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PolymorphismofDXS102locusinChinesepopulationanditsapplicationtogenediagnosisinhemophiliaBfamilyBaoYun包斌贝,LuDaru卢大儒,XuHongyan徐...  相似文献   
22.
不同鲨鱼皮胶原蛋白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鲨鱼皮胶原蛋白的分离方法,并对分离胶原蛋白的部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用稀碱溶胀酶解法争缓冲液溶胀分离法分别从水鲨头皮和马鲛鲨皮中分离胶原蛋白,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差示扫描量热仪法(DSC)、园二色谱仪法(CD)对分离胶原蛋白进行纯度及分子大小、变性温度和二级结构的测定.结果 鲨鱼皮胶原蛋白回收率为鲜重的2.9%~4.1%;分离胶原蛋白在SDS-PAGE上呈现清晰的3条谱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05,134,118 KDa水鲨头皮和马鲛鲨皮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温度分别为69℃、47℃;两种分离胶原蛋白的二级结构均主要是β-折叠和无规卷曲,不存在α-螺旋.结论 采用稀碱溶胀酶解法和缓冲液溶胀分离法均能制备高纯度的胶原蛋白,从水鲨头皮和马鲛鲨皮分离的胶原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争分子构成一致,但提取条件的不同能影响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温度和二级结构.  相似文献   
23.
孔婷  张朝燕  包斌  吴文惠 《中药材》2013,(1):156-162
功效型牙膏常添加中草药活性成分以达到抑菌防龋、消炎止血、止痛和防止牙本质过敏的作用。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酚类化合物类、香豆素类、挥发油类、鞣质类、蒽醌类、胆酸类等化合物是目前市场上功效型牙膏中普遍添加的中草药活性成分。中草药的来源、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纯度和危害残留是功效型牙膏安全性评估的关键点。中草药活性成分功效型牙膏的发展需要标准制定和规则完善。  相似文献   
24.
摘要:目的:探讨罗非鱼皮酶溶性胶原蛋白(Pepsin soluble collagen peptide from Tilapia skin, PSCPT)、罗非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 soluble collagen peptide from Tilapia skin, ASCPT)的制备及抗菌性能。方法: 罗非鱼皮经浸提、离心、透析和冷冻干燥等步骤获得干燥的PSCPT、ASCPT。采用含有PSCPT或ASCPT的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振荡培养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定时测定细菌培养液的吸光度值、菌数、菌体细胞液电导率和细菌的形态特征。结果: 以牛胶原蛋白(Bovine skin collagen, BSC)为对照,PSCPT、ASCPT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作用,抑制率从22.97%±2.35%到65.21%±6.42%,其中PSCPT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显著,抑制率达到65.21%±6.42%;ASCPT抑制大肠杆菌作用微弱,抑制率只有22.97%±2.35%。血球计数板法得到的抑菌效果类似吸光度值得到的结果,但是抑制率存在差别。PSCPT、ASCPT造成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菌体细胞液电导率从36.42±1.35μs/cm变化到185.80±4.70 μs/cm,其中PSCPT使铜绿假单胞菌的电导率低至36.42±1.35μs/cm,ASCPT使白色念珠菌的电导率达到185.80±4.70 μs/cm。电镜下观察到抑菌率高和电导率低的菌株出现菌体变形和细胞壁破裂等现象。结论:与BSC相比,PSCPT、ASCPT从细菌抑制率、菌体细胞液电导率和细菌的形态特征体现出一定的抑菌特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管花肉苁蓉甲醇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对这两种提取物进行比较以确定能获得更高药效的提取剂。方法采用测定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其总抗氧化能力一氧自由基吸收量(ORAC)和抗氧化当量(TEAC)来研究管花肉苁蓉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甲醇和乙醇提取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总酚[(32.65±6.22)mgGA/g和(31.45±3.54)mgGA/g],总黄酮含量较高[(65.33±6.71)mgRE/g和(62.70±8.56)mgRE/g];两种提取物均可以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141.50±3.50)μg/ml和(174.82±31.85)μg/ml;乙醇提取物的ORAC和TEAC值分别为(438.59±24.14)仙molTE/g和(137.18±2.47)μmol TE/g,均高于甲醇提取物[(368.34±25.64)μmolTE/g和(114.42±1.42)μmol TE/g],其中TEAC值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提取物均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建议选择70%的乙醇作为提取剂可以获得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管花肉苁蓉提取物。  相似文献   
26.
本文归纳了21世纪以来海洋微生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及其抗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症和酶抑制等生物活性,并展望了今后海洋微生物和海洋天然产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