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篇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 HBeAg阴性CHB患者为试验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CD4+、CD8+ T 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并在抗病毒治疗24周后,再次检测CD4+、CD8+ T淋巴细胞、HBV-DNA的表达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并与同期门诊正常体检健康者35例(对照组)检测结果作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CD4+ 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降低,而CD8+则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4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HBV-DNA等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改善,同时CD4+ T淋巴细胞表达较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在 HBeAg阴性C HB患者发病及转归中起重要作用,抗病毒治疗能够提高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增强患者的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62.
NUT癌是以染色体15q14上睾丸核蛋白(nuclear protein in testis, NUTM1)重排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目前尚不明确,其预后极差。因其好发部位主要集中在躯体中线位置,如眼眶、鼻腔、上颚、纵隔等,故又称为中线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收治了1例肺NUT癌患者,为70岁老年男性,初诊为体检发现左肺门占位,术后病理提示低分化癌,经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证实为NUT癌,术后经化疗、抗血管治疗、放疗等综合治疗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期。本文结合文献回顾报告了肺NUT癌这一少见实体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泪囊炎复发的原因及再次手术治愈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两年间我院收治的复发性泪囊炎15例行再次手术治疗,随访半年。结果 治愈14例,占93.33%,好转1例,占6.67%。随访半年,未再复发。结论 造骨孔小及位置错误、泪囊未完全切开、鼻腔与泪囊黏膜瓣吻合不牢固、吻合腔肉芽组织增生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泪囊炎复发的主要原因。该类患者可以通过再次鼻腔泪囊吻合术重建泪道,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4.
鼻中隔偏曲是造成招飞体检学员耳鼻喉科淘汰的重要原因,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学生因单纯鼻中隔偏曲而无法实现飞天梦想。鉴于鼻中隔偏曲可行手术矫正而治愈,我们对参加空军2Q09年招飞的西北地区单纯因鼻中隔偏曲而淘汰的部分学员在自愿的基础上施行了鼻中隔矫正手术,以期在不降低体检标准的情况下提高合格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刘小琴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2):140-14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5月~2010年4月住院的60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常规宣教和治疗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血糖控制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66.
本实验室已研究证实,在细胞水平孤啡肽(OFQ)单独用药可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本研究目的是探索OFQ联合阿霉素(ADM)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及其与MDR1 mRNA/P-gp表达的相关性。MTT法检测OFQ和ADM单药及两者联合后对K562/ADM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DR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g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OFQ(0.1μmol/L)联合ADM(15 mg/L)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与ADM组比较,48 h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P<0.01);OFQ联合ADM作用于细胞后MDR1 mRNA/P-g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DM单独用药组(P<0.01),且MDR1 mRNA(r=0.91)及P-gp(r=0.98)表达水平在48 h内呈时间依赖性。结论:OFQ联合ADM可时间依赖性的逆转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性,48 h为最佳逆转时间,逆转机制与下调MDR1 mRNA和P-gp的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67.
自拟柔肝消脂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自拟柔肝消脂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ASH患者172例,按患者意愿分为西药组50例、中药组56例和中西药联合组66例。西药组口服护肝降酶和降血脂西药,中药组口服自拟柔肝消脂煎,中西药联合组联合服用西药组和中药组药物。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中西药联合组66例,治愈5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治愈率75.8%,总有效率93.9%;中药组56例,治愈3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治愈率67.9%,总有效率94.6%;西药组50例,治愈26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治愈率52.0%,总有效率86.0%。中药组、中西药联合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1);中西药联合组治愈率高于中药组(P<0.05);中西药联合组与中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中药组、中西药联合组ALT、AST、GGT水平低于西药组( P<0.05或 P<0.01);治疗后中西药联合组与中药组ALT、AST、G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清TG、TC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中药组、中西药联合组TG、TC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或P<0.01),中西药联合组和中药组TC、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检查变化比较,中药组、中西药联合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P<0.01)。治疗过程中,西药组部分患者因服用降脂药短期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中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柔肝消脂煎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自拟柔肝消脂煎与西药联合运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能提高临床治愈率,且能降低降脂西药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高校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相关知识及个人能力培养需求的情况和差异性,为教学管理理念及临床教学方法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针对不同学历护生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能力培养、知识需求等.结果 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相关知识需求很高,且不同学历实习护生的知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个人能力培养需求方面,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教学、科研、护理管理、学习等能力培养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相关知识及个人能力培养需求不同,教学管理者要针对不同学历护生的需求差异,制订切实的教学计划与措施,满足其不同需求.从而提高高校护生的临床相关知识水平及个人能力,有利于护生稳定的职业态度及价值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69.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是以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非肿瘤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的总称,现又称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病[1]。目前已有200多种疾病囊括在ILD之下,其中不少疾病为少见病、罕见病。对临床医师而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配偶在陪伴照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真实心理感受。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7例恶性肿瘤患者配偶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恶性肿瘤患者配偶的心理体验主要有三方面,确诊初期有否认、焦虑、不知所措;中期表现适应、接受并有巨大压力;晚期有悲伤、不确定感和丧失感。结论在护理恶性肿瘤患者的同时,需关注其配偶的心身健康,提供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