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目的:构建大鼠Id2基因真核荧光表达载体,并观察外源性Id2基因C2C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RT-PCR扩增出Id2全长cDNA,T4DNA连接酶将载体pGEM-T和Id2cDNA进行连接,构建克隆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I酶切pGEM-Id2克隆载体和pEGFP-C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Id2,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及DNA测序证实cDNA片段大小和序列的正确性;通过电穿孔转染法将外源性Id2基因导入C2C12成肌细胞中。分别于转染4、8、12、24、36、72h后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整体情况,并计算转染效率。结果:经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证实pEGFP-C2-Id2含大小正确的正向I(12cDNA片段,获得高转染率和高表达外源性Id2基因的C2C12细胞,转染8h时,转染效率约为(10.5±2.8)%;转染12h后,转染效率约为(20.9±3.1)%;转染24h后,转染效率最高,约为(60.8±3.2)%。结论:成功构建了同时携带有G418筛选位点和Id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高表达外源性Id2基因的C2C12细胞。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不同活化状态的巨噬细胞与雪旺细胞株(RSC96)共培养条件下雪旺细胞神经营养因子(NGF)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的表达情况。 方法 利用Transwell建立大鼠腹膜腔巨噬细胞和RSC96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分别将RSC96细胞与未激活巨噬细胞、激活态巨噬细胞共培养;采用Real-time PCR检测、Western blot分析、以及酶联ELISA测定等研究手段,比较各组NGF及LN的表达差异。 结果 与未激活巨噬细胞共培养组RSC96细胞NGF表达增强,激活态组表达明显增强;而各组LN表达差异不明显。 结论 巨噬细胞对RSC96细胞NGF表达有促进作用,受其活化状态的影响,激活状态的巨噬细胞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对影响RSC96细胞迁移功能的LN的表达作用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合成稀土离子Pr^3 、Nd^3 与单宁酸配位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光谱表征。方法:试验了稀土离子Pr^3 、Nd^3 与植物单宁(Tn)的固体配合物合成条件,并进行了傅立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析。结果:稀土离子Pr^3 、Nd^3 与植物单宁的多酚基形成三配基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4.
巴西蜂胶抗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西蜂胶对30Gy高能X线上腹部照射后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生理盐水+假放疗组);B组(蜂胶+假放疗组);C组(蜂胶+放疗组);D组(生理盐水+放疗组)。实验大鼠接受高能X线上腹部照射30Gy,并于照射后4天采血、处死,观察大鼠肝细胞凋亡情况、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ALT、AST水平变化,观察肝脏组织的SOD、GSH活性变化。结果:C组与D组比较,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血清ALT、AST水平显著降低,病理损伤减轻,肝脏组织中SOD、GSH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巴西蜂胶可清除自由基,减少辐射所致肝细胞凋亡,进而对急性放射性肝损伤起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地鳖虫纤溶活性蛋白(fibrinolytic proteinsof Eupolyphaga sinensis,EFP)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纤溶平板法检测了EFP纤溶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EFP高、中、低浓度对小鼠S180和H22实体瘤组织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Caspase-3的表达;采用TRAP-PCR银染法检测了腹水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 EFP对S180和H22实体瘤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对H22和S180腹水瘤细胞端粒酶活性有一定降低作用,可提高Caspase-3表达水平,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EFP具有诱导S180和H22肿瘤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余磊  赵斌  左进步  王伟  梁宏伟  章新根 《陕西中医》2016,(10):1360-1361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温针灸在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因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需治疗患者17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设定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治疗组予以中药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VAS评分、ASI评分以及各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1.2%)、显效率(44.7%)及总有效率(9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疼痛、肿胀、红热、压痛和关节障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临床效果较好,快速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7.
背景:各种原因造成的骨折和骨缺损导致的骨不连一直是临床骨科修复的一大难题,相关产品质量的检验需要标准的骨缺损模型,然而骨缺损的临界长度至今仍无定论。 目的:建立兔桡骨骨缺损模型,以确定兔桡骨临界骨缺损长度。 方法:将18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6组,在双侧桡骨中段分别做12,13,14,15,16,17 mm的缺损,伤口缝合包扎但不固定。 结果与结论:大体标本和放射学观察显示,3个月内12,13,14,15,16 mm组的缺损均有修复完整的情况,但17 mm组无一例修复。组织学结果显示12,13,14,15,16 mm组缺损修复区有骨小梁与骨基质的形成、骨再生和再血管化、髓腔不同程度再通以及成骨细胞,17 mm组可见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但未见骨再血管化和髓腔再通。故兔桡骨临界骨缺损长度为17 mm。  相似文献   
108.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2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患者采用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并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48个月(6个月~6 a),HSS评分由术前(42±7.68)分提高为术后(91±8.48)分,其中优34膝,良6膝,可2膝,优良率为95%,活动度由术前平均64.53°改善至术后平均95.37°,总外翻角平均5.8°(0~10°)。结论TKA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的有效方法,术中矫正膝内翻畸形时应遵循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对称的原则,术后应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9.
余磊  王强 《器官移植》2024,(3):323-332
本指南旨在为肾移植受者结核病的临床管理提供全面而实用的指导。首先,概述了肾移植受者结核病的特殊性,强调了其高发生率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为了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建议在移植前进行结核病相关的评估,并注意移植术后对结核病的监测。在诊断方面,详细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并提供了在肾移植受者中的适用性评估。在确诊后,讨论了在免疫抑制药应用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结核病治疗和排斥反应的策略,并关注了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预防方面,强调了在肾移植前对结核病的筛查。本指南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肾移植受者结核病管理的认知,促进更有效的临床实践,提高受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索白细胞介素-1β(IL-1β)激活后的许旺细胞与人发角蛋白复合培养构建人工神经桥接体,修复神经缺损.方法 体外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经IL-1β激活前、后与细胞外基质凝胶修饰的人发角蛋白进行三维方向的共培养而构建成人工神经桥接体,移植入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许旺细胞,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许旺细胞与人发角蛋白共培养情况,原位杂交法观察人发角蛋白降解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坐骨神经内的表达,移植术4周后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结果 经IL-1β激活后的许旺细胞能更好地黏附于人发角蛋白表面,进行分裂、增殖.3~4周,桥接体内的人发角蛋白开始降解,其周围可见IL-1β激活后的处于增殖分裂期的许旺细胞NGF表达强阳性,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提前.结论 经IL-1β激活后的许旺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凝胶修饰的人发角蛋白复合培养构建成人工神经桥接体,具有修复神经缺损的同时还能够加速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