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索中医理念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规律。方法:对外科近5年来收治梗阻性黄疸病例800余例治疗进行归纳总结,提取相关规律。结果:中医理念在本病治疗中的应用体现在各个环节,贯穿整个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结论:中医理念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起积极的作用,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体现中医特色。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肝切除术后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2例肝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2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加味四逆散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出汗、汗止及不良反应,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3%)显著高于对照组(39.7%)(P<0.01)。治疗组治愈及好转患者中,治疗第2天即有6例见效(5.9%),治疗第4~6天有66例见效(64.7%);对照组于治疗后第1~3天无有效病例,第4~6天仅有14例见效(29.2%),2组差异显著(P<0.01),且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蔡炳勤教授提出的腹部术后"应激而汗,论治从肝"治疗原则为指导,运用加味四逆散治疗肝切除术后汗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 duodenect my,PD)手术操作复杂,难度较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和减少术后胰瘘等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学者对残留胰腺与消化道的吻合方法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与改进,彭淑牖教授发明的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已被国内外多家医院采用,其近来倡导捆绑式胰胃吻合术(binding pancreaticogastrostomy,BPG)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采用捆绑式胰胃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围术期无死亡及再出血病例,无肝功能衰竭病例.上消化道再出血率:术后1年2.8%(1/36),2年2.8%(1/36),3年8.3%(3/36).随访中死亡5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肝胆外科病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6例的疗效。结果 术后围术期无死亡及再出血病例,无肝功能衰竭病例。上消化道再出血率:术后1年2.7%(1/36)、2年2.7%(1/36)、3年8.1%(3/36)。随访中死亡5例(13.8%),因合并肝性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3例(8.3%);消化道再出血导致多器官衰竭1例(2.8%);原发性肝癌1例(2.8%)。结论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6.
总结蔡炳勤教授辨证论治肝脓肿经验。蔡炳勤教授认为肝脓肿属于中医“内痈”的范畴,可从内痈论治;该病多因外痈之内达、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大便秘结等因素,病邪郁于肝脏,血败肉腐,化而成脓。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程分期,提出肝脓肿的中医分期辨证施治原则,拟分为初起期、成脓期、溃后期3期进行辨证治疗。初起期可采用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消肿散结等消法,临床常用柴胡清肝汤、化肝消毒汤、加味金铃子散等;成脓期可采用托法,配合使用现代医学的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或手术切开排脓等手段,使邪有出路;溃后期辨证以气阴两虚为主,治疗上可酌情采用补法,顾护胃气,同时更需关注大便的通畅与否。蔡炳勤教授认为肝痈为内痈,各期均需重视通便药物的使用,以使毒邪外泄,防内痈之在内溃破。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从肝脏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探讨中西医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为分析疗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对7例中西医治疗前后行二次肝脏大体形态学和组织学检查的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中药(4例)、西药(1例)及中西药结合(2例)治疗对肝脏大体形态学及组织学的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①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方面:1例小结节肝脏表面结节基本消失,6例结节形态未见明显变化;②在组织学改变方面:肝脏纤维化程度改变方面,中西药结合治疗后纤维化程度减轻最明显,其次为中药,西药治疗无变化;在反映肝脏受损的炎症程度及范围方面,中西药结合治疗可见减轻,中药、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变化;在肝脏受损的坏死程度方面,西药治疗后坏死程度减轻最明显,其次为中药、中西药结合治疗.结论 ①经过积极适当的治疗,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大体结节形态可争取不变化或延缓进展,甚至部分可以有逆转;②三种治疗方法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各有所长:中西药结合治疗在抗纤维化和抗炎方面效果较单用中药或西药治疗为优,西药治疗在抗炎方面可能较中药治疗效果为好,而中药治疗的抗肝纤维化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48.
甘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甘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疗效.方法 收集SAP并发ACS患者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甘遂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行禁食、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甘遂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甘遂.对比两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甘遂组腹痛缓解时间、肠呜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体温、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7.6±2.3)d、(6.1±3.1)d、(5.9±3.3)d、(5.2±3.2)d、(6.3±2.1)d,较对照组的(1 1.7±2.1)d、(11.2±2.3)d、(10.2±2.7)d、(9.2±3.5)d、(11.1±3.3)d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第3、4、5天两组病例腹内压差异显著[(19.8±3.1)cmH2O对(23.7±2.9)cmH2O、(12.3±2.7)cmH2O对(21.3±1.5)cmH2O、(8.2±3.1)cmH2O对(17.3±2.3)cmH2O,P值均<0.05].结论 胰腺炎与中医结胸证有密切相关性,甘遂能够有效降低SAP所致的腹内高压.  相似文献   
49.
<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通常通过脾切除术得到缓解,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甘遂灌胃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内毒素的影响。方法:通过牛磺胆酸钠胰腺包膜下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模型,将6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只。治疗组在模型制作成功15 min后立即给予甘遂灌胃;对照组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观察3 h、24 h、72 h后大鼠血清内毒素的变化。结果:大鼠血中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3 h时血中内毒素含量,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4 h、72 h时,治疗组内毒素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甘遂可明显降低内毒素水平,能够减少胰腺和胰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