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8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48篇
基础医学   134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717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5篇
综合类   1238篇
预防医学   518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885篇
  5篇
中国医学   449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小知识(2)     
为了解高校新生的营养状况,探讨影响因素,科学地指导学生卫生保健工作。笔者对2001-2003年某高校入学新生的身高、体重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目的检测血小板活化程度,研究血小板活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血小板表面活性标志蛋白CD62p(15.26±0.75)%和CD63(6.03±0.59)%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8±0.29)%和(1.67±0.39)%、对照组(3.31±0.62)%和(1.52±0.41)%(P<0.01),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存在血小板活性增强,血小板活化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大鼠动脉损伤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探讨MMP-9在大鼠动脉损伤后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胸主动脉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对MMP-9在动脉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MMP-9在球囊损伤组大鼠动脉内膜及中膜呈强阳性表达.动脉损伤后第1天表达开始增加,第10天达到最高峰,第28天仍有少量表达.结论MMP-9在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合成、分泌增多,在早期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发挥其降解Ⅳ型基底膜胶原的作用,在再狭窄早期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刘萍  何兰杰  张焱 《宁夏医学杂志》2006,28(12):892-895,F0003
目的研究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可行性及其肾病特点。方法SD大鼠高脂高糖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STZ(35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观察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肾功能,并行光镜及电镜观察肾脏结构改变。结果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血糖,血脂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糖尿病12周时,肾肥大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肾小球截面计、基质面积、基质面积比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毛细血管面积比下降。结论高脂高糖喂养加小剂量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符合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及糖尿病肾病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5.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卵巢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Ras-Raf-ERK 1/2途径介导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卵巢癌细胞系CAOV3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探讨bFGF及其信号转导途径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关系。方法以bFGF和促细胞分裂剂激活性蛋白激酶1(MEK1)抑制剂PD98059处理CAOV3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的活性。结果bFGF处理后细胞增殖比明显增加,且与bFGF水平呈剂量依赖关系,bFGF浓度为75 ng/ml时细胞增殖比最高为140%;bFGF使无血清诱导的凋亡细胞比例下降[(33.20±5.32)%~(2.38±3.36)%];bFGF诱导ERK1/2活性增高。PD98059可抑制bFGF的这些作用。结论bFGF通过Ras-Raf-ERK 1/2途径介导,促进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抵抗无血清诱导凋亡。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bFGF信号传递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子宫腺肌病UAE治疗后妊娠及分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UAE)后患者的妊娠情况及结局,探讨该治疗方法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所完成的252例因子宫腺肌病行UAE的病例进行追踪观察,了解治疗后妊娠情况及结局。结果:①252例患者中有13例共16次妊娠,均为自然受孕。受孕时间为术后3~43个月,平均为13个月。②没有生育要求的208例患者中,有4例(4次)意外受孕:2例(2次)药物流产,2例(2次)行人工流产术。其中1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取其绒毛组织作染色体检查正常。③有生育要求的44例患者中有9例12次妊娠(妊娠2次者1例,妊娠3次者1例),受孕率为27.3%(12/44)。其中足月顺产分娩3例,足月要求剖宫产和术中切除子宫1例,因胎膜早破早产要求行剖宫产1例,此5例均未发生产后出血,新生儿常规体格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自然流产4例(4次),均为孕4个月内胚胎停止发育。目前正在妊娠中患者1例,该患者行血液唐氏综合征筛查风险值为1/780,B超符合孕周,发育良好。结论:子宫腺肌病UAE治疗后可以正常受孕和分娩,但可能存在流产和早产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7.
放射性介入治疗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年轻未婚未育女性在异位妊娠患者中所占比例的升高,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问题日益引起医生和患者的关注。除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将放射性介入治疗技术应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并取得可喜的成绩。放射性介入治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通过导管等器材对各种病变进行治疗的一系列治疗技术,分为血管性介入治疗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下面分别介绍。1血管性介入治疗1997年笪坚等首次将血管性介入技术运用于输卵管妊娠的治疗,目的是在药物杀胚胎的同时,能迅速阻止腹腔内出血或防止保守…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冲动性人格障碍(IPD)和焦虑症(AN)在视觉诱发电位(VEP)中的特点.方法 收集25例IPD组、33例AN组及52名正常成人对照(NC),以光刺激完成VEP检查.结果 IPD组和AN组及NC组在潜伏期VEP/P1、P2、P3波幅VEP/N1-P2、P2-N2、P2、P3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与NC相比,IPD组潜伏期VEP/P1[(68±16)ms]、P2[(160±10)ms]前移,波幅VEP/N1-P2[(18.4±3.2)μV]、P3[(5.6±2.4)μV]增高,但波幅VEP/P2-N2[(6.3±2.7)μV]、P2[(9.0±2.4)μV]降低.与NC相比,AN组潜伏期VEP/P1[(73±20)ms]、P3[(298±22)ms]前移;波幅VEP/P2-N2[(7.8±3.6)μV]、P2[(9.8±3.0)μV]降低.IPD组与AN组相比,在潜伏期VEP/P2以及波幅VEP/N1-P2上两者差异有显著性,IPD前移于AN,波幅增高.结论 在VEP若干指标上,IPD组前移于AN组,波幅增高.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价干扰素α2b(anferon,安福隆)的长短程疗法抗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毒疗效。方法治疗短疗程组21例,长疗程组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检测血清HBVDNA、HBV血清学标志、血常规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长疗程组HBVDNA明显高于短疗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复常率明显高于短疗程组(P<0.05)。结论安福隆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长疗程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短疗程组,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0.
山之内公司已经将毒蕈碱M3受体拮抗剂琥珀酸索非那新(solifenacin succinate,Vesicare)投放于美国市场,用于治疗有尿急、尿频症状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它能选择性地松弛膀胱逼尿肌,减少以往的抗胆碱能药所出现的全身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