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内外研究证实氧自由基释放在围产新生儿窒息致多脏器损害的发病机理中占主导地位,为了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在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我科在1995年12月至1997年1月间作了对照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一、对象:凡入选观察患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1分钟阿氏评分≤7分,生后72小时以内。②无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③心电图示心律不齐或心动过缓(≤100次/分)。④血清CPK-MB高于正常值(参考值:<20IU/L)。二、方法: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46例,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支持、对症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分析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寻找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新用途,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6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以PS替代治疗者(30例)为观察组,未行PS替代治疗者(31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及淋巴细胞亚型。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NRDS患儿IgG水平降低不明显(P>0.05),而B细胞、NK细胞显著增高(P<0.05),而血清IgA、IgM、补体C3、C4水平及Th、Ts 淋巴细胞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PS可改善NRDS患儿免疫功能,对其提高疗效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的效果及儿茶酚胺等指标的变化,为针对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儿茶酚胺水平的干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糖≥7.8 mmol/L)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地塞米松抗炎、甘露醇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能量,必要时加用呋塞米利尿、肌苷营养心肌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25%硫酸镁50~60 mg/(kg·d)。两组疗程均为5~7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2 h后采集静脉血检测白细胞(WBC)、血糖(B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水平,记录两组患儿神经系统受累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治疗72 h后,观察组DA、NSE、BG、WBC、CK-MB水平均降低,对照组仅NSE 水平降低,且观察组NE、DA、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神经系统受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硫酸镁,能降低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儿茶酚胺水平,减少激素副作用,减少或防止患儿病情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4.
1临床资料患儿男,14d。因"气促、发绀、腹胀13d"于2008-09-06入粤北医院儿科新生儿区。患儿系第2孕第2胎,于2008-08-23在江西省某县人民医院足月顺产娩出,出生体重3100g,有脐带绕颈1周,无窒息抢救史,生后喂奶后即发现患儿出现呛咳,伴有气促,颜面发绀,偶有口吐泡沫,中间有呕吐,均为奶液,腹胀明显,4d后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胸部有大量积液,10d后再次复查胸部CT仍  相似文献   
35.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快,流行强度大,在短期内即可造成大流行,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干脑膜炎、脑炎、急性肌肉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及抗病毒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6.
邱建武  何敏  刁诗光 《医学综述》2013,(20):3670-367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胆红素过高可对器官、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胆红素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毒性物质,对机体免疫系统主要成分的功能都有一定影响,是功能强大的免疫介质,对免疫系统有损害,可导致机体多方面的免疫功能异常,造成黄疸患儿易并发感染性疾病.胆红素对免疫功能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与红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变化关系。方法:采用Fura-2Am法测定15例早产儿窒息后红细胞游离钙的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早产儿窒息后红细胞内游离钙明显提高,与患儿窒息程度相关。结论:临床可早期监测早产儿窒息后红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以提高早产儿窒息的诊断准确度,早期干扰,提高窒息后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广东省超未成熟双胎儿临床救治结局及变化趋势。 方法 回顾性选择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26家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入院的胎龄<28周双胎儿269对,按照入院年份分为前5年组和后5年组,双胎中以出生体重高低分为重婴和轻婴。收集孕母围生期和新生儿住院资料,分析前、后5年双胎儿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后5年组超未成熟双胎儿、双胎中重婴、双胎中轻婴的重度窒息发生率、出生头围低于前5年组(P<0.05)。后5年组超未成熟双胎儿均死亡的比例低于前5年组,且后5年组双胎中重婴、双胎中轻婴的病死率低于前5年组(P<0.05)。后5年组双胎中重婴、双胎中轻婴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前5年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高于前5年组(均P<0.05)。 结论 广东省26家三级甲等医院入院的胎龄<28周超未成熟双胎儿的存活率显著上升,且双胎内无论是重婴还是轻婴,发生重度窒息、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均明显下降,而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比例增加。伴随诊疗水平提升,未来需要由产前诊断、产科、新生儿科等组成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科学的双胎妊娠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重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静滴硫酸镁治疗前后相关因素变化的临床观察研究,为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硫酸镁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例重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25%硫酸镁60-80 mg/(kg·d)。连续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神经系统受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所有重型HFMD患儿均治愈,两组治疗72 h后的HR、MA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72 h后神经系统受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能降低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交感神经兴奋度,可防治重型HFMD患儿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6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并经气管导管内单体位(仰卧位)一次性按200 mg/kg快速滴注固尔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的改变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经HFOV治疗1 h后氧分压明显上升为(72.2±12.5)mm Hg(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为(50.9±8.9)mm Hg(P<0.01),氧合指数迅速下降为6.0±2.5(P<0.05),A-aDO2,上升为(0.45±0.11)mm Hg(P<0.05)。治疗3 h、6 h、12 h、24 h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A-aD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