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刘璇 《家庭育儿》2009,(11):76-77
铅正跟宝宝亲密接触 1.含铅汽油。全球每年有40万吨铅通过汽油燃烧释放到环境中。既往排放在马路周围的铅要经过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才能消失。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三七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疾病机制,研究三七中有效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b3对Hp造成的胃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使用Herb数据库收集“三七”的相关预测靶点,使用Gene Cards数据库收集Hp相关疾病的靶点;使用Draw Venn Diagram网站绘制Venn图,得到靶点交集;进行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将GES-1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人参皂苷Rb3低、中和高浓度(1、5、10 μ mol· L-1)组,人参皂苷Rb3组使用相应浓度的人参皂苷Rb3预处理,培养过夜12 h至融合度为70%~80%。Hp悉尼株1 (SS1)按感染复数(MOI) 100加入细胞中制备损伤模型,人参皂苷Rb3继续给药,共培养48 h。对照组不加SS1,对照组和模型组不加药。改良吉姆萨染色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合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和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TP53、Bax、Bcl-2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53、p-Akt、cleaved/pro-Caspase 9、Bcl-2、Bax、cleaved/pro-Caspase 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三七治疗Hp相关疾病的靶点共16个,其PPI网络分析得到按度值大小排名前6位靶点为TP53、CASP3、PTGS2、IL6、TNF、IL1β。GO富集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均显示与凋亡相关。与模型组比较,经人参皂苷Rb3处理后,GES-1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深染,破裂的细胞逐渐减少;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细胞核强荧光数目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TP53与Bax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Bcl-2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 p-Akt、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53、Bax、cleaved/pro-Caspase 9与cleaved/pro-Caspase 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三七可能通过包括炎症及凋亡在内的多种途径治疗Hp相关疾病,人参皂苷Rb3对Hp诱导的胃上皮细胞凋亡发挥显著改善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并调节Akt的磷酸化和P53的表达。  相似文献   
53.
系统生物学在中药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已经获得了中药研究者的认可。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也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实例。作者在近年来部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技术及蛋白质组学在中药复杂体系研究中的应用思路进行了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BIT检查 ,了解BIT检查中通常检查和行动检查间的相关性。方法对 2 2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BIT检查 ,分析BIT各个项目间的相关性 ,以及共同因子。结果通常检查和行动检查各合计得分在正常界限分以上或以下的患者右半球损伤的 16例中有 14例 ,左半球损伤的患者 6例中有 5例 ,少数病例有分离现象 .对BIT检查中 15个项目两变数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 ,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因子分析因病例数少 ,抽出的主因子不显著。结论脑血管病患者BIT检查各个项目间的相关性很强 ,在临床上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5例原位心脏移植术后高脂血症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5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并发高脂血症受者,接受以饮食控制 绞股蓝总甙 维生素E或附加辛伐他汀等综合治疗。5例受者随访11~52个月,发生高脂血症的时间为移植后2~18个月。经治疗高脂血症均得到控制,2例术后1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以饮食控制 绞股蓝总甙 维生素E或附加辛伐他汀等综合治疗对心脏移植术后并发高脂血症受者的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miR-128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2例ALL患者和20例骨髓正常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iR-128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iR-128在ALL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其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及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28的表达与是否存在bcr-abl融合基因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 0.05).结论 miR-128在ALL患者中表达上调,可作为临床诊断ALL的潜在分子标志物,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对miR-128在ALL中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7.
柴胡剂主要见于《伤寒论》少阳病篇,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包括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以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内的六首方剂。通过对《伤寒论》中的柴胡剂进行归纳,论述各个方剂的方证研究及临床应用。由于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为三阴三阳之枢机,故柴胡剂具有和解少阳,疏通内外,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上辨证论治时,须审慎详察其病机和主症,切中病机,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8.
背景心脏运动康复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而不需监护设备且以家庭为基础的自主式心脏运动康复方案让人期待。目的探讨家庭自主式心脏运动康复对急诊PCI后血管再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行急诊PCI后血管再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康复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行常规护理及治疗,出院后行一般日常生活活动;而康复组患者于急诊PCI后24 h开始行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出院后开始行自我监测运动;两组患者自入院起平均随访140 d。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心律失常、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损伤发生情况,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肌梗死病史,急性心肌梗死类型,发病至入院时间,药物使用情况,梗死血管,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干预前及随访140 d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肾功能指标(包括肌酐、尿酸),干预前与随访140 d肾小球滤过率差值,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8例患者失访,其中对照组5例,康复组3例。(2)康复组患者年龄小于对照组,有吸烟史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BMI,心律失常、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肌梗死病史者所占比例,急性心肌梗死类型,发病至入院时间,药物使用情况,梗死血管,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随访140 d LVESD、LVEDD、LVEF、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及随访140 d两组患者中术前LVEF≤50%或≥60%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中50%术前LVEF60%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140 d康复组患者中50%术前LVEF60%者LVEF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干预前及随访140 d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酸及干预前与随访140 d肾小球滤过率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自主式心脏运动康复能有效改善LVEF介于50%~60%的急诊PCI后血管再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且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有利于减少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9.
[目的]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系统上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二苯基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离体心脏采用Langendorff灌流,基础平衡30 min后进行各组预给药10 min后,用含0.25μmol/L DPPH的K-H液灌流心脏10 min,造成心脏功能损伤,最后用K-H液灌流10 min进行恢复。记录灌注压(PP)、左心室舒张压(LVEDP)、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率(HR)、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并计算心率压力乘积(RPP)。[结果]丹红注射液灌注10min可以显著降低灌注压,扩张冠状动脉。DPPH自由基损伤后RPP、+dp/dtmax显著降低,-dp/dtmax显著升高。用含丹红注射液的K-H液预处理10min,丹红2.5μL/mL组、丹红5μL/mL组可以减轻DPPH自由基导致的心脏功能损伤。[结论]在离体心脏模型中丹红注射液能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外源性自由基对心脏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60.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是研究心肌缺血预适应机制、评价抗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药物疗效的经典动物模型,传统实验操作仍有较多缺陷,需要对造模的关键技术不断完善。加强该模型术前处理、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3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大鼠模型成功建立的关键性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规范化造模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