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中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合并冠心病(CHD)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12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淮安城区2型糖尿病防治方案研究》相关体检的在职和退休职工3 676例。以确诊为MS的1 988例为病例组,根据是否合并CHD分为MS组(n=1 811)和MS+CHD组(n=177);以无CHD和MS的1 688例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3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S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合并慢性肾脏病(CKD)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性别、平均年龄、吸烟、饮酒、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合并CKD比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e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饮酒、SBP、FPG、HbA1c、TG、LDL-C、ALT及合并CHD对MS患者eGF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混杂因素后,性别、年龄、饮酒、FPG、TG、LDL-C及合并CHD对MS患者eGF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CHD可导致MS患者eGFR下降约4.094 ml·min-1·(1.73 m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TC、LDL-C及合并CHD对MS患者合并CKD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混杂因素后,性别、年龄、TC、LDL-C及合并CHD对MS患者合并CKD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CHD MS患者的CKD发生风险是单纯MS患者的2.043倍。结论 CHD可加重MS患者的肾功能损害,临床应重视对合并CHD MS患者的肾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尿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结果将90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分为无白蛋白尿组(DM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N1组)、大量白蛋白尿组(DN2组),正常对照组20例(NC组,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观察各组人群尿液中nephrin的表达,分析尿nephrin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 glucosaminidase,NAG)和UAER的关系。结果 DM组、DN1组、DN2组组间尿nephrin/尿肌酐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尿nephrin/尿肌酐比值与血肌酐、尿素氮β2-MG、NAG、UAER结果呈正相关。结论尿nephrin在DM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监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2种α-糖苷酶抑制剂在老年糖尿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新的口服降糖药,具有降糖作用温和、不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及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因此,比较适合于老年病人。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是拜唐苹(阿卡波糖)和倍欣(伏格列波糖),由于2者对α糖苷酶抑制作用的强度及选择性不同,使得2者在降糖作用及毒副反应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现就2者的临床应用作一对比。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68例老年糖尿病人是近2年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病人,男36例,女32例,平均年龄684(60~79)岁,病程1~13年,平均42年,均为2型糖尿病(1985年WHO诊断标准)。其中42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4.
初诊不同年龄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特征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代谢特征。方法202例初诊T2DM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3组在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0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方面的差别。结果青年组具有最高的BMI、血尿酸、吸烟率及HOMA—IR;老年组具有最高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白蛋白(UAlb)、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中年组的血压、血尿酸、UAlb、吸烟率及甘油三酯较高。3组间HOMA—β无统计学差异。青年组HOMA—IR与HbAlc、高密度脂蛋白相关(r=0.499、r=-0.643),HOMA—B与总胆固醇相关(r=-0.519);中年组HOMA-β与BMI、HbAlC相关(r=0.555,r=-0.481);老年组HOMA—IR及HOMA—β与代谢参数间无相关性。结论初诊T2DM代谢异常特征随年龄不同而不同,青年T2DM患者表现为肥胖与胰岛素抵抗,中老年T2DM患者以高血压与高白蛋白尿为特征。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D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患者1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5例。其中合并冠心病组分为辛伐他汀非治疗组16例,治疗组18例。分别治疗12周,治疗前后均检测生化及Hcy等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Hcy水平较无冠心病组高,辛伐他汀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riglycedde,TG)、总胆固醇(Total chloesterol,TC)和He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O.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升高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辛伐他汀降低TC,升高HDL之外,可以通过减低Hcy水平来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胰岛β细胞高糖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生理浓度葡萄糖(5.5 mmol/L)、生理浓度葡萄糖 罗格列酮、高浓度葡萄糖(33.3 mmol/L)、高浓度葡萄糖 罗格列酮培养RIN-m细胞.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分泌水平.以流式细胞仪及TUNEL法检测RIN-m细胞凋亡.RT-PCR方法 检测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 factor-1,PDX-1)和胰岛素mRNA表达.结果 ①RIN-m细胞与33.3 mmol/L的葡萄糖孵育2周后胰岛素分泌功能开始下降,细胞凋亡率增长2.7倍(P<0.01).而罗格列酮可以修复胰岛素的分泌,降低RIN-m细胞凋亡率.②罗格列酮上调 PDX-1(1.30±0.06 vs. 1.61±0.10,P<0.01)和胰岛素 (1.75±0.09 vs. 1.98±0.11,P<0.01) mRNA表达.结论 高糖抑制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并诱导其凋亡.罗格列酮具有直接保护β细胞免于高糖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糖调节受损、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血脂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糖调节受损、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糖调节受损患者5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使用吡格列酮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血脂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吡格列酮治疗12周后HOMA-IR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较治疗前降低(P〈0.05),HDL-C升高(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糖调节受损及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29.
对62例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显示胰岛素强化治疗降糖效果确切,能改善β细胞功能,但有明显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时肾内动脉阻力指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对诊断的意义。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20名早期肾病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肾内动脉阻力指数,与20名非早期肾病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比较。结果发现早期肾病的病人肾内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升高,超过正常上限者达85%。结论肾内动脉阻力指数升高可以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如同时以肾内动脉阻力指数结合尿白蛋白指数来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结果诊断敏感度达95%,特异度为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