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我们应用α-2a干扰素(迪恩安)600万U肌注,第一个月每日一次,第二个月隔日一次,第三个月每周二次并联合精制胸腺肽(边美仙)10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一次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2例住院患者获得较好疗效,三个月为一疗程,另选择同期住院的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仅用α—2a干扰素治疗(剂量与治疗组相  相似文献   
52.
挥发油是降香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止血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利用降香挥发油开发新剂型有很高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对降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质量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降香油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纯化山蜡梅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 采用静态吸附-解吸方法,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筛选最佳树脂;又以总黄酮质量浓度为指标,考察了最佳树脂纯化山蜡梅叶中总黄酮的工艺参数。结果 8种树脂中,HPD400树脂对山蜡梅叶中总黄酮纯化效果较好,其总黄酮的静态吸附量达到17.77 mg/g树脂,解吸率为92.24%;动态吸附量为1.68 g/g树脂,用4倍柱体积蒸馏水、4倍柱体积30%乙醇洗脱除去杂质后,换用70%乙醇6倍柱体积洗脱,总黄酮质量分数为31.4%,总黄酮转移率为88.4%。结论 HPD400型大孔树脂在所确定的工艺条件下,可较好地纯化山蜡梅叶总黄酮。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蜡梅科植物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Sephadex LH-2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鲨肌醇(Ⅰ)、β-谷甾醇(Ⅱ)、薄荷脑(Ⅲ)、胡萝卜苷(Ⅳ)、东莨菪素(Ⅴ)、6, 7-二甲氧基香豆素(Ⅵ)、山柰酚(Ⅶ)、槲皮素(Ⅷ)、芦丁(Ⅸ)、异秦皮定(Ⅹ)。结论 其中化合物Ⅸ和Ⅹ为该属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5.
杏香兔耳风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杏香兔耳风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薄层色谱(TL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杏香兔耳风提取物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杏香兔耳风提取物中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线性范围为0.083~0.830 μg,r=0.9999,表明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5%,RSD为0.85%(n=6).结论:TLC和HPLC两法合用,可定性、定量控制杏香兔耳风提取物中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便捷.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 ODS2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0~30 min,甲醇-水(32∶68),30 min以后,甲醇-水(63∶37);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2℃.结果:吴茱萸碱的回归方程:Y=4252.1X+16.231,R2=1,线性范围0.20~4.0 μg;吴茱萸次碱回归方程:Y=988.18X-18.269,R2=1,线性范围0.20~4.0 μg;吴茱萸内酯回归方程:Y=131.09X-9.113,R2=0.9992,线性范围0.363~7.26μg.吴茱萸碱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11%;吴茱萸次碱平均回收率为97.3%,RSD1.17%;吴茱萸碱平均回收率为97.8%,RSD2.10%.结论:该方法稳定,重现性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蜀葵Althaea rosea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云英苷(astragal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洋芹素(apigenin,Ⅲ)、香橙素(aromadendrin,Ⅳ)、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Ⅴ)、南酸枣苷(cho-erospondin,Ⅵ)、虎耳草苷(saxifragin,Ⅶ)、4′,5,7,8-tetrahydroxy-3-methoxyflavone(Ⅷ)、芦丁(rutin,Ⅸ)。结论其中化合物Ⅲ~Ⅷ为首次从蜀葵属中得到,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8.
永瓣藤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永瓣藤 (MonimopetalumchinenseRehd)又名祁藤 ,系卫矛科 (Celastracese)永瓣藤属 (MonimopetalumRehd) ,为单型属植物。是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树种 ,分布于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江西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药理实验表明 ,永瓣藤全草对S180 胜利水癌、L615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证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陈玲等报道从中提取一已知化合物算盘子酮[1] 。此外 ,对其化学成分国内外均未…  相似文献   
59.
蜀葵花的化学成分研究(Ⅱ)--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冯育林  李云秋  徐丽珍  杨世林 《中草药》2006,37(11):1622-1624
目的研究蜀葵Althaea rosea花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云英苷(astragal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洋芹素(apigenin,Ⅲ)、香橙素(aromadendrin,Ⅳ)、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Ⅴ)、南酸枣苷(cho-erospondin,Ⅵ)、虎耳草苷(saxifragin,Ⅶ)、4′,5,7,8-tetrahydroxy-3-methoxyflavone(Ⅷ)、芦丁(rutin,Ⅸ)。结论其中化合物Ⅲ~Ⅷ为首次从蜀葵属中得到,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60.
高脂血症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笔者医院自1997年3月以来,自制降脂祛瘀合剂治疗该病症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03例,男62例,女41例,年龄49~65岁,平均58岁。103例患者中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两项检验结果皆增高者44例,单项胆固醇增高者22例,单项甘油三酯增高者37例。伴发高血压42例,合伴陈旧性心肌梗塞7例,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0例,对照组3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