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检测姜黄素对肝癌细胞Sk-Hep-1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10、20、40、80 Um)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k-Hep-1细胞,分别于处理后12、24、48 h后采用MTF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姜黄素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肝癌细胞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Sk-Hep-1细胞增殖(P<0.05).姜黄素作用24 h后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且相应的MMP-9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姜黄素有可能通过下调MMP-9表达抑制肝癌细胞Sk-Hep-1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超声引导瘤内高温治疗肝细胞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瘤内微波固化(PMCT)和高温蒸馏水注射(PHDI)两种疗法对不能切除肝细胞癌(HCC)的应用价值.方法PMCT治疗50例HCC共107个结节,直径(2.7±1.5)cm,最大者6.4cm.对不能施行PMCT的病例,创立了PHDI,治疗47例HCC共69个直径(2.5±0.56)cm的结节.结果PMCT后CT检查94.4%结节完全坏死.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6.6%、83.2%和72.8%.局部复发率5.6%.PHDI后81.2%的结节完全坏死.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1.5%、78.4%和49.5%.局部复发率13.0%.结论PMCT疗效较注射治疗稳定可靠,且突破了介入超声仅适用于小肝癌的局限,应用前景广阔.PHDI突出优点是副反应轻微和费用低廉,适用于肝功能较差、肿瘤与肝内重要结构相邻或其他治疗条件受限者.综合运用多种介入超声治疗手段以适应不同个体的需要,将使更多的HCC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剂量环磷酰胺是否可以提高小鼠肝癌阿霉素化疗效果,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建立C57BL/6J小鼠皮下肝癌模型,待肿瘤长至100~150mm3体积大小时备用.1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不处理,观察组以2 mg/只的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4天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CD4+、CD8+T细胞和CD4+CD25high Treg淋巴细胞比例.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PBS);②环磷酰胺组(CTX);③阿霉素组(DOX);④环磷酰胺+阿霉素组(CTX+DOX);观察小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和小鼠的生存期.结果 应用小剂量CTX后荷瘤小鼠脾脏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浸润分别由17.62%、16.03%上升到24.54%和25.41%(P<0.05),而Treg则由用药前的11.92%降低为用药后的5.36%(P<0.05).CTX组肿瘤生长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DOX组、CTX+DOX组肿瘤生长均显著受到抑制,以CTX+DOX组更为显著(P<0.05).DOX组生存期显著改善(P=0.027),联合应用CTX后生存期亦有显著捉高(P=0.018).结论 小剂量CTX可以抑制小鼠脾脏Treg浸润,改善机体免疫微环境,并可以增强肝癌阿霉素化疗的效果.免疫化疗治疗晚期肝癌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1背景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算,2018年全球肝癌新发病例约为84.1万例,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病例的46.7%[2-3]。不同于西方国家和地区,我国肝癌患者多数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由此引起的肝硬化背景,且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属中晚期,病情复杂,预后差,目前我国肝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15%[4]。近年来肝癌的外科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单一的治疗方法已出现“天花板效应”,难以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疗效,亟需联合和应用多学科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随着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治疗中不断取得突破,系统性药物治疗对肝癌各种传统的局部治疗手段及其联合治疗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肝癌综合治疗新策略的涌现,也要求不同学科的医务工作者必须熟悉和掌握肝癌综合诊疗的新动态、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经皮消融微小肝癌的疗效并进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 2003年7月至2006年10月,对单个结节直径≤2 cm的33例微小肝癌行超声引导经皮消融,视肿瘤所在部位分别采用水冷式低杆温微波消融或多极无水酒精消融,每个肿瘤治疗一次.结果 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3.9%,局部复发率9.1%,远处复发率33 3%,1年、2年和3年无瘤生存率63.4%、63 4%和63.4%,总生存率84.5%、76.6%和71.2%.单因素分析显示甲胎蛋白基线水平与无瘤生存率显著相关,甲胎蛋白、治疗后远处复发与总生存率显著相关.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高甲胎蛋白水平和远处复发是显著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经皮消融对微小肝癌长期疗效良好,病人的甲胎蛋白基线水平和治疗后远处复发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查腹腔镜切除肝左外叶联合术中胆道镜免T管治疗肝左外叶胆管结石合并(或不合并)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肝左外叶胆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合并肝外胆管5例,合并胆囊结石6例。采用腹腔镜切除肝左外叶及胆囊,选择左肝管残端为胆道镜进入通道,探查右肝管及肝外胆管,取出肝外胆管结石,缝合左肝断面胆管。结果全部病例得以成功实施,平均手术时间133.6min(110.0~185.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9.7ml(85.0~355.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1 d(5.0~9.0)d,术后1例病人出现左肝断面感染,并轻度胆汁漏,带引流管出院,术后28天拔除引流管治愈,平均术后随访时间28.1 m(9.0~48.0)m,未见结石残留、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开展腹腔镜切除肝左外叶联合术中胆道镜免T管治疗肝左外叶胆管结石合并(或不合并)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在巨大肝癌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4例因巨大肝癌行精准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CT检查,应用三维手术模拟系统进行术前评估,分别计算模拟切除肝脏体积,手术切缘距离等,将模拟值与术后实际值进行比较.两者间比较采用t检验,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以清晰地显示和三维重建正常肝脏组织、肿瘤组织和肝内血管.模拟切除肝脏体积和手术切缘距离分别为(2112±1550)ml和(12±6)mm,实际切除肝脏体积和手术切缘距离分别为(2031±1411)ml和(12 ±6)mm,模拟值与实际值具有相关性(r=0.961,0 923,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49,1.143,P>0.05).所有患者手术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无肝功能衰竭或死亡患者.结论 三维手术模拟系统可准确评估患者肝脏情况和模拟肝脏手术,在巨大肝癌精准肝切除的术前评估中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超声引导经皮热消融治疗肝细胞性肝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经皮热消融方法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疗效。方法97例肝细胞性肝癌病人共190个结节接受了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完全消融率93%。对直径≤2cm、2.1~3.9cm和≥4.0cm的结节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3%、94%和86%。局部复发率10%,直径≤2cm、2.1~3.9cm、≥4.0cm的结节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10%和32%。1,2,3年无远处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7%、35%和31%。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59%、50%。结论微波及射频热消融是治疗肝癌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但在较大肿瘤局部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