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培养高纯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方法 取雄性6~8周龄SPF级S-D大鼠,采用改良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细胞整体融合度达70%~80%时传代.观察细胞形态、贴壁性能,在P2代时以流式细胞仪鉴定检测细胞表型. 结果 P1后镜下无圆形细胞,细胞形态逐渐趋于完全一致.细胞均表现典型之贴壁特性;首次达到80%融合度时间为9~11d,P1至P2为7~8d,P2至P3为5~6d.至P3时后,每只大鼠约可得MSCs 3~5×106个细胞.细胞表型CD29阳性率为99.6%,CD90阳性率为94.9%,CD44阳性率为68.1%; CD34阴性率为98.6%,CD45阴性率为99.9%. 结论 应用改良贴壁法较为简单、易行,不需要离心等操作,基本排除了非目标细胞的污染,降低对细胞的损害,生物学特性完整,获得纯度较高的MSCs.  相似文献   
32.
杨鹏  刘振湘  张冲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10):1368-137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体外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以及对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明确吉西他滨对膀胱癌细胞有无明显抑制效应,是否适用于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灌注化疗.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用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检测不同浓度吉西他滨对肿瘤胞生长抑制的影响,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段肿瘤细胞形态学变化.收集我院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4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新鲜肿瘤标本,应用ATP-TCA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对的吉西他滨的敏感率.结果:T24膀胱癌细胞株对吉西他滨表现为耐药;吉西他滨作用T24膀胱癌细胞株一定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细胞凋亡或坏死;ATP-TCA法检测40例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率为90%.结论:吉西他滨体外对膀胱癌T24细胞株无生长抑制作用,对40例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耐药率为90%,初步说明该药不适合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33.
吕蔡  黄义  刘振湘  李东辉  白志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298-4299,4303
[目的]分析复杂性肾结石化学成分构成特点,为预防结石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6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5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石,收集术中结石标本,行结石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结果]75例中含钙结石72例(96%),62例(82.7%)为混合成分,其中草酸钙+磷酸钙+尿酸胺12例(16.7%),草酸钙+磷酸钙38例(52.8%),草酸钙+尿酸9例(12.5%),磷酸钙+磷酸镁铵3例(4.2%);纯草酸钙结石10例(13.9%)。分析各结石成分构成,草酸钙最多(92%),其次为磷酸钙(70.7%),尿酸(29.3%),磷酸镁铵(6.67%)。[结论]复杂性肾结石绝大部分为混合成分。结石形成可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siRNA靶向沉默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基因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siRNA敲低T24细胞Trk B基因表达,通过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吖啶橙(AO)/溴乙锭(EB)双染色法、划痕试验、Transwell试验评价靶向沉默Trk B基因后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及转移侵袭能力,并以Western印迹检测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转导通路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T-siRNA组相比,siRNA靶向沉默膀胱癌T24细胞Trk B基因后,其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抗失巢凋亡能力、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及EMT的相关蛋白中,E-钙黏蛋白(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而p-Akt、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扭曲蛋白(Twist)、Snail、Slug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iRNA靶向沉默Trk B基因可通过降低膀胱癌T24细胞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进而抑制EMT,从而降低肿瘤细胞增殖及转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膀胱出口梗阻(BOO)后逼尿肌中结蛋白、波形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的改变。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OO组(16例)和对照组(5例)膀胱上壁组织中结蛋白、波形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及TGF-β1 mRNA表达。结果 BOO组与对照组膀胱重量分别为(92.15±34.89)g和(56.08±20.35)g,(P0.05);前列腺内外径比值分别为(0.57±0.16)和(0.18±0.06),(P0.05);对照组结蛋白、波形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2.4±2.1)×106、(2.2±0.9)×106(、0.60±0.56)×106、(2.63±1.36)×106和(0.18±0.13)×106拷贝数/μg总RNA;与对照组相比,BOO组结蛋白、波形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量均有显著增加,分别为(25.0±31.0)×106、(20.0±25.0)×106(、6.59±5.62)×106(、40.32±59.67)×106和(3.60±7.30)×106拷贝数/μg总RNA(P值均0.01)。结论膀胱逼尿肌中结蛋白、波形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的表达与逼尿肌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3D打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修复重建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该技术创建实物模型与提供手术相关详细解剖信息的优势,为广大外科医师开始手术带来安全与方便,本文将总结国内外该技术在泌尿外科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腹腔镜切除先天性盆腔异位肾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期对 1例先天性盆腔异位肾患者施行了腹腔镜切除术 ,报告如下。患者 ,女 ,2 0岁 ,未婚。因右下腹阵发性胀痛伴包块 4年于 2 0 0 1年 10月 15日入院。曾按“阑尾炎”保守治疗 ,多次应用抗生素无效 ;月经史无异常。体检 :右下腹可扪及一约 6 .0cm× 5 .0cm×2 .0cm包块 ,实质性 ,光滑 ,质中 ,伴压痛。尿常规RBC 10~ 15 /LP。B超右下腹盆腔内见亚铃状肾影回声 ,约 10 .5cm× 4 .0cm ,集合系统回声低 ,肾盏呈液性暗区 ;左肾位置形态正常。IVU示右肾位于右骶髂关节面中下 1/ 3处 ,较左肾小 ,旋转不全 ,上下盏饱满呈积水状 ,无肾盂显影…  相似文献   
38.
体外震波碎石(ESWL)能成功地治疗上尿路各种成分的结石。为了评价ESWL中影响病人接触X线的因素,作者回顾性研究了从1984年5月—1985年6月一年用Dornier HM_3型碎石机行ESWL的298例病人。平均年龄48.2岁,结石大小19.3mm,每个病人透视时间160.6秒,拍片26张,平均体重75公斤,每个病人接触的幅射量为17.8rad。作者发现:随结石大小、体重增加,皮肤接触的放射量也增加。输尿管结石病人接触的幅射量  相似文献   
39.
报告5例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回结肠膀胱术者,并进行了随访,证实该术式控尿功能可靠,生存质量较高。认为对该术式而言,不采用回肠补片及不作末端回肠──盲肠套迭,可节约肠管,简化手术。通过膀胱尿道测压,证实肠代膀胱的压力低于回肠输出段。  相似文献   
40.
碘伏液预防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方法常规进行肠道准备及敏感抗生素应用后,对照组常规进行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试验组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3~5 min经肛门注入0.2%~0.5%碘伏液。结果试验组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4.41,P<0.05)。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经肛门注入碘伏液可明显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