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肿瘤专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感染现状,为评价该院2011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成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方法,对2011年12月16日的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现患率调查.结果 应查患者804例,实际调查804例,实查率1 00.00%;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98%,例次感染率4.6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占43.24%;其次为口腔和胃肠道,分别占16.22%和13.51%;412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24%,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中治疗、预防、治疗+预防所占比例分别为42.48%、46.60%、10.92%,抗菌药物联用一、二、三联分别占70.63%、23.54%、5.83%;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显示,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操作、使用免疫抑制剂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该院2011年抗菌药物的专项整治取得一定成效,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合理,但仍需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张海燕  倪美鑫 《中国药业》2013,22(13):41-42
目的保障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医嘱的合理性。方法提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医嘱共330 608份,并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结果共审核出不合理医嘱343例,不合理医嘱类型为录入错误、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当、药物剂量使用不当、给药频次不当等。结论药师审核PIVAS医嘱,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保证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静脉用抗肿瘤药使用情况,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对静脉用抗肿瘤药应用进行干预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对2010年7月_2012年12月肿瘤专科医院静脉用抗肿瘤静脉药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研究PIVAS对静脉用抗肿瘤药应用进行干预的效果。结果:采取药师干预对策后,静脉用抗肿瘤药不合理医嘱由原来的3.73%(172/4615)降至0.21%(18/8563),医嘱纠正率逐渐提高。结论:PIVAS对抗肿瘤药合理应用干预效果好,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有利于更好的提供药学服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4.
倪美鑫  顾海娟 《中国药房》2012,(45):4240-4242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对西罗莫司抗胃癌MKN45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MKN45细胞,给予西罗莫司(0、0.5、1.0、2.0nmol·L-1)、阿司匹林(10mmol·L-1)+西罗莫司(0、0.5、1.0、2.0nmol·L-1),以MTT法测定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正常胃上皮GES-1细胞、MKN45细胞和经西罗莫司(2.0nmol·L-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西罗莫司(2.0nmol·L-1)处理后的MKN45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α(IL-1α)表达情况。结果:西罗莫司可抑制MKN45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与西罗莫司比较,阿司匹林+西罗莫司处理后的MKN45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mRNA相对表达量COX-2MKN45/GES-1、IL-1αMKN45/GES-1分别为1.49±0.17、1.58±0.19。与对照MKN45细胞比较,COX-2、IL-1α在经西罗莫司、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西罗莫司处理后的MKN45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协同增强西罗莫司抑制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IL-1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5.
司宏  倪美鑫 《安徽医药》2018,22(1):168-169
目的 对该院配置中心2015年细胞毒药物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5年1—12月的不合理医嘱1690组,对其中的细胞毒药物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细胞毒药物不合理医嘱52组,占不合理医嘱3.08%.其中溶媒错误37例,占71.15%,配伍禁忌4例,占7.69%,超剂量用药6例,占11.54%,其他5例,占9.62%.结论 通过审方药师的干预,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应在临床工作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调查某院2010—2011年(干预前)和2012年(干预后)出院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干预,甲状腺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在药物选择、联合用药、用药时机与疗程等方面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预防使用率从干预前的97.2%下降至干预后的10.8%。结论临床药师对甲状腺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切实有效,达到了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补康灵对辐射损伤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的防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组,制备Lewis肺癌模型后,一次性接受4.0Gy/只60 Coγ射线照射,补康灵组连续给药10d,其他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检测小鼠的胸腺指数、脾指数、T淋巴细胞亚群、IL-2和IL-6等。结果:与辐射组比较,补康灵中、高剂量联合辐射组小鼠的提质量显著增长,P<0.05;补康灵中、高剂量组肺癌小鼠血清IL-2分别为(21.78±1.92)和(24.05±1.65)ng/L,IL-6分别为(39.22±5.23)和(42.08±6.52)ng/L,CD4+/CD8+分别为1.37±0.31和1.59±0.33,均明显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分别为22.28±6.95、26.23±7.01和47.82±8.32、51.20±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康灵对辐射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化疗继发感染抗菌药物的药师干预效果,评价药学人员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干预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12月淋巴瘤化疗继发感染病例50份为非干预组,抽取2019年1月~12月淋巴瘤化疗继发感染病例55份为干预组,药学人员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干预,使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较于非干预组而言,干预组的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抗生素的联用率也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基本持平,第4代头孢菌素使用率数值有所下降,第2代头孢使用率数值有所上升,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检出的细菌菌株数目有所下降。干预组的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下降,抗感染费用、住院费用也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结论药学人员对恶性淋巴瘤化疗继发感染抗菌药物的干预,能显著减少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量,特别是高级别抗生素的使用量,更可以减少患者住院的费用和平均住院日,取得了良好的药物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效益。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全程化药学服务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晚期一线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接受临床医生常规治疗及临床药师常规指导;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临床药师全程化药学服务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超说明书用药评价、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12.5%vs. 10.0%,80.0%vs. 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CIs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37.5%vs. 60.0%),P<0.05);根据Micromedex Thomson分级系统评价,ICIs用药有效性等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Is用药推荐等级与证据等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QOL-C3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多西他赛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治疗,但由于其个体药代动力学差异较大和治疗窗狭窄,个体间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较大.本研究探讨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过程中,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4-07-01-2015-12-31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晚期食管癌患者72例,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入d1;奈达铂80 mg/m2,静脉滴入d1,21d为1个周期.多西他赛静脉滴入结束前10 min和静脉滴入结束后30~60 min各采集静脉2 mL,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药浓度,对血药浓度结果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得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根据多西他赛AUC值,分为高AUC组、正常范围AUC组和低AUC组.比较3组近期疗效,每2个周期结束评价近期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AUC组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1.76%,低于正常范围AUC组的42.86%,P=0.033;高AUC组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61.54%,明显高于正常范围AUC组23.81%,P=0.020.较正常范围AUC组贫血发生率52.27%,高AUC组贫血发生率(92.31%)明显升高,P=0.015.而恶心呕吐、口腔炎和体液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药代动力学参数AUC与晚期食管癌患者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所致血液学毒性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