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2篇
  2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脊液检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脑脊液 (CSF)的改变规律 ,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 2 0例狼疮性脑病 (NPLE)和 2 0例非狼疮性脑病SLE患者CSF常规、生化、酶学、免疫学指标。结果 NPLE组的CSF细胞数、蛋白质、抗核抗体 (AN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肌酸激酶 (CK )均升高 (P均 <0 .0 5 )。结论 SLE患者CSF的改变与神经系统受累的严重程度一致 ,检查CSF对狼疮性脑病的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儿童白癜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患者构成了白癜风的一个独特亚群,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治疗反应等方面与成人患者有所不同,本文将介绍儿童白癜风的临床及治疗并与成年患者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receptor 1 VIPR1)在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表皮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法检测VIPR1 mRNA在正常表皮、进行期银屑病皮损表皮和未受累皮肤表皮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在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表皮的全层、表皮中下层可见VIPR1 mRNA表达(63.6%);在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非皮损表皮的中下层或个别细胞内可见VIPR1 mRNA的表达(54.5%);在正常皮肤表皮的基底层或少量细胞内可见VIPR1 mRNA的表达(18.2%)。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皮损表皮中VIPR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VIPR1 mRNA在银屑病发病早期阶段的表达增高可能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MS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近三年拟诊的48例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SCTV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B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V诊断与B超诊断下肢DV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V诊断下肢DVT图像清晰,检出率高,有显著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邻关节骨囊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病理证实的14例邻关节骨囊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术前均行X线摄片,其中11例行CT扫描及MPR检查,8例行MR检查。结果:影像特征表现为邻近关节面的骨内圆形、不规则形病灶,单房或多房,边缘清晰,相邻关节无明显异常。病变于X线平片及CT上表现为低密度透亮区,伴有薄环形硬化边。X线平片、CT分别发现1个、3个病灶与关节腔相通。2个病灶内CT发现有气体影。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压脂序列呈高信号,边缘伴环形低信号带。结论:邻关节骨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综合X线、CT、MR检查可提高对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膜联蛋白A1(ANXA1)和A2(ANXA2)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50例直肠癌和2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ANXA1和ANXA2染色方法为EnVisionTM二步免疫组化法.[结果]直肠腺癌ANXA1和ANXA2表达阳性率明显地高于癌旁组织(P<0.01和P<0.05),ANXA1和(或)ANXA2表达阳性的癌旁组织均呈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高分化腺癌、癌细胞未侵犯浆膜层、淋巴结未转移及Dukes分期A+B期病例ANXA1和ANXA2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腺癌,癌细胞侵犯浆膜层,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C+D期病例(P<0.05);直肠癌中ANXA1和ANXA2表达呈高度一致性(χ^2=9.43,P<0.01).[结论]ANXA1和(或)ANXA2表达水平可能是反映直肠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97.
大黄酸对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转染系膜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酸对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基因转染系膜细胞(MCGT1)功能的影响,探讨大黄酸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建立GLUT1基因转染的大鼠系膜细胞,以β-半乳糖苷酶转染细胞(MCLacZ)为对照.用2-脱氧-3H-葡萄糖(2-DG)测定细胞葡萄糖摄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3H-脯氨酸掺入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胶原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合成,采用比色法测定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转氨酶(GFAT)的活性,RT-PCR检测细胞胶原Ⅳ、FN和GFAT的表达.结果MCGT1的2-DG摄入率明显高于MCLacZ[(741±60.5)dpm*μgprot-1比(92.2±9)dpm*μgprot-1],同时表现出细胞大小、RNA/DNA和蛋白/DNA明显增加的细胞肥大表型,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MCGT1的3H-脯氨酸掺入量明显高于MCLacZ[(7.0±0.4)dpm*cell-1比(4.6±0.6)dpm*cell-1],GFAT活性明显增强(约增加1.8倍).大黄酸能够减少MCGT1的糖摄取[(560±64)dpm*μgprot-1比(741±60.5)dpm*μgprot-1),纠正MCGT1的肥大状态,并抑制MCGT1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表达,降低MCGT1的GFAT活性.结论GLUT1的过度表达会明显改变系膜细胞的功能,大黄酸能逆转GLUT1基因转染所致系膜细胞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98.
葡萄糖转运蛋白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己糖胺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己糖胺通路(HBP)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基因转染系膜细胞功能改变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建立GLUT1基因转染的大鼠系膜细胞,以β-半乳糖苷酶转染细胞(MCLacZ)为对照.用2-脱氧-3H-葡萄糖(2-DG)测定细胞葡萄糖摄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合成,采用比色法测定HBP限速酶--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转氨酶(GFAT)的活性,RT-PCR检测细胞GFAT基因的表达.结果 MCGT1的2-DG摄入率明显高于MCLacZ[(741.0±60.5)dpm/μg蛋白质 vs (92.2±9.0)dpm/μg 蛋白质,P<0.01],动力学分析发现MCGT1的Vmax是MCLacZ的3.7倍,而两者Km值无明显差别.MCGT1的GFAT活性明显高于MCLacZ[(3.25±0.25)OD365·μg蛋白质-1·30 min-1·10 vs (1.15±0.16)OD365·μg蛋白质-1·30 min-1·  相似文献   
99.
患者男,32岁,因发热40 d,全身丘疹、脓疱疹20 d于2002年3月1日入院.在连续进食猫肉10余日后出现发热,高达40.2℃,呈弛张热,20 d前颜面、四肢、躯干出现绿豆大小的丘疹、脓疱疹,无瘙痒、疼痛,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进行鉴定。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DF-β_1)对GLUT1表达和功能的影响及大黄酸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用RT-PCR、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Northern杂交和[~3H]-2脱氧葡萄糖摄入率对系膜细胞GLUT1 mRNA表达、蛋白质分布和功能进行了研究。观察不同浓度TGF-β_1在加或不加大黄酸的情况下对系膜细胞葡萄糖摄入以及GLUT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上存在功能性的GLUT1。TGF-β_1能上调系膜细胞GLUT1 mRNA的表达和增加系膜细胞葡萄糖摄入率。大黄酸对正常糖浓度培养条件下系膜细胞葡萄糖摄入无影响,但能明显抑制TGF-β_1增加系膜细胞GLUT1 mRNA表达和葡萄糖摄入的作用。结论:TGF-β_1增加人肾小球系膜细胞GLUT1 mRNA的表达和细胞葡萄糖的摄入,该作用能够明显地被大黄酸所拮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