细胞表达量高于外周血。GM-CSF刺激后,RA患者外周血及滑液单核细胞MMP-2、MMP-9表达增加,同时伴随细胞表面CD147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77.
乳腺托架固定下全乳调强放疗CBCT测定摆位误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乳腺托架固定下全乳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和影响因素,明确临床靶体积外扩至计划靶体积的边界。方法 选取肿瘤医院2016-2017年间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全乳大分割调强放疗的患者30例,其中左侧乳腺癌患者15例,右侧乳腺癌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乳腺托架体位固定。比较放疗计划系统图像与放射治疗期间锥形束CT的位移,确定摆位误差,并计算临床靶体积外扩至计划靶体积的边界。不同情况的摆位误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全组患者共拍摄锥形束CT图像151套,平均每人(5.0±1.3)套。全组患者摆位误差在x、y、z轴的位移分别为(2.2±1.7)、(3.1±2.5)、(3.3±2.3) mm,CTV至PTV外扩边界分别为6.39、10.00、8.57 mm。放疗第1周摆位误差与后续治疗摆位误差在z轴方向有统计学差异[(3.7±2.5) mm和(2.6±1.6) mm,P=0.002],体重指数超重比正常患者在z轴方向摆位误差显著增大[(3.9±2.6) mm和(2.9±2.0) mm,P=0.033]。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乳腺托架固定行全乳调强放疗时,推荐CTV至PTV的外扩边界为6~10 mm。建议增加放疗第1周的影像验证频率。  相似文献   
78.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网民人数达5.64亿,其中学生群体所占比重最大[1].诸多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会对个体学业、工作、人际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2],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3-4].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5],对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和社会适应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大学生的成人依恋表现出消极的特征,则很有可能躲进网络世界中寻求安全感.从依恋的角度看,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是消极的.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可以看作是一种依恋需求的转移和补偿,是正常依恋受阻或未能获得满足的变形[6].  相似文献   
79.
考察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CSQ)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从菏泽市某县城1所中学随机抽取的初一至初三226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纳入应对方式的影响后,生活事件入际关系因子对心理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减弱,学习压力因子对其正向预测作用不再有统计学意义;人际关系因子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又通过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其产生间接效应;而学习压力因子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其产生间接效应.结论 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应对方式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心理求询问题的特点、评估咨询师初诊及处理方式的适切性。方法方便抽取广东省某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742份咨询记录单进行内容编码、频数分析等。结果符合要求纳入分析的有592例,465例记录了咨询次数,其中首次来询325例(89.0%)。求询问题以职业、人际、恋爱情感及应激问题居多,一般性心理问题占全部求询问题的60.0%。仅40.0%的初诊判断及53.3%的咨询处理方式是具体而适合的,自杀自伤问题、精神病性问题初诊适切性较好。男性求询者在成长性心理问题上的比例高于女性(X2=8.27,P〈0.01)。结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咨询服务存在较多问题;心理咨询师的整体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