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82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414篇
预防医学   16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28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于药物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病人,伽玛刀治疗具有安全无创、有效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作为原发性TN首次及重复治疗方法。伽玛刀治疗选择的照射靶点、照射剂量及剂量率变化均可对疗效产生影响。此外,伽玛刀治疗的最佳时间、并发症、治疗优势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分析武汉地区34家医院质子泵抑制药(PPI)的用药数据,了解武汉地区该类药物的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武汉地区医院2011~2013年PPI的销售金额、用量、用药频度及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PI的使用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金额排前3位的均为注射剂,分别是注射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口服制剂中销售金额最高的是埃索美拉唑片。排序比最高的是奥美拉唑胶囊和泮托拉唑胶囊,表明该药物的用药频度较高而日均治疗费用相对较低。第一代PPI虽已使用多年,但疗效较好、价格较为低廉,临床使用经验丰富,在市场上一直占有显著优势。第二代PPI上市时间短,品规数远低于第一代,总体销售情况不如第一代,但埃索美拉唑和雷贝拉唑的片剂销售金额在口服PPI中排名前两位,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市场竞争力。结论:PPI市场需求潜力大,第一代PPI总体市场优势较第二代显著。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 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霉酚酸酯(MMF)组、每组30只.获取三组小鼠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h/48h/72h/7d的肾脏标本,通过TUNEL法分别进行计算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 观察各组大鼠术24h/48h/72h/7d时的Cr,BUN 水平及肾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酐值水平均高于 对照组(P?0.05),与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R+MMF组各时间点HIF-1α蛋白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霉酚酸酯 可诱导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HIF-1a的蛋白表达量的增加,这可能是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重构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给予大鼠L-NAME(50 mg*kg-1*d-1,L组)造成NO缺乏性高血压模型,并在该模型上同时给予西立伐他汀(0.1 mg.kg-1*d-1,L+C组)或辛伐他汀(辛伐他汀5 mg*kg-1*d-1,L+S组)干预.8周后,测定主动脉管壁面积/管腔面积(W/L)、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蛋白表达和活性、脂质过氧化(MDA)水平和血清一氧化氮代谢物(NOx)水平. 结果对比正常对照组(C组),L-NAME喂养大鼠出现血压持续升高和主动脉明显重构,主动脉壁eNOS,iNOS蛋白表达及MDA水平显著增高,NOS活性低下,血清NOx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然而未对血脂造成明显影响(P=NS);西立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未降压和降脂的情况下,显著减轻主动脉重构,降低W/L(P均<0.01);显著抑制高血压大鼠主动脉eNOS(P分别<0.05,0.01)和iNOS过高表达(P均<0.01);同时降低组织MDA含量,提高主动脉NOS活性(P均<0.01),但未明显提高血清NOx水平(P=NS).结论他汀在未降脂和降压的情况下,减轻NO缺乏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重构,这可能与其改善NO利用度和减轻氧化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45.
扈丽萍  刘东  张美霞 《山东医药》2006,46(33):32-32
髓母细胞瘤绝大多数见于儿童,发病高峰在10岁之前。肿瘤多发于小脑蚓部,由于肿瘤生长速度快,常在短期内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及小脑和脑干功能受损症状。若能早期手术并术后精心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21例儿童髓母细胞瘤。现总结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6.
47.
2021年3-4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汉江河流域城固河段放牧的黄牛,发生多例"肚胀"病,前后有3头牛死亡.为了查明引起牛"肚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及其它诱因,总结推广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该类病的再次发生,我们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饲草分析、试验检测和对症治疗等方法,对引发放牧牛"肚胀"的饲养、管理及其它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最终诊断该起"肚胀"病为牛瘤胃臌气,引起牛瘤胃臌气的主要因素是牛过食豆科野生野豌豆(方言称老豆),其它诱因有采食过量禾本科嫩青草、少量毒芹菜以及运动不足等.通过瘤胃穿刺放气、消沫止胀、缓解呼吸困难及促进消化功能等紧急外科手术和药物对症治疗,以及采取合理放牧、加强牛运动等辅助治疗措施,很快控制住了病情.对该区域其它放牧牛推广类似药物预防、驱赶放牧等综合措施后,有效控制了瘤胃臌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 U -100激光碎石治疗婴幼儿输尿管结石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57例64侧婴幼儿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18例,年龄6~36个月,平均(11±6)个月,婴儿24例,幼儿33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2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5例,输尿管结石并肾结石7例,双侧输尿管结石9例,结石直径9~24 mm,平均(14±1.9) mm。结果Ⅰ期输尿管镜成功碎石41例46侧,12例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引流Ⅱ期手术,双侧置管4例,单侧置管8例,4例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46±8)min,平均住院时间(9.2±1.6) d,1例术中出现输尿管上段穿孔,5例(8.7%)术后发热(≥38.5℃)。术后留置双 J管4周,拔管前复查泌尿系B超或KUB,一期结石清除率84.2%(48/57)。57例随访3~26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输尿管狭窄、结石复发。结论对于输尿管镜技术成熟的医院,选择合适的输尿管镜,联合 U -100激光碎石处理婴幼儿输尿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好。  相似文献   
50.
患者,男,47岁,因四肢多发性红色丘疹、斑疹、溃疡并水肿形成5个月余,加重2周余,于2014年3月4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四肢、躯干部出现散在分布的类圆形红斑、丘疹伴四肢水肿,部分丘疹表面出现坏死,形成大小不等的溃疡,伴疼痛,无明显瘙痒不适,曾在当地医院就治,排除结核及艾滋病,皮损病理检查提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给予抗感染、定期清理溃疡面、对症处理,症状缓解不明显。入院前2周,四肢水肿加重,皮损出现渗出增多,伴低热,遂来我院就治。患者既往于2006年7月因终末期肾病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长期服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等抗排斥治疗,血肌酐波动于100~130μmol/L,Hb 为106~110 g/L 左右。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外伤史;无结核、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史;无麻风病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较差,慢性病容,面色苍白,神志清楚,精神差,胸背部、四肢皮肤可见散在红色丘疹、斑疹,以双下肢为明显,双下肢的胫前、胫后,后踝部有多处溃疡面,溃疡边缘色苍白,溃疡底部平整,有的溃疡底边缘沿皮下潜行,长达5 cm,底部有暗红色组织,沿皮下隧道处轻轻有力挤压,有大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右膝下胫前处溃疡皮下隧道与膝关节相通,右膝关节肿胀压痛明显。皮肤冷热觉及触觉未见明显异常,浅表神经未触及粗大,局部浅表淋巴结无明显增大,皮肤感觉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