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25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10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499篇
预防医学   18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77篇
  4篇
中国医学   224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要预防和治疗痔疮,除采取医疗措施外,靠健康教育来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健康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入院阶段的健康教育入院教育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起始点,也是护患沟通的切入点,因此护士要以端庄的仪表、和蔼的语言、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打下基础。患者入院之初,护士可通过常规检查操作和询问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情,如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本次发病情况、诱因、生活习惯等,搜集相关资料作出初步评估,同时护士应详细向患者介绍医院…  相似文献   
92.
目的讨探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特点,以有效控制惊厥的发作,早期干预减少后遗症。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的176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多见,发病时间多在生后3 d内;其次为低血钙和低血糖,发病时间多在生后1周;而感染多发生于1周后。结论早期发生惊厥者主要与围产期窒息有关,本组缺氧缺血性脑病占首位,其次是颅内出血,常在出生12~24 h发病,出生1周后发病者应考虑感染和电解质紊乱。因此强调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技术,建立高危新生儿监护的重要性,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发病率、病死率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93.
田泽芳  刘晓燕 《四川医学》2007,28(4):432-433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S)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5例F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发年龄、体温、持续时间、24h内惊厥次数、家族史、围产期情况。结果复发37例(44%),复发的相关因素有首发年龄<2岁,初发体温<39℃,首发24h内惊厥≥2次,持续时间>10min,有热惊厥和癫痫家庭史及首发为复杂型者易于复发。结论首发FS年龄越小,体温越低,惊厥持续时间越长、首发24h反复发作>2次、首发为复杂型、有热惊及癫痫家族史者日后越易复发。  相似文献   
94.
目的;获得JEV E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在E.coli中高效表达.方法:参照GeneBank中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SA14-14株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法扩增E基因全长,克隆至PUCm-T载体,经测序证实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化入BL21(DE3),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扩增出了JEV E蛋白基因全长1500bp,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JEV E,SDS-PAGE分析显示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35%.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JEV E蛋白,为ELISA早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E蛋白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中专卫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剧增,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必备的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已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计算机应用的日新月异,对中专卫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也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作为21世纪的中专生,应掌握这一技能并不断进行调整,成为满足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但目前中专卫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些问题.教师应改进计算机基础教学,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观察性腺轴褪黑素受体的季节性变化,从而深入揭示“肾应冬”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放射性配基饱和法,检测雄性SD大鼠性腺轴褪黑素受体的最大结合量(Bm ax)和解离常数(Kd值)的冬夏变化。结果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下丘脑(P<0.05)和垂体(P<0.05)Bm ax值均表现为冬高夏低。下丘脑(P<0.05)和垂体(P<0.01)Kd值均表现为冬高夏低。摘除松果腺后,冬季手术组下丘脑(P<0.01)、垂体(P<0.01)Bm ax值都明显高于正常组,夏季手术组下丘脑(P<0.01)Bm ax值明显高于正常组。冬、夏手术组下丘脑(P<0.01)、垂体(P<0.01)Kd值都明显高于相应的正常组。而睾丸的褪黑素受体的Bm ax值和Kd值因含量极少而无法测出。结论“肾应冬”调控机制与性腺轴褪黑素受体的季节性变化有关,松果腺在此过程中起了重要的高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的婴儿痉挛(IS)患儿进行追踪随访,了解其预后并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1)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住院的53例ACTH治疗的IS患儿的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2)ACTH治疗方法:采用ACTH静滴,25~40IU/d,共4周。结果(1)对53例ACTH治疗患儿随访6个月至10年,ACTH治疗发作完全缓解的31例,随访2年以上,共有16例复发,复发率为51·6%,其中于停用ACTH后2~3个月复发者占50·0%(8/16),复发形式以肌阵挛发作、痉挛发作、部分运动性发作为主;(2)临床发作预后与开始用ACTH治疗时的病程、ACTH的近期疗效有关(病程≤2个月者、ACTH近期疗效好的临床发作预后好),与发病年龄、病因无关;(3)智力预后与ACTH开始治疗时的病程、病因、发作预后有关(病程≤2个月者、隐原性者、发作完全缓解者智力预后好),与发病年龄、ACTH近期疗效无关。结论(1)IS患儿临床发作预后与开始用ACTH治疗时的病程、ACTH的近期疗效有关。(2)智力预后与ACTH开始治疗时的病程、病因、发作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8.
为提高濮阳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监督,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于2003年对市内14所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工作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制备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聚乳酸纳米毫微粒并观察其表征及体外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5Fu聚乳酸纳米毫微粒,观察毫微粒的大小、表面形态和结构,毫微粒载药率和体外药物释放曲线。取传3代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对比试验,设5Fu纳米毫微粒、5Fu原药、空载纳米毫微粒组、空白对照组。设0.5~62.5mg·L-14个剂量组,作用24h、72h、120h、168h后光镜下观察细胞性状,MTT法检测抑制作用。结果(1)制备的5Fu纳米毫微粒平均粒径(191.000±0.202)nm;载药率为8.1%;首日药物突释率为38.3%,缓释时间20d;(2)5Fu纳米毫微粒和5Fu原药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随时间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空载聚乳酸纳米毫微粒对细胞无抑制作用;(3)作用初期各剂量组5Fu纳米毫微粒的抑制作用低于或等于原药,随时间延长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超过原药,差异有显著性。结论5Fu聚乳酸纳米毫微粒性状稳定,可长期释放药物,有效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生,随时间延长作用明显高于原药,可以作为靶向缓释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00.
循证医学对四诊客观化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诊客观化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探讨四诊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四诊客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提出实现四诊客观化的对策。四诊合参,真实准确全面的记录病史资料;四诊重在分级,逐步实现量化;开展大规模四诊与客观检查结果相关性的研究;采用大样本,遵守随机、对照、双盲和重复的原则,逐步实现四诊客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