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7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18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43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314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1054篇
内科学   400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90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1727篇
预防医学   702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729篇
  11篇
中国医学   698篇
肿瘤学   11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73篇
  2012年   448篇
  2011年   456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精-甘-天冬-丝氨酸(RGDS) 4肽对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HSCs培养技术, 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HSCs增殖;膜联蛋白(Annexin-V)/碘化丙啶(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TUNEL、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等方法测定HSCs凋亡;采用甲苯胺兰染色方法测定细胞粘附率;应用流式细胞方法测定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①25 mg·L-1、50mg·L-1、100mg·L-1浓度RGDS 4肽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HSCs增殖, P<0.01。②RGDS 4肽对HSCs凋亡的诱导作用亦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 P<0.01。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 RGDS 4肽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征象。③RGDS 4肽作用于HSCs 2 h, 25 mg·L-1、50mg·L-1、100mg·L-1组粘附抑制率分别是8.82%、29.41%、45.59%, 而RGES 4肽组的粘附抑制率仅为4.41%, P<0.01。④RGDS 4肽处理组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FN、RGES 4肽组。结论: RGDS 4肽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HSCs增殖并诱导其凋亡。RGDS 4肽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效应, 依赖于caspase-3, 也与其抗粘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晚期结肠癌病人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淋巴细胞进入肠系膜淋巴结的影响。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晚期结肠癌病人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的超微结构。结果:晚期结肠癌病人的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管壁内皮细胞的细胞核出现大量齿状切迹,细胞膜出现大量脂状突起。质膜小泡,AWeibel-Palade小体,高尔基复合体减少,线粒体多出现肿胀,扩张,部分基膜不完整。高内皮微静脉管壁内少见淋巴细胞穿越。结论:晚期结肠癌病人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的超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导致淋巴细胞进入肠系膜淋巴结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73.
目的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精液分析(CASA)研究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精了各项参数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228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进行UU检测,同时采用CASA分析其精子的动态参数.结果UU感染对精液的密度无影响,而对精子的活率、精子活率、A、B、C、D级精子的百分率和密度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代表精子运动的参数VCL、VSL、VAP、BCR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LH、WOB、LIN、ST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可明显降低精子活率、精子活力、精子运动速度等,并改变精子运动方式,是造成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检验中文版感知社会支持量表(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MSPSS)在老年癌症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中文版感知社会支持量表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520份,中文版感知社会支持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7;探索性因子中共提取出公因子3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5%;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GFI、CFI、IFI指标范围在0.855~0.921之间。结论 中文版社会支持量表在老年癌症患者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该人群感知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评价螺旋CT增强薄层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 7例周围型肺癌 ,对结节进行薄层扫描 ,然后以 3 5ml/s肘静脉注射碘对比剂 10 0ml后 40s、2min、5min、8min于相同几个中心层面进行增强扫描。分析结节的强化类型 ,描绘结节的时间 -密度曲线 ,计算结节的最大增强CT值。结果 :根据病灶的强化特点 ,我们将周围型肺癌强化类型分为二型 ,即均匀强化型和不均匀强化型。本组 2 7例肺癌 ,其中 17例 (6 3 % )在注射对比剂后 2min达到高峰 ,另外 10例 (37% )在注射对比剂后 5min达到峰值。本组病例中肺癌最大强化CT值 2 2~ 5 5HU(2 5 / 2 7) ,平均为 (4 1 8± 14 5 )HU。结论 :螺旋CT增强薄层扫描能准确判断病灶增强程度及方式 ,对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76.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本院收治了 15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ARF)的患者 ,在常规抢救的同时进行了机械通气治疗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 ,其中男 5例 ,女 10例 ,年龄 15~5 9岁 ,平均 30 6岁 ,均为口服中毒 ,其中甲胺磷 11例 ,乐果4例。服药至就诊时间 0 .5~ 1h 10例 ,1~ 2h 4例 ,3h以上1例。服药量 30~ 30 0ml,发生ARF时间均在 2 4h以内。入院时处于深昏迷者 4例 ,浅昏迷 5例 ,意识模糊者 6例。机械通气时间 1~ 18天 ,平均 6 3天。方法 经口 (…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肝素的抗凝作用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6例儿童肾病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使用肝素组为治疗组,未使用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其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治疗后则有差异(t=1.56,P《0.05);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t=11.47和t=5.786,P《0.001).结论使用肝素的抗凝作用治疗儿童肾病综合症,可以加强疗效,减轻肾脏的炎性反应,缓解肾小球硬化过程,防止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X线照射对小鼠月国窝淋巴结淋巴滤泡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三维重塑技术 ,观察小鼠全身X线照射后月国窝淋巴滤泡的变化。结果 小鼠全身X线照射后月国窝淋巴结重量迅速减小 ,淋巴细胞数量下降 ,淋巴滤泡被破坏。结论 X线照射可破坏淋巴滤泡 ,并经过一定时期可以重新聚集 ;再构筑的淋巴滤泡不是新产生的而是受损淋巴滤泡再生形成的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百合地黄汤对抑郁症大鼠血清及粪便代谢组学的影响,筛选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方法:60只大鼠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应激组(50只),采用孤养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刺激制备大鼠抑郁症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百合地黄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给予百合地黄汤后,采用糖水偏好试验和旷场试验进行药效学评价;收集大鼠粪便和血清,应用LC-MS方法对大鼠血清和粪便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OPLS-DA)和主成分分析(PCA),并联合t-test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IP)筛选差异代谢物,应用KEGG数据库以及Metaboanalyst 5.0软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度和自主活动明显减少,给予百合地黄汤后,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明显减少,抑郁大鼠的糖水偏爱度和在旷场中的自主活动明显增加。在代谢组学分析中,血清中共筛选出苯丙氨酰苯丙氨酸、5,6-二氢尿苷、L-谷氨酰胺等13个差异代谢物和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及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10条代谢通路,粪便中共筛选...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对小学生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影响,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依据。  方法  依托广州市中小学生常规体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所小学3 361名学生,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分娩方式、出生体重与学生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关系。应用相乘交互项和Delta法探讨交互作用。  结果  广州市小学生的超重肥胖率为21.33%,腹型肥胖率为12.08%。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与顺产的学生相比,经剖宫产者的超重肥胖风险增加了44%(OR=1.44,95%CI=1.16~1.80);高出生体重的学生超重肥胖风险较正常体重者增加62%(OR=1.62,95%CI=1.09~2.42)。调整多因素后,未观察到出生体重和出生方式与学生腹型肥胖之间的关联性(P值均>0.05)。经剖宫产出生与父母肥胖对学生的超重肥胖(RERI=0.33,95%CI=0.02~0.65)和腹型肥胖(RERI=0.39,95%CI=0.12~0.65)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结论  剖宫产及高出生体重与小学生超重肥胖风险增高有关联。剖宫产出生方式与父母肥胖可能协同促进儿童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