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7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11例主动脉壁间血肿行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治疗关键是控制血压和心率。预防主动脉壁间血肿进展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护理过程中除给予优质的护理,更要警惕心包积液压榨心脏,导致心包填塞而猝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产儿脐带血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婴儿期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临床纳入200例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作为研究组,根据胎龄情况分组,胎龄≤32周的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1组,胎龄>32周的1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2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10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胎儿脐带血25-(OH)D水平。对早产儿及足月儿均进行补充维生素D治疗,不同组补充剂量不同。观察三组胎儿治疗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三组胎儿治疗前25-(OH)D水平有明显差异,治疗组高于研究2组,高于研究1组(均P<0.05)。按照不同组和维生素D3缺乏情况进行维生素D3补充治疗,治疗后发现三组胎儿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胎儿体重、身长以及头围均有差异,治疗组明显大于研究2组,大于研究1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三组胎儿体重、身长以及头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相对于足月儿来说生长发育相对较快,针对性对患儿进行维生素D补充,可有效解决早产儿生长发育过快导致的维生素D不足问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初步探讨早产儿在校正胎龄40周时的潮气呼吸肺功能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9月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机械通气组和非机械通气组各入选20例,于校正胎龄40周时分别测定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各项指标,与同期产科分娩、胎龄39~40周健康对照组(分别入选剖宫产组30例和阴道分娩组20例)生后5~7天时的潮气呼吸肺功能相比较。结果机械通气组吸气时间(TI,s)、呼气时间(TE,s)较阴道分娩组和非机械通气组明显延长[TI:(0.68±0.17)比(0.52±0.06)、(0.53±0.11),TE:(0.72±0.15)比(0.59±0.13)、(0.57±0.09),P<0.05],呼吸频率(RR,次/min)明显降低[(44.4±7.7)比(56.2±10.8)、(56.1±9.5),P<0.05)];两个早产儿组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容积(VPEF,ml)、达峰时间(TPEF,s)均低于阴道分娩组[TPEF/TE:(21.8±5.8)、(25.4±11.2)比(35.4±8.8),VPEF/VE:(24.4±2.9)、(26.8±8.1)比(33.8±7.3),VPEF:(5.5±1.2)、(6.0±1.1)比(6.7±1.2),TPEF:(0.15±0.10)、(0.14±0.04)比(0.20±0.05),P<0.05];剖宫产组平均吸气流速(MIF,ml/s)、平均呼气流速(MEF,ml/s)较阴道分娩组明显减低[MIF:(35.7±5.1)比(40.1±4.0),MEF:(31.8±6.7)比(36.4±7.0)P<0.05];各组TPEF/TE与VPEF/VE呈高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剖宫产组0.990,阴道分娩组0.992,机械通气组0.933,非机械通气组0.990,P均<0.05。结论在校正胎龄40周时,早产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接近正常同胎龄足月儿,气道发育比足月儿慢,出生早期行机械通气早产儿可能存在肺组织的代偿能力受限和呼吸中枢调节功能不协调。  相似文献   
5.
窒息新生儿血肌红蛋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月窒息新生儿出生早期血肌红蛋白(Mb)及血肌酸激酶(CK)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5月本院新生儿科出生3 h内入院的足月窒息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测定生后0~3 h Mb和CK水平,同时检测生后0~6 h第一次尿Mb,记录生后24 h内尿量,与无宫内窘迫、窒息及产伤的正常对照组(15例)及脐血对照组(25例)进行比较。结果窒息新生儿(42例)出生早期CK与Mb均高于两个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Mb:(1071.8±736.1)μg/L比(266.8±189.9)μg/L,CK:(2990.7±625.8)IU/L比(995.7±595.1)IU/L,P均<0.05];CK与Mb浓度呈正相关(重度窒息组r=0.468,轻度窒息组r=0.577,P均<0.05);正常对照组和脐血对照组CK与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血、尿Mb与生后1 m in Apgar和第1个24 h尿量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57和-0.628,P均<0.05)。结论应密切监测窒息新生儿出生后Mb和CK浓度变化,关注新生儿窒息后肌肉损伤的发生及重度窒息儿出生早期尿量变化。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甲素干预C5b-9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体外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膜攻击复合物C5b-9介导的足细胞损伤的影响,探讨雷公藤甲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机制. 方法:以纯化的C5b6及C7~C9体外组装C5b-9,建立足细胞亚溶破模型.免疫荧光染色分析C5b-9对足细胞骨架相关蛋白F-actin表达和分布的影响;在观察雷公藤甲素对C5b-9导致的足细胞损伤的治疗机制研究中,免疫荧光观察和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雷公藤甲素对C5b-9在足细胞膜上组装和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在C5b-9组装完成后加入雷公藤甲素,观察雷公藤甲素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荧光探针CM-H2DCFDA标记的细胞内ROS,MAPK信号通路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38,ERK 1/2和JNK MAPK磷酸化水平,以及MAPK信号通路选择性阻断剂SB202190,U0126和SP600125对C5b-9作用的影响. 结果:免疫荧光和LDH释放试验显示C5b-9在足细胞膜组装成功,亚溶解剂量C5b-9对足细胞膜完整性没有明显影响,但可呈时间依赖性的破坏足细胞骨架结构,表现为细胞骨架的极性消失,排列紊乱,部分足细胞F-actin的丝状结构完全消失.C5b-9可诱导足细胞内ROS的明显增加,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但C5b-9对ERK MAPK和JNK MAPK信号通路没有明显的影响.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p-38 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均能够拮抗C5b-9对足细胞的损伤,而ERK MAPK和JNK MAPK通路抑制剂U0126和sp600125对C5b-9诱导的足细胞损伤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雷公藤甲素(10ng/ml)对C5b-9复合物在足细胞膜上组装量和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当C5b-9在足细胞膜上组装完成后加入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甲素对C5b-9诱导的细胞内ROS的产生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能够有效遏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 结论:雷公藤甲素的疗效机制除了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外,还可通过抑制C5b-9激活的细胞内p-38 MAPK信号通路发挥直接的足细胞保护作用.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的上述作用可能部分参与了其对膜性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进行鉴定。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DF-β_1)对GLUT1表达和功能的影响及大黄酸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用RT-PCR、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Northern杂交和[~3H]-2脱氧葡萄糖摄入率对系膜细胞GLUT1 mRNA表达、蛋白质分布和功能进行了研究。观察不同浓度TGF-β_1在加或不加大黄酸的情况下对系膜细胞葡萄糖摄入以及GLUT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人类肾小球系膜细胞上存在功能性的GLUT1。TGF-β_1能上调系膜细胞GLUT1 mRNA的表达和增加系膜细胞葡萄糖摄入率。大黄酸对正常糖浓度培养条件下系膜细胞葡萄糖摄入无影响,但能明显抑制TGF-β_1增加系膜细胞GLUT1 mRNA表达和葡萄糖摄入的作用。结论:TGF-β_1增加人肾小球系膜细胞GLUT1 mRNA的表达和细胞葡萄糖的摄入,该作用能够明显地被大黄酸所拮抗。  相似文献   
8.
磺脲类药物 (sulfonylurea ,SU)在临床上广泛用于 2型糖尿病的治疗 ,尽管磺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目前认为主要通过刺激胰腺 β细胞分泌胰岛素 ,提高糖尿病患者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发挥其疗效 ,但磺脲类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还有很多尚需阐明的环节。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受体测定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胰腺 β细胞和多种胰外组织细胞上 ,发现了磺脲类药物高亲和力的结合位点 ,将其命名为磺脲类药物受体 (sul fonylureareceptorSUR) ,从而为阐明磺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找到了新的切…  相似文献   
9.
载脂蛋白E及其基因变异在脂蛋白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及其遗传变异在中国人脂蛋白肾病(LPG)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研究所收治的5例肾活检病理明确诊断的LPG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apoE水平,PCR-RFLP法研究apoE基因的遗传变异,结果:5例患者均以浮肿,尿检异常起病,肾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的和肾脏体积增大;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增高,而总胆固醇正常或轻度增高,apoB,apoE水平也明显增高,而apoA-1正常;血清蛋白电泳显示α2,β-球蛋白增高,ApoE基因型分别为ε2/3,ε3/3,ε3/4, 另两患者为母子,RFLP图谱中均显示相同的异常条带,与apoE Tokyo型变异条带相似,结论:中国人LPG患者血清apoE水平明显升高,LPG患者存在apoE基因变异及基因型与表型不符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葡萄糖转运蛋白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己糖胺通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己糖胺通路(HBP)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基因转染系膜细胞功能改变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建立GLUT1基因转染的大鼠系膜细胞,以β-半乳糖苷酶转染细胞(MCLacZ)为对照.用2-脱氧-3H-葡萄糖(2-DG)测定细胞葡萄糖摄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合成,采用比色法测定HBP限速酶--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转氨酶(GFAT)的活性,RT-PCR检测细胞GFAT基因的表达.结果 MCGT1的2-DG摄入率明显高于MCLacZ[(741.0±60.5)dpm/μg蛋白质 vs (92.2±9.0)dpm/μg 蛋白质,P<0.01],动力学分析发现MCGT1的Vmax是MCLacZ的3.7倍,而两者Km值无明显差别.MCGT1的GFAT活性明显高于MCLacZ[(3.25±0.25)OD365·μg蛋白质-1·30 min-1·10 vs (1.15±0.16)OD365·μg蛋白质-1·30 mi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