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磷脂重塑包括去酰化与再酰化两个过程,其通过改变磷脂特定位点的脂肪酸长度和种类而实现新生磷脂向成熟磷脂的转化,是磷脂代谢的关键步骤。磷脂不仅是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还参与细胞内许多分子信号的转导,因此磷脂重塑障碍可影响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以及膜蛋白活性等,引起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信号级联反应,并最终导致包括神经退行在内的许多病理学改变。本文综述了磷脂重塑的基本过程及参与磷脂重塑的钙非依赖磷脂酶A2β (calcium independent group VIA phospholipase A2, iPLA2β)、过氧化物酶6 (peroxiredoxin 6, PRDX6)、钙非依赖磷脂酶A2γ (calcium independent group VIB phospholipase A2, i PLA2γ)和酰基辅酶A溶血心磷脂酰基转移酶1 (lysocardiolipin acyltransferase1, ALCAT1)在帕金森病病理中的作用,其中编码iPLA...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情志应激引起潜伏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复发的“肝郁化火”动物模型。方法:小鼠通过鼻滴感染HSV-1 4周后,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空斑法分别检测三叉神经节(TG)中HSV-1潜伏相关转录体(LAT)的表达和病毒颗粒,确定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潜伏模型成功建立。小鼠每天拘束应激12 h,持续应激4 d,采用致细胞病变效应(CPE)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三叉神经节中HSV-1的gB蛋白的表达,检测情志应激诱导HSV-1激活情况。HSV-1潜伏小鼠于拘束应激前3 d给予“清肝泻火”经典方丹栀逍遥散或清肺热的经典方泻白散,以方测证判定模型的中医证型。采用眼球摘除法对小鼠血浆进行取样,液质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各激素的含量。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G中脂质氧化指标4-HNE和固有免疫指标干扰素-β(IFN-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鼻滴感染HSV-1 4周后,可在其三叉神经节中建立潜伏,小鼠拘束4 d后可再次激活。与激活组比较,丹栀逍遥散比泻白散更能有效降低HSV-1的激活率,并能减轻复发性眼部感染。激活组以及丹栀逍遥散组的血浆中皮质酮水平都明显增加,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丹栀逍遥散能降低TG中4-HNE和IFN-β的表达,并能减少HSV-1复发引起的TNF-α和IL-6炎症介质蛋白的表达。结论:丹栀逍遥散可增强固有免疫,降低情志应激介导的HSV-1重激活,并能减轻HSV-1激活复发而引起的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评价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合用药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体外试验中,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合用药,终点稀释法检测细胞上清液病毒滴度;体内试验中,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黄芩苷灌胃,帕拉米韦肌肉注射,两者联合给药,观察试验小鼠存活情况及体重变化。试验结果以MacSynergyⅡ软件分析两种药物体内外联合作用结果。结果细胞试验中,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用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95%置信区间内的协同值为3.2,表现为相加作用;小鼠试验中,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用,对提高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存活率和抑制其体重下降表现为显著协同作用,协同值分别为69.0和105.2。结论黄芩苷与帕拉米韦联合抗流感作用比单独使用效果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本文收集了宁波市1990~1997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的资料,并运用指数曲线模型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拟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990~1997年宁波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共287273份。以年度顺序编号作自变量为X,视力不良率为因变量Y。拟合方法采用指数曲线方程Y=10a±bX,计算步骤如下:1.1 求直线回归方程:设^Y为Y的理论值,公式为^Y-Y=b(X-X)(1)其中b=Σ(X-X)(Y′-Y′)Σ(X-X)2(2)Σ(X-X)(Y′-Y′)=ΣXY′-(ΣX)(ΣY′)N(3)Σ(X-X)2=ΣX2-(ΣX)2N(4)a=Y-bX(5)1.2 转变为指数曲线方程:计算…  相似文献   
96.
为了解宁波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现状 ,并提出今后工作的策略 ,对“九五”期间本市结防工作作一次全面调查 ,对所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做一次评价。1 评价方法1.1 组织管理 包括结防机构设置 ,专职防治人员力量 ,专项经费及肺结核归口管理等。1.2 业务工作评价 是根据全国和浙江省《1991~ 2 0 0 0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的主要 5项技术指标 :①年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登记率达到 2 0 /10万 ;②确诊的肺结核病人查痰率 95 % ;③年涂阳肺结核病人占肺结核总病人比例 40 % ;④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两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初治者 90 % ,复治者 75 % ;⑤…  相似文献   
97.
灰色系统是指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或非确知信息的系统。灰色预测模型是根据已有的现实及过去的信息 ,建立一个从过去引伸到将来的模型。笔者试用GM (1,1)模型〔1〕 对1991~ 2 0 0 0年在宁波市预防医学门诊部就诊的犬伤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理论预测 ,以其理论数与实际数拟合程度来检验灰色预测模型在疾病防治工作中的实用性 ,并预测其未来数年的发展趋势 ,为进一步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 原理与方法根据文献 [1]提供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1.1 数据处理 设原始数据序列为x(t) ={x(1) ,x(2 ) ,……x(n) } ,对x作一次累…  相似文献   
98.
广东凉茶的"泻火"作用与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广东凉茶的"泻火"作用.本研究室的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凉茶可以改善应激负荷大鼠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减轻拘束应激负荷引起的小鼠免疫功能低下,并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氧化应激性炎症及肝损伤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还可以提高拘束应激负荷小鼠糖耐受能力及加速脂肪能源的利用等活性,以达到改善"上火"时机体的疲劳状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凉茶抗应激作用是调节机体内环境稳定实现的,与减缓拘束负荷小鼠体内RNS及ROS的过度产生,改善清除自由基的链式反应中关键酶SOD和GPX的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保护小分子抗氧化物质GSH的耗竭相关.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凉茶富含Gallic acid,Protocatechuic acid,(+)-Catechin,4-Hydroxybenzoic acid,Caffeic acid,Ellagic acid-4-O-xylopyranoside,Isoquercitrin,Ellagicacid等活性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内环境稳定,缓解细胞内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达到"泻火"的功效.  相似文献   
99.
保利甘胶囊对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保利甘胶囊(Baoligan,BLG)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拘束应激模型组,维生素C组(250 mg·kg-1)和保利甘胶囊高、低剂量组(600,300 mg·kg-1),共5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4 d后,除正常对照组之外,其余各组小鼠拘束负荷18 h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分别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Griess化学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荧光酶标仪测定肝组织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HPLC法测定谷胱甘肽(GSH)含量、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拘束应激模型组相比,保利甘胶囊可以明显降低拘束负荷小鼠血浆ALT活性、肝组织MDA和NO含量,有效提高肝组织的ORAC指数、GSH含量、GSH-Px和SOD活性.结论 保利甘胶囊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缓解拘束负荷小鼠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0.
荆条子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免疫性肝炎及急性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荆条子乙醇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和脂多糖(Propionibacterium acnes-LPS)诱发小鼠肝炎和急性炎症的作用,并通过其对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P.acnes-LPS诱发小鼠肝损伤模型,用酶标仪测定小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水平,用Griess化学法测定肝匀浆中的NO含量、ORAC法测定抗氧化能力指数、TBARS法测定MDA含量及RT-PCR技术考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基因表达.观察荆条子乙醇提取物对巴豆油致小鼠急性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25,500 mg·kg-1荆条子乙醇提取物均能抑制由P.acnes-LPS诱发小鼠血浆ALT活性的升高,并能显著增高小鼠肝组织ORAC、降低MDA和NO含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基因表达,且作用强度随剂量增大而增强.此外,荆条子乙醇提取物对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显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荆条子乙醇提取物对Propionibacterium acnes-LPS引起的免疫性肝炎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抗氧化作用相关.此外,对于急性炎症也显示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