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 研究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蛇毒纤溶酶治疗过程中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60例和对照镬组20例,分别在蛇毒纤溶酶给药前,给药3 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用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初步鉴定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H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Ⅰ双染色阳性细胞为EPCs;相差显微镜分析细胞形态数量变化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蛇毒纤溶酶治疗3 d后EPCs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增加.7d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但给药前后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并尤变化.结论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蛇毒纤溶酶治疗后,可引起EPCs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成年白兔自体内皮祖细胞悬液及蛇毒纤溶酶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所引起心肌损伤的影响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取28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A)组(仅注射培养液)、细胞移植(B)组(注射自体内皮祖细胞)、蛇毒纤溶酶(C)组(仅注射蛇毒纤溶酶)、蛇毒纤溶酶+细胞移植(D)组(注射蛇毒纤溶酶和自体内皮祖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EGM-2培养基培养7d,获得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结扎兔的左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h后再灌注.分别经主动脉根部注射自体内皮祖细胞悬液及蛇毒纤溶酶.移植术4周后,通过心脏超声对各组实验兔心功能进行检查、记录并行统计学分析.对各组梗死心肌及周围组织、梗死的心室壁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缺血后,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再灌注后,ST段缓慢下降.心动超声指标比较,B、D组心功能明显好于C组,而C组心功能明显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观察发现D组心室壁略增厚,其余各组变化不明显.HE染色发现,B、C、D组心肌恢复情况好于A组.结论 通过主动脉根部注射内皮祖细胞和蛇毒纤溶酶可以提高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恢复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DC2.4表面分子表达水平与RelB基因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用RPMI 1640完全培养液培养DC2.4细胞系,光学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特征;透射电镜观察DC2.4的细胞结构;流式细胞术分析DC2.4的表面标记(MHC-Ⅱ、CD86和CD40);RT-PCR检测DC2.4的RelB表达水平.结果 光镜观察DC2.4细胞表面有明显的树突状突起,形态极不规则;透射电镜显示DC2.4细胞内含许多质地均匀的脂滴,可见吞噬小泡样的结构.流式细胞术显示MHC-Ⅱ类分子和CD40呈低水平表达,而CD86分子却呈高水平表达;RT-PCR结果显示RelB呈低水平表达,与骨髓源性DC中的未成熟状态DC的RelB表达水平接近.结论 DC2.4具有强吞噬功能,其表面CD40分子和细胞内RelB基因均呈低水平表达,提示DC2.4是一种未成熟状态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34.
包杰  张公前 《上海医学》1996,19(12):726-727
天龙、全虫、维生素D_3治疗癌痛20例疗效观察安徽省淮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包杰,张公前本院自1988年2月~1993年12月采用天龙、全虫、香附等并加用维生素D3骨髓内给药治疗晚期癌症,治疗效果满意的同时,观察到对癌症的解痛效果也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该院参加 TORCH 室间质量评价情况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 TORCH 检测质量。方法将本科室2010~2014年 TORCH 检测 IgG 、IgM 共10个定性检测项目进行回顾性总结,对5年10次质量评价活动、500项次质量评价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总通过率100%,总合格率96.2%,2010年成绩最差,为93%,其余各年均大于95%,HSV2IgG 出现一次不满意成绩,其余单项目均累计性能获得满意为100%。结论通过连续参加 TORCH 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可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提升实验室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经椎板间隙摘除腰5骶1椎间盘突出髓核手术操作技巧。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7月,我科对30例高髂嵴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了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下摘除突出髓核手术。结果术毕下肢麻木减轻5例,麻木无改善4例,麻木加重1例。无感染及硬膜囊撕裂等并发症。平均随访6.8个月,所有下肢麻木病例均恢复正常。术前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疗效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伴高髂嵴患者的微创手术,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术是较好的选择,但是其狭小操作空间、增强安全性、适应证窄极具挑战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人脐静脉血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为内皮祖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方法。方法选择脐静脉血,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接种于预先包埋了人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板,用加入生长因子VEGF165和bFGF的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EGM-2MV培养细胞,3d后,洗掉非贴壁细胞,换培养液继续培养至7d,收集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细胞功能学鉴定,流式细胞术测定祖细胞和内皮细胞系标志。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经过梯度密度离心和贴壁法选择的细胞能特异性吸附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并内吞DiI-acLDL,祖细胞标志CD133及内皮细胞特异性抗原CD34、KDR检测,其阳性率分别为(27.05±2.94)%、(16.37±2.69)%和(56.67±7.29)%;体外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增殖活性。结论人脐静脉血中可以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为内皮祖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医学检验本科生临床生化实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检验本科生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现有的实验课教材和教学方法要培养出真正切合临床需求的临床生化技术骨干仍存不足,结合几年来组织和参与临床生化实验教学的实践,探讨一些教学改革的体会,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9.
实验诊断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验诊断学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应采用不同程度、不同比例的双语教学。本文就实验诊断学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几点策略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与良性肺部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经病理确诊的56例肺癌、41例良性肺部疾病和3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的含量。结果肺癌组CEA、NSE、CYFRA21-1测定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NSE、CYFRA21-1对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1.79%、44.64%、55.36%,特异性分别为92.96%、90.14%、88.73%;CEA、NSE、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86%和94.37%。结论CEA、NSE、CYFRA21-1三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明显提高肺癌诊断的阳性率,有助于肺癌的预测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