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上火是传统的概念,没有特异性的生理指标,且因人而异。上火是一种生理过程中不协调的应激性反应,是失去机体内环境稳定状态的身心疲劳综合症。上火为由内而生,余气所致,虽不为病,但持续的余气如不能及时疏解,则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力等生理机能低下,结果导致积劳成疾。上火是心理情绪反应,除对中枢神经递质影响引起的精神不振外,上火也可以诱发体内能量代谢低下带给人们疲倦感。常言有心宽火降,心静自然凉,尽管人们可以通过减少工作量,调整生活习惯与精神状态,改善生活环境达到泻火目的。但事实上,单凭心理上的调整可能远远不够,因此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各自特症以相应的药物及健康食品等加以改善。如今,随着现代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体力上的劳累已不再是人们疲劳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人更多是在面对环境变化,生活习惯改变及物理化学等各种应激源带给人们的身心疲劳与上火。本文在简述近年来人们对抗应激研究现状的同时,也对上火与应激反应加以说明,旨在为上火这一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的认识提供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82.
五虎汤是辛凉解表传统良方,源自《证治汇补》,可宣肺涤痰、缓急平喘、清热解毒、泄下痰浊。五虎汤由7味中药组成,麻黄12 g、杏仁12 g、石膏40 g、甘草9 g、桑白皮15 g、生姜15 g、细辛5 g[1]。该方药效显著,实验组前期工作研究也验证了该复方的止咳平喘、化痰作用[2],同时还测定了该复方中麻黄的2种药效物质麻黄碱、伪麻黄碱的溶出率。苦杏仁有降气平喘、甘草有祛痰止咳作用,为该复方的药效物质,本研究采用RP-HPLC测定五虎水煎  相似文献   
83.
黄芩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且疗效确切.黄芩包含丰富的天然产物,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黄芩及其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病毒的感染与复制.临床上黄芩也常用于治疗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因此,本文对黄芩抗病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黄芩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4.
背景 完善人员岗位管理是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目标的落实、社区工作人员能力和数量的匹配,从而影响机构运行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目的 研究浦东新区基于标化工作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论岗位数与在岗职工状况,为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参照浦东新区区委地区办对新区街镇的4个分类,将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为A类(偏远农村)、B类(一般农村)、C类(城郊接合)、D类(城区)4类。通过浦东新区“社区云”管理平台收集2017年浦东新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标化工作量、全科医师标化工作总量数据,计算社区理论岗位核定数并与实际岗位核定数进行比较。结果 4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标化工作总量分别为6 193 199、9 231 475、8 893 767、12 495 055,理论总岗位数分别为1 817、2 529、2 285、3 022个。4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岗位总数低于理论岗位总数,其中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岗位在岗职工数均低于理论数,其他人员在岗职工数高于理论数。结论 浦东新区岗位数总体欠缺,应按需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岗位数,建立岗位数动态增长机制;岗位结构欠合理,应规范岗位配置标准,优化内部岗位结构;实际岗位配置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吸引稀缺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五指毛桃水提物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拘束应激模型组,破壁灵芝孢子粉(GL)组(500 mg·kg-1)和五指毛桃水提物(RFH)低、中、高剂量组(125,250及500 mg·kg-1),共6组.连续灌胃给药4 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拘束负荷18 h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分别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Griess化学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荧光酶标仪测定肝组织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HPLC法测定谷胱甘肽(GSH)含量、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结果:与拘束应激模型组相比,五指毛桃水提物可以明显降低拘束负荷小鼠血浆ALT活性、肝组织MDA和NO含量,有效提高肝组织的ORAC指数、GSH含量、GSH-Px和GST活性.结论:五指毛桃水提物对拘束负荷诱发小鼠应激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缓解拘束负荷小鼠的氧化应激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86.
中医药起源于我国,至今为止在防治疾病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是中国具有原创性和创新优势的行业之一,同时也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及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然而,与国际药物研发现状比较,我国中医药产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缺少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行业标准不够统一,及对中医理论的生物医学基础和中药药效及物质基础科学内涵研究的欠缺。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政府显著加大了对中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以期加强和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医药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本文将从1)发扬创新精神,光大中医药精髓,2)应用创新技术,提高中医药科学内涵,3)基于创新成果,增进应用推广,4)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和5)加强政府对中医药创新体制的支持等5个方面,论述科学创新理念对中医药领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和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是临床上导致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机制。在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存在多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机制。目前的研究认为凋亡(apoptosis)、坏死(necrosis)和自噬性死亡(autophagic death)都参与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但是这些死亡方式还不足以解释其病理进程和机制。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新近发现的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其主要特征为铁离子的负荷增多和大量脂质过氧化物的堆积,这些特征与临床上PD 病人的大脑分子生物学特征高度吻合。此外,有证据显示ferroptosis和三十年前在神经细胞中发现的氧化凋亡(oxytosis)死亡途径在信号调节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它们都由氧化应激诱导,可能代表着同种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本综述讨论了目前ferroptosis死亡途径在PD中的研究进展,并简述了关于ferroptosis和oxytosis作为同种细胞死亡方式的可能性。阐明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方式及其机制可为抗PD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润肠通便中药纤维素复方对便秘小鼠的通便作用,筛选出最优复方,并探讨最优复方对便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不同复方组,采用灌胃盐酸洛哌丁胺方法建立小鼠便秘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或溶剂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排出首粒黑便时间、粪便数量、粪便重量;收集盲肠内容物,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复方组小肠推进率、5 h排出黑便数量均显著增加,复方2和复方3组排出首粒黑便时间显著缩短,复方1和复方2组5 h排出黑便重量显著增加,综合选择复方1为最优复方。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中药纤维素最优复方增加便秘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变肠道菌群组成。最优复方组可以提高F/B比率,下调Akkermansia丰度占比,Bacteroides和Alistipes相对丰度增加。结论 中药纤维素复方可以改善小肠运动和排便功能障碍,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缓解小鼠便秘。  相似文献   
89.
鸡蛋作为人体补充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但蛋类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及市场拓展尚不十分充分。采用蛋白酶水解食物蛋白制备的小分子肽易吸收,并对人体健康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卵清蛋白酶解制备的卵清肽被广泛研究,其生物功能得到逐步揭示,包括抗氧化、降压、抗菌、免疫调节、抗炎、降糖等。卵清肽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充分利用禽蛋资源,提高其附加值,且卵清肽有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用品等领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卵清蛋白肽的制备工艺与生物活性进行概述,旨在为其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嘌呤类生物碱1,3,7,9-四甲基尿酸(Theacrine)对Sirtuin3(SIRT3)调节的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对3T3-L1前脂 肪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在诱导的第5天对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Theacrine孵育,采用实时荧光PCR(RT-PCR)方法测定细胞内SIRT3及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并对正常小鼠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Theacrine(10,20,40 mg·kg-1)及Caffeine(20 mg·kg-1)1h后,采用RT-PCR测定小鼠肝脏组织、棕色脂肪组织中SIRT3及脂 肪酸代谢相关基因LCAD、ATP5c、UCP1、HTGL、FABP4等基因的表达,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脏中SIRT3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heacrine可以上 调3T3-L1前脂肪细胞在分化过程中SIRT3、LCAD、FABP4、LPL的表达。低剂量的Theacrine可显著上调小鼠肝脏中SIRT3基因,高剂量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与其蛋白表达结果一 致。同时,低、高剂量的Theacrine分别显著提升及抑制小鼠肝脏中LCAD、FABP4、HTGL、ATP5c等基因表达。此外,低剂量的Theacrine对小鼠棕色脂肪中SIRT3、LCAD等基因 表达的影响不大,但显著上调了UCP1的基因表达。结论 一定剂量的Theacrine能调节相关基因影响脂肪酸代谢,该作用可能与其上调SIRT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