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2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7篇
  3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蔡荣辉  刘康 《山东医药》2009,49(33):86-87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损伤之一,且损伤后很难自愈。2000-2007年,本院在关节镜下采用两种不同半月板缝合法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186例。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文186例患者,男108例、女78例,年龄15—58岁、平均32岁。  相似文献   
82.
小檗碱又名黄连素.是从黄连等植物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发现。小檗碱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现综合国内外对小檗碱的研究,对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急诊动脉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动脉出血疾病患者资料。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给予相应介入治疗。结果60例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患者全部止血成功,经3~5d连续观察,其中3例肺咯血患者复发,经过第2次栓塞治疗后止血成功。结论急诊介入治疗能准确及时地发现出血部位,止血效果明显,是诊断和治疗动脉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4.
陈竹  刘康  冯刚  白亦光  杨泽龙 《西部医学》2013,25(8):1124-1127
目的探讨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与纳米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的技术制备出的三维多孔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纤维环的可行性。方法将PLGA与HA溶解于丙酮中,配制20%(w/v)的溶液,磁力搅拌均匀后,进行静电纺丝,制备三维多孔支架。支架通过扫描电镜和磷酸盐缓冲液降解(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的方式,观察支架的形貌和降解性能;利用CCK-8和伊红染色的方法观察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支架具有良好的纤维形貌,直径均匀,扫描电镜下可见HA结晶。支架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降解速度较快,8周时支架失重可达40%,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性能。细胞毒性试验和伊红染色均表明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较好,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PLGA与HA共混制备的纳米纤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生物相容性,因此该支架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纤维环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经共培养诱导为软骨表型细胞的可行性,为软骨组织工程种子来源提供的新途径。方法:分离培养日本大耳白兔的脂肪干细胞及肋软骨细胞,将脂肪干细胞与软骨细胞分层共培养及脂肪干细胞单独培养于6孔板中2周。通过safranin-O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化学染色对诱导后细胞表型进行鉴定,RT-PCR检测诱导后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诱导2周后的脂肪干细safranin-O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化学染色呈阳性,Ⅱ型胶原基因表达接近于正常软骨细胞。结论:脂肪干细胞经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后,可以诱导为软骨表型细胞。  相似文献   
86.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可行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通过全骨髓贴壁分离法体外分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其增殖和生长特性,绘制生长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采用番红快绿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结果:经全骨髓贴壁法得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性状稳定,为纺锤状,呈克隆样生长;成软骨诱导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现出软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征。结论:采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操作简便,是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理想方案,在适当的条件下BMSCs能多向分化。  相似文献   
8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问世十余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但术后金属钛夹长期留在体内对机体的影响及所产生的并发症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许多医院选择用丝线代替钛夹。为比较钛夹、丝线对组织创伤修复的影响,本组选择60例行LC的患者,探讨两种方式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制备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s)滋养层,用于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的体外培养。方法取13.5~15.5天胎龄的胎鼠,采用组织消化法分离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对MEFs的生长形态、生长曲线进行观察。采用10μg/ml丝裂霉素C预处理P2~P3代MEFs 2~3h制备出细胞滋养层,在该滋养层上进行iPSCs培养,观察iPSCs的集落生成情况,并行碱性磷酸酶细胞染色。结果 MEFs经丝裂霉素C预处理后细胞既不增殖,也不会死亡,仍保持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的能力。iPSCs在MEFs滋养层上生长良好,类似于胚胎干细胞一样能形成"鸟巢"状集落,并可维持iPSCs正常形态,抑制其分化而不影响活力,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结论利用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滋养层方法制备的细胞滋养层,能有效支持iPSCs的生长,为进一步开展iPSCs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9.
90.
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脑电图与临床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可造成多个脏器损害 ,其中也包括脑的损伤。脑电图 (EEG)检查是一种敏感的脑功能诊断指标。为了观察此病对脑功能的影响 ,本文对 1996年 5月至 2 0 0 3年 3月住院的 5 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EEG检查结果及与临床关系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文分析临床诊断明确的过敏性紫癜患儿 5 8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31例 ;年龄 2~ 12岁 ,其中以 6~ 7岁最多 ,为 19例 (占总数的 33.3%)。临床诊断标准按吴梓梁的方法[1 ] ,全部病例除均有典型皮疹外 ,常伴有消化道、关节、肾脏及中枢神经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