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9篇
  3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法,选取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同期住院的2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的调查,将发生急性应激障碍(ASD)的144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将未发生ASD的1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由专业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SASR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尺(VAS)和一般资料的调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对ASD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主要照顾者关系、出血量、出血次数、出血诱因、疼痛程度、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睡眠质量、是否恐惧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ASD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435,95%CI:0.202~0.938)、文化程度(OR=0.573,95%CI:0.419~0.784)、出血诱因(OR=0.014,95%CI:0.000~0.410)、疼痛程度(OR=0.442,95%CI:0.221~0.886)、睡眠质量(OR=0.531,95%CI:0.379~0.744)为ASD的保护因素,年龄(OR=1.861,95%CI:1.119~3.095)、主要照顾者(OR=1.871,95%CI:1.172~2.987)、是否伴有其他症状(OR=33.219,95%CI:6.069~81.383)是ASD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主要照顾者关系、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AS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汁酸(TBA)在婴儿胆道闭锁(BA)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61例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胆道造影将患儿分为BA胆汁淤组(n=47)和非BA胆汁淤组(n=114),根据月龄将患儿分为1~2月龄组(n=96)、2~3月龄组(n=38)和≥3月龄组(n=27)。根据巨细胞(CMV)抗体和DNA检测结果将CMV阳性患儿分为BA组(n=16)和非BA组(n=22)。分别比较各亚组ALP、GGT、TBA水平。将有差异的结果纳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诊断临界值。结果:BA胆汁淤积组 ALP、GGT、TBA 水平均明显高于非 BA胆汁淤积组(Z=4.941、8.163、5.100,均P<0.05);GGT联合ALP、TBA诊断BA的AUC最大,为0.936(95%CI:0.893~0.978),当GGT=156.50 U/L、ALP=390.50 U/L、TBA=56.50 U/L时,诊断BA的敏感性为93.6%,特异性为82.9%;1~2月龄组GGT联合ALP、TBA诊断BA的AUC最大,为0.979(95%CI:0.956~1.000),当GGT=217.50 U/L、ALP=390.50 U/L、TBA=37.50 U/L时,诊断BA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88.4%;2~3月龄组和≥3月龄组均为GGT的AUC值最大,分别为0.894(95%CI:0.787~1.000)、0.885(95%CI:0.758~1.000),诊断界值分别为156.5 U/L、133.0 U/L;CMV感染阳性患儿BA组只有ALP 水平明显高于非 BA 组(Z=4.081,P<0.001);ALP的AUC为0.636(95%CI:0.451~0.822),当GGT取值399.5 U/L时,诊断B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55.5%。结论:GGT联合ALP和TBA诊断B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GGT对BA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尤其是2月龄及以上的患儿。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恶性血液病并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患者190例,对血浆mNGS检测到的致病菌种类、阳性率、检测时间及其与传统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应用 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Pearson χ2 检验或McNemar检验对离散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浆mNGS阳性率为77.37%,显著高于血培养( χ2=13.36,P<0.01)。细菌是mNGS检出率最高的病原体(43%),最常见的依次为葡萄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和肠球菌属。mNGS所需要的时间少于血培养(t =22.37,P<0.05)。此外,mNGS的敏感性较血培养高(80.25% vs. 8.02%, χ2=10.83,P<0.01),但特异性低(47.06% vs. 100%, χ2=8.21,P<0.01)。根据mNGS结果,75例(46.30%)患者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后,评价有效率为49.30%。结论:血浆mNGS联合传统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提高对恶性血液病并发感染患者的病原学诊断能力,因而优化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HCC)患者应用15 min肝胆期普美显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HCC患者,同一患者分别进行15 min和20 min普美显肝胆期延迟扫描(分为15 min组和20 min组)。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配合度评分、病灶检出率评分以及图像指标评分。结果:15 min组VAS明显低于20 min组(t=3.14,P=0.003),并且配合度得分更高(t=2.36,P=0.02);两组均表现出有效的病灶检出率(P=0.18);3个动态时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反映出良好的HCC血供情况(均P>0.05);两组对象图像指标评分(Cm和CER)结果对于HCC不同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以及低分化)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使用15 min普美显肝胆期时间检测与目前临床使用的20 min在影像结果上无显著差异,但是HCC患者的配合度更高,体验更佳。  相似文献   
45.
目的:调查伴牙周炎正畸患者的人格与焦虑情况,分析人格因素对成人正畸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在天津市口腔医院 正畸科2021年4—9月的成人复诊患者中,依据牙周炎诊断标准分组,收集牙周组(试验组)57例及牙周健康组(对照组)63 例, 共计120例患者。用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EPQ-RSC)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进行封闭式自我评定,对两组人格及焦虑得 分进行比较,采用相关分析及层次回归分析对全部人格及焦虑得分进行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掩饰性人格得分 较高(Z=-3.317,P<0.01),其余人格及焦虑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2)神经质人格(r=0.499,P<0.001)、状态焦虑(r=0.805, P<0.001)与特质焦虑呈正相关,内外向人格(r=-0.316,P<0.01)、掩饰性人格(r=-0.219,P<0.05)、文化程度(r=-0.188,P<0.05)与 特质焦虑呈负相关。(3)伴牙周炎正畸患者中神经质人格高分组对焦虑有预测作用(β=0.415,P<0.01),使牙周炎正畸患者导致特质 焦虑的神经质人格得分临界值为48.70。结论:伴牙周炎正畸患者掩饰性人格显著,神经质人格对特质焦虑起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6.
1本刊宗旨《中国临床康复》的任务是及时报道国内外具有前瞻性、创造性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临床康复及其相关基础研究原著,主要内容包括:神经科康复,骨科康复,心肺康复,风湿病康复,糖尿病康复,骨质疏松症康复,儿科康复,疼痛康复,烧伤后康复,精神心理康复,癌症康复,以及运动医学、组织工程、康复工程、电生理学、功能影像学、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康复等研究。以此来传播现代临床康复医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使读者及时了解疾病早期康复介入,临床康复的理论、实践、基础研究以及相关医学其他方面的最新进展。真正成为中国临床康复医学及其相关…  相似文献   
47.
陈雨菡    马善波  杨倩    李龙  王锦  缪珊  石小鹏   《陕西中医》2021,(8):1142-1146
脑卒中,中医俗称“中风”,是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类。中医认为“气虚血瘀” 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机,“气虚”是发病之本,“血瘀”乃病发展之核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会导致血-脑屏障破坏、神经元坏死、细胞毒性以及血管源性水肿、炎性反应等。临床实践表明,黄芪-丹参是中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药对,且使用频率位于前列,临床疗效较好。研究发现黄芪-丹参药对中,黄芪具有抗凋亡、抗炎、扩张血管、改善血行的作用,丹参能增加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减轻脑水肿,从而保护脑细胞。黄芪、丹参不管是进行有效组分配伍还是药对直接进行配伍,不仅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还可以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对于预后作用明显,两药相辅相成,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8.
曹春晖    王蓉  高登峰  周媛  吕亚瑞  马乐 《陕西中医》2021,(10):1382-1384
目的:研究愈梗通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AMI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愈梗通瘀汤。分析两组对AMI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新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高切黏度(PSV)、血浆黏度(HSV)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包括每搏输出量(S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梗通瘀汤联合西药治疗AMI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FABP、hs-CRP和cTnT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49.
舒娅    杨华元 《陕西中医》2021,(10):1483-1485
中医时间医学是在中医学传统理论指导下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以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治、养生及预防的一门学科。血压在生物节律的影响下呈现周期性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平稳降压,恢复正常血压节律,针刺对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且副作用小。现从中医时间医学着手,结合生物节律对血压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病的针刺时间治疗学及针刺降压与生物节律的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50.
唐耀      廖冬颖    宋金鸣  左金辉    张蕴超 《陕西中医》2021,(12):1822-1824
紫杉醇类化疗药物易出现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常导致患者不能按时、足量完成既定化疗方案,而中医药对其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有独到的认识和疗效。现从对紫杉醇所致骨髓抑制的中医认识、临床常用药物、单味药物研究、经方验方、中成药及外治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中医药改善紫杉醇类化疗药物所致骨髓抑制的研究,为治疗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提供中医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