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目的:比较琥珀酸亚铁及蚕砂提取物对缺铁性贫血(IDA)孕妇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正规产前检查的IDA孕妇160例,琥珀酸亚铁组及蚕砂提取物组按1∶1比例分配每组各8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并在用药后随访3个月。每月随访1次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饱和度(TS)值,观察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结果:①琥珀酸亚铁组患者的Hb、TS值在用药后1~3月均较入组时明显升高(P0.05);SF、SI值在用药2个月、3个月后明显高于入组时(P0.05)。蚕砂提取物组患者在用药2个月、3个月后的Hb值明显高于入组时(P0.05),在用药3个月后的SF值明显高于入组时(P0.05);而SI、TS值在入组时、用药1个月、2个月、3个月后4个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除琥珀酸亚铁组在用药1个月后,其SI增量与蚕砂提取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用药1~3个月后Hb、SF、SI及TS增量在琥珀酸亚铁组均明显高于蚕砂提取物组(P0.05)。③在用药3个月后,琥珀酸亚铁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蚕砂提取物组(86.3%vs 50.0%,P0.05),维持用药率明显低于蚕砂提取物组(8.8%vs 47.5%,P0.05)。④琥珀酸亚铁组患者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胃部烧灼感、黑便、铁锈味等副反应比例显著高于蚕砂提取物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便秘及腹泻的副反应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IDA中,琥珀酸亚铁的疗效优势显著高于蚕砂提取物。琥珀酸亚铁的明显起效时间为用药后2个月,而蚕砂提取物的明显起效时间为用药后3个月。琥珀酸亚铁的部分副反应比例高于蚕砂提取物。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探讨脾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261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组)和非冠心病组(非CHD组),血涂片镜检豪一周小体计数(HJC),检测目前已知的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吸烟指数、BMI、血压、TC、TG、LDL-C、HDL-C、FPG。比较2组HJC水平差异,对HJ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双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HJC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CHD组血清HJC高于非CHD组(P<0.01)。(2)双变量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积分(LNCCS)与HJC呈正相关(r~2=0.07,P<0.01),HJC与TC、LDL-C均呈正相关(r~2=0.04,P<0.01,r~2=0.11,P<0.01),与HDL-C呈负相关(r~2=0.07,P<0.01),而与TG无明显相关性(r~2=0.001,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JC进入回归方程,LNCCS与HJC呈正相关,偏回归系数为0.386,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391(P<0.01)。结论 HJ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独立正相关,脾功能减退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检测慢性不同类型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表面C D40、C D40L的表达,评价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表面C D40、C D40L表达的百分率.结果 慢性乙肝组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表面C D40、C D40L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乙肝组与肝硬化组无显著差异(均有P>0.1).HBV感染者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和CD40L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P均<0.01)结论 HB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表达CD40、CD40L低下,检测外周血CD40、CD40L-的表达可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异氟醚吸入麻醉对不同年龄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吸入麻醉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自2009年2月~2010年11月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选择ASA Ⅰ~Ⅱ级、行择期胃癌、直肠癌、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7岁~73岁,根据年龄不同分为老年组(≥65岁)23例和中青年组(<65岁)27例.诱导麻醉成功气管插管后,持续以异氟醚(3%~5%)、瑞芬太尼0.05 μg·kg-1·min-1~0.2 μg· kg-1· min-1、维库溴铵1 μg· kg-1· min-1维持麻醉.所有患者分别在麻醉输液实施前(T0)、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达到1~1.3时并维持1h(T1)、停吸入麻醉时(T2)、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后30min(T3)4个时间点各采血5ml,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测定高切变率全血黏度(Hηb)、中切变率全血黏度(Mηb)、低切变率全血黏度(Lηb)、血浆粘度(ηp)应用FASCO3010血流变分析软件计算全血还原黏度(ηr)、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rythrocyte deformation index,EDI)、红细胞刚性指数(erythrocyte rigidity index,ERI)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老年组患者与中青年组患者之间,T0点两组各个血液黏度指标皆无统计学差异.而Hηb、Mηb、Lηb以及ηr在T2皆存在统计学差异(F=7.05,7.27,7.71,5.07,P<O.05);Mηb、Lηb在L仍存在统计学差异(F=7.22,7.79,P<0.01).EAI在T2有统计学差异(F=5.82,P<0.05),在T3时存在统计学差异(F=8.79,P<O.01).EDI在随后各个时间点皆无统计学差异.ERI在T3时存在统计学差异(F=4.26,P<0.05).血沉方程K值在各个时间点两组之间皆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异氟醚麻醉对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比较平缓,与老年组比较能明显降低中青年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黏度,异氟醚麻醉是一种安全的吸入麻醉药物.  相似文献   
76.
公安法医物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对涉案的生物检材进行DNA检验鉴定,通过对送检的生物检材进行物证保全环节的剖析,对检案前期检材采取规范有效的保全措施十分重要,为此提出做好生物物证检材保全的合理对策,以增强生物物证法定有效的证据利用率。根据公安部生物物证检材的发现、提取、送检规定要求,结合实际办案送检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就如何强化生物物证检材保全意识,规范操作程序,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77.
免疫方法学的好坏可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到临床的诊断价值。作者对864例HBsAg定性结果均为阴性的病人标本,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定性存在一些缺陷,而定量能更准确反应患者的感染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免疫反应板质量的好坏可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室间质评。笔者运用美国雷博公司WellscanMk3酶标仪对厦门新创和北京万泰HBsAg反应板进行了初步评价,发现试剂盒存在一定缺陷,需厂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厦门新创HBsAg反应板的CV值可高达11.16%。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对HBsAg室间质控中,CV值偏高。  相似文献   
79.
胃肠道平滑肌肉瘤较少见,CT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和与周围组织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对其CT征象认识不足时,较易误诊。本文根据我院手术、病理证实及对有关文献复习,拟对该病的CT诊断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