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肉桂挥发油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并进行药物安全性实验.方法:以链脲佐菌素结合高脂饲料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糖脉康对照组、肉桂挥发油高、低剂量组,各组均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共2周.检测血糖、血脂水平,称量体重,计算肝指数,光镜观察肝组织变化,并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大剂量肉桂挥发油组血糖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肉桂挥发油能抑制高脂饮食所致雄性模型大鼠的体重增加;血脂、肝功能、肝指数各组间比较无差异性.肉桂挥发油大、小剂量组光镜下可见大鼠肝脏脂肪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以成人常用剂量65倍量连续给药7天,实验小鼠无死亡.结论:肉桂挥发油具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并能够减少肝细胞脂肪沉积,对血脂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扶本增脉颗粒中含挥发油单味药材及配伍样品挥发油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等变化,探讨扶本增脉颗粒配伍提取后挥发油成分变化的关系及规律。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离检测扶本增脉颗粒处方成分,单味桂枝、川芎、干姜及细辛药材挥发油成分。结果各样品含有数目不同的挥发性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桂枝5个、川芎9个、干姜10个、细辛16个。配伍样品提取所得挥发油主要成分16种,分别源于4个单味药材。结论扶本增脉颗粒配伍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其数目及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表明在提取过程中样品中挥发性成分溶解性发生变化或相互间产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白术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小肠推进试验,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以墨汁在小肠内推进的距离与小肠总长度的比值为指标,对不同产地的白术水提液进行药效比较。结果:10种不同产地的白术小肠推进功效差异明显,其中以安徽亳州所产白术小肠推进功能最优。结论:采用小鼠小肠推进试验能够用于评价白术促进小肠推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知母皂苷元颗粒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聚维酮K30(PVP-K30)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知母皂苷元固体分散体,分别采用流化床一步制粒与高速搅拌湿法制粒,考察不同载药量、不同工艺对固体分散体溶出曲线度的影响。结果:以流化床一步制粒制备的固体分散体颗粒(知母皂苷元∶PVP-K30=1∶9)为载体,能够显著提高知母皂苷元的体外溶出度,溶出度可达80%以上。结论:以PVP-K30为载体的固体分散体颗粒可提高知母皂苷元的溶解度,流化床一步制粒法制备知母皂苷元固体分散颗粒达到设计要求,且制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马尾松针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马尾松针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不同产地样品的成分组成及含量差异。方法:采集全国5个省份的马尾松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5种松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五地的马尾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石竹烯,(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表双环倍半水芹烯等7种总含量超过挥发油20%的成分为共有组分。结论:不同产地马尾松针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较为相似,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但在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新鲜白术根茎油室直径、油室密度及油室面积占根茎总面积比例(Q值),探讨显微结构与白术主要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制作白术横切面薄片,显微镜观察测定白术油室,建立白术鲜药材横截面显微分析方法;同时建立白术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对显微结构结果与成分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油室面积占根茎总面积比例以浙江临安 1与浙江磐安 2较大,磐安 1和台州 2较小;峰面积及指标成分含量均以临安 1最大,而台州 1和台州 2较小,两种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白术根茎油室面积比例与其主要成分含量有一定相关性,显微结构分析能够为白术药材的品质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栀子花药用价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栀子花的药用价值。方法:采集栀子花样品,分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苷、栀子黄色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与生栀子进行含量比较。结果:栀子花中栀子苷、栀子黄色素含量低于生栀子,但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于生栀子。结论:从成分分析看,栀子花具有一定的保健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丁香挥发油的可行性,并进一步获得优化的超临界流体萃取丁香的工艺。方法:以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CO2流量等条件,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建立丁香酚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超临界流体萃取获得的丁香油比传统提取方法提取的丁香油高出2倍,并且丁香酚含量比传统方法也略高。结论:超临界流体萃取这种新型提取分离技术进行丁香挥发成分的提取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痹痛消巴布膏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优选痹痛消巴布膏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化挥发油提取工艺;分别以丹酚酸B、阿魏酸,干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化药材水提取与醇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挥发油提取工艺为药材剪碎成颗粒加10倍量水提取3 h;最佳水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15倍,每次提取时间为3 h;最佳醇提取工艺为乙醇回流法,提取3次,每次65%乙醇倍数为20倍,每次提取时间为2.5 h。结论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的痹痛消巴布膏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扶本增脉颗粒剂中挥发油的混合提取最佳工艺路线。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挥发油总重量及桂皮醛提取率为指标评价提取工艺,以确定优化的提取工艺。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药材混合加10倍量水、浸泡1.5h、加热至沸腾回流7h。结论:按上述工艺条件提取本制剂中的挥发油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