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松针为松针(Pineneedle)系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植物的叶,别名猪鬃松叶、松毛,我国松科松属植物有22种10变种,资源极其丰富,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可药用的有13个种,  相似文献   
3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直流安培检测法建立扶本增脉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BP C18柱(200mm×4.6mm,5μm);以乙腈和0.1%磷酸(35:65,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进行等度洗脱;工作电极为Pt,参比电极为Ag/AgCl,工作电压为1.0V;柱温为30℃。结果:丹酚酸B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10mg/L时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回收率为97.8%-100.4%;相对标准偏差(RSD)5.0%,检测限为2μg/L。结论: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相比,含量测定结果一致,检测限更低,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为扶本增脉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超微粉碎工艺对血竭透皮吸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体外透皮吸收试验,研究经超微粉碎及常规粉碎血竭样品的透皮吸收行为,以考察超微粉碎对血竭透皮吸收行为的影响。方法:血竭样品分别经超微粉碎及常规粉碎,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透过的血竭,研究血竭的体外透皮吸收特性,并对不同粉碎方式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式粉碎的血竭,其体外渗透过程均符合零级方程,但经超微粉碎能显著提高透过速率。结论:超微粉碎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桑黄多糖对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损伤大鼠的生长及其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4组,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药物7d后,连续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8d,大鼠股动脉采血处死后,剥离大鼠的脾脏和胸腺,称脾脏和胸腺湿重,并计算脏器指数,血常规方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含量、蛋白质含量及AKP,LDH活力测定;结果:桑黄多糖能使大鼠体重、胸腺湿重指数、脾脏湿重指数、外周血WBC数、Hb含量、总蛋白和球蛋白等水平显著提高,并能阻遏由环磷酰胺所致的抑制作用。结论:桑黄多糖能改善并调节大鼠营养状况和造血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建立痹痛消巴布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一部规定,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研究。以槲皮素为指标,建立桑寄生的鉴别方法;以红花药材为对照,建立红花的鉴别方法;以丹酚酸B为指标,建立丹参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采用甲醇-水提取,酸水解,以甲苯(水饱和)-乙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可鉴别巴布膏中的桑寄生;采用80%丙酮溶液提取,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为展开剂,可鉴别巴布膏中的红花。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mm),以甲醇-乙腈(3∶1)为有机相(A),1.7%甲酸水溶液为水相(B),A∶B=30%∶70%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86 nm条件下,巴布膏中丹酚酸B能有效分离,方法学考察符合含量测定要求。结论 建立的质量标准能够用于痹痛消巴布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白术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产地的白术种源进行成分比较。方法:采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资生堂Capcell C18柱(4.6mm×250mm);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A):0-15min,75%;15-20min,75%-95%;20-35min,95%;35-40min,95%-75%;40-50min,7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20nm。结果:对13个不同产区的白术醇提取物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建立了白术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确定了9个共有峰,并对其中的内酯Ⅲ、Ⅰ和苍术酮进行了归属;进一步对不同产地的种源进行分析比较。结论:方法简便、快捷,能够用于白术的种源优选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7.
正畲药山里黄根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根,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1]),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应用极广,主要用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等病症的治疗,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2-3])。四氯化碳(CCl_4)是一种强烈的能够引起肝细胞坏死的化合物,一直被研究者用来诱发各种肝损伤模型,利用肝损伤以后药  相似文献   
38.
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比较不同造模方法制备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方法:采用单侧反复夹闭、单侧永久性结扎和双侧中一侧永久性结扎,另一侧反复夹闭大鼠颈总动脉3种方法造成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图像自动采集和软件分析系统记录逃避潜伏期、平台穿越次数、各象限中游泳时间及距离。结果:空间定位航行试验中双侧造模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比正常假手术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长,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单侧造模大鼠的逃避潜伏期与正常假手术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不明显。空间探索试验中双侧造模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比正常假手术组的平台穿越次数少,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第一、三象限中游泳距离均有不同差异。两组单侧造模大鼠的平台穿越数与正常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双侧造模方法更有利于研究血管性痴呆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动物皮肤重复接触祛癜复色软膏后机体免疫系统反应在皮肤上的表现。方法:选取30只健康白色豚鼠,随机分为3组各10只,分别在背部左侧皮肤脱毛处涂抹祛癜复色软膏、空白基质及1%2,4-二硝基氯苯致敏,每次贴敷6h后去除受试物。并于末次给予受试物致敏后14天各试验组在豚鼠背部右侧皮肤脱毛处分别涂抹祛癜复色软膏、空白基质及0.1%2,4-二硝基氯苯进行激发,贴敷6h后去掉受试物,去掉受试物后24、48和72h分别观察涂抹处皮肤的反应情况。结果:祛癜复色软膏给药组和空白基质阴性对照组在致敏和激发期间各观察时间段均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皮肤过敏反应平均值均为0;而2.4-二硝基氯苯阳性对照组大部分豚鼠于每次致敏后观察均出现轻微红斑、个别豚鼠出现轻微水肿现象,同时在激发后的各时间段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主要表现为轻、中度红斑,个别鼠并伴轻微水肿,其激发后24、48和72h的过敏反应评分平均值分别为1.6、1.4和1.3,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为90%,属极度致敏性。结论:在本试验剂量条件下,批号为060213的祛癜复色软膏对豚鼠皮肤无抗原性、无红斑、无水肿、无过敏性反应,由此可见祛癜复色软膏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0.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栽培品种粉葛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一年生不同栽培品种粉葛中葛根素的含量。HPLC法测定,以MeOH-H2O-HAc(255:755:0.5)为流动相,250nm为检测波长。不同栽培品种粉葛中葛根素的含量在0.01%~0.99%。大叶粉葛葛根素含量高于细叶粉葛葛根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