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复合应用小剂量异丙酚预防分娩镇痛所致瘙痒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取84例自愿实施分娩镇痛的单胎足月初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前给予对照组20mg生理盐水、观察组20mg丙泊酚静脉注射.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及镇痛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产程、剖宫产率及胎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瘙痒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泊酚预防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复合PCEA进行分娩镇痛引起瘙痒,同时不影响产程及母婴健康,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大川芎丸各成份对血管内皮细胞钙通道的阻滞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中药大川芎丸的药物成份中筛选出对钙通道有阻滞作用的有效成份.方法选用脐静脉内皮细胞,以尼莫同为阳性对照,采用45Ca2+掺入法,就各药物成份对血管内皮细胞钙通道的阻滞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CD1、T3A、T3B、T4A 4种成份对钙通道有明显阻滞作用(P<0.01).结论为大川芎丸治疗偏头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以N,N-二乙酰基-2,5-二酮哌嗪、烯丙基溴、邻氟苯甲醛和其他芳香醛为原料,合成得到21个新型的含氟2,5-二酮哌嗪衍生物(2a~2u),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CCK8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10株肿瘤细胞(K562,U937,MOLT-4,HL60,He La,DU145,MCF-7,A549,SGC-7901和H1975)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2a,2d,2e,2f,2g,2h,2k和2t均显示了良好的广谱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2t对U937、He La和DU145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2、0.5和0.7μmol/L,其作为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先导化合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4.
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卵圆孔未闭(PFO)与反常栓塞"相关性研究的资料,从定义、诊断、定量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简述了PFO,分析了它导致反常栓塞的相关机制及其相关性。通过PFO伴卒中治疗上的对比研究分析封堵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羊齿天门冬Asparagus filicinus的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 羊齿天门冬用9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1H-NMR、13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羊齿天门冬9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16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百部苷A(1)、天冬苷A(2)、小百部皂苷丙(3)、小百部苷B(4)、asparagusin A(5)、Asp-IV(6)、小百部苷C(7)、小百部苷D(8)、calonysterone(9)、5-deoxykaladasterone(10)、25-hydroxydacryhainansterone(11)、stachysterone C(12)、stachysterone B(13)、蜕皮甾酮(14)、β-蜕皮甾酮(15)、20, 22-异丙亚二氧基蜕皮甾酮(16)。结论 化合物2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首次从天门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中华疣海星Pentaceaster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重结晶、薄层制备色谱等方法对中华疣海星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纸片琼脂扩散法对结构确定的化合物进行抗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T/O)活性筛选。结果 从中华疣海星体内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1-O-十六烷酰基-3-O-β-D-吡喃半乳糖基-丙三醇(1)、1-O-十八烷酰基-3-O-β-D-吡喃半乳糖基-丙三醇(2)、3β-羟基-(22E, 24R)-麦角甾-7, 9, 22-三烯(3)、3-吲哚甲酸(4)、胆甾-5-烯- 3β-硫酸钠(5)、胆甾-7-烯-3β-硫酸钠(6)、尿嘧啶(7)、胸腺嘧啶(8)。化合物134对大肠杆菌的MIC值分别为0.5、1.0、0.5 mg/mL;化合物235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0.5、1.0、1.0、1.0 mg/mL。结论 化合物18为首次从中华疣海星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7.
刺玫果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筛选刺玫果总黄酮的最佳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从刺玫果粗提物中分离纯化得到刺玫果总黄酮,并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最佳纯化工艺为AB8大孔吸附树脂吸附,50%乙醇解吸,药材与树脂比为2:1.其总黄酮含量可达50%以上.结论 此工艺简便可行,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海燕 Asterina sp.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中压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和薄层制备等方法对海燕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 波谱分析技术和文献对照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海燕中分离得到10个含氮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胸腺嘧啶(2)、次黄嘌呤(3)、尿嘧啶核苷(4)、2′-脱氧尿嘧啶核苷(5)、鸟嘌呤核苷(6)、4-羟基-2′-脱氧嘧啶核苷(7)、3甲基-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8)、氨基苯丙酰胺(9)、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0)。结论 化合物3、5~9为首次从海燕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建立脑卒中单元模式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6年1-3月和2007年同期共381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脑卒中单元组按照脑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普通病房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5、30d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疗效。结果脑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治疗后,随时间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逐渐降低,两组在治疗后15、30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脑卒中单元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组(P=0.002)。结论在基层医院脑卒中单元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估使用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对择期下肢手术的老年人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价值。方法60例拟行择期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ASAII-IV级,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R组,n=30)和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n=30),均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正确定位后两点分别给予0.375%的罗哌卡因(R组)或左旋布比卡因(L组)。记录麻醉前、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效果(术中及术后1、3小时VAS评分)、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术中辅助用药量、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R组(P<0.05),L组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R组(P<0.05),R组术后3h疼痛评分高于L组(P<0.05)。MAP或HR在二组各时间点的总体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人下肢手术,使用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不仅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而且保持循环稳定对全身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