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何真颜  何丽丽 《中国当代医药》2023,(10):182-184+188
目的 探讨基于莱宁格跨文化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基于莱宁格跨文化护理模式,两组均持续护理4周。比较两组的心理痛苦、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痛苦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COPD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OPD-QOL)中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状况、抑郁心理症状和焦虑心理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莱宁格跨文化护理模式能够降低COPD患者心理痛苦程度,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取穴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关于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对提取穴位处方信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使用Apriori算法进行腧穴关联分析,运用IBM SPSS 22.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0篇,涉及腧穴86个,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天枢穴,其次为中脘、足三里、气海、上巨虚、关元、支沟、大肠俞等,最常用的经脉为足阳明胃经与任脉,挖掘出30组具有较高相关性的腧穴,并将高频腧穴系统聚类为6类。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取穴具有一定规律,多为局部取穴、循经取穴,腧穴配伍包括合募配穴、俞募配穴、远近配穴等,为临床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取穴、配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电针迎香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我们用电针迎香穴治疗变应性鼻炎30例,并与口服氯雷他定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告如下。临床资料 1入选病例选择:(1)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且症状为发作期患者;(2)年龄8—65岁;(3)中医辨证属脾肺气虚型。排除:(1)1周内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治疗者;(2)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萎缩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  相似文献   
44.
<正> 在细胞免疫反应中,致敏的淋巴细胞与其相应的抗原相互作用时分泌出大量的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可溶性因子,即淋巴因子。这些淋巴因子能诱导淋巴细胞及吞噬细胞在炎症局部集聚,发挥抗感染或抗肿瘤等作用。转移因子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可将免疫反应活性转移给正常未致敏的细胞,使之成为致敏的淋巴细胞,从而扩大细胞免疫反应。目前多由白细胞、淋巴组织的溶解物获得转移因子,其分子量约为3500~5000,无抗原性,可透析、可超滤,低温稳定,但不耐高温,50℃30分钟可失活,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其生物活性不为DNA酶、RNA酶及胰蛋白酶破坏,具有特异性传递细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熥络宝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高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慢性盆腔炎(伴随盆腔疼痛)患者77例,随机分组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9例,治疗组予妇科千金胶囊口服,2粒/次,3次/d,连用14d,同时予妇康型熥络宝贴下腹,每次30min,2次/d,连用14d;对照组仅予妇科千金胶囊口服,2粒/次,3次/d,连用14d。随访3个月,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30d后治愈率为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90d后治愈率为39.5%,高于对照组的15.4%,治疗组复发率为46.4%,低于对照组的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康型熥络宝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八脉交会穴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脉交会穴最早见于金元时期窦汉卿所著的《针经指南》,是窦氏得于他人之手,原称“交经八穴”和“流注八穴”,因窦氏对保存和推广八穴起了很大的作用,故又称为“窦氏八穴”、“窦氏八法”。八脉交会穴是指内关、公孙、外关、足临泣、列缺、后溪、照海、申脉,它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都位于腕踝部的上下。窦氏在《标幽赋》中提到,“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法”就是指八穴,而“主客”是指其配伍应用。明代医家徐凤在《针灸大全》最早将其定名为“八脉交会穴”,并在“主穴”的基础上增添了“应穴”,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外周血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小RNA(miRNA)和信使RNA(mRNA)的差异表达.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神经内科确诊为PTE患者(PTE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各...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石崖茶中山茶苷A、山茶苷B、表儿茶素、槲皮苷和芹菜素5个黄酮类成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方法,初步评价石崖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水-乙腈作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0~1.5 min)用于检测表儿茶素,330 nm(1.5~2.5 min和3.0~7.0min)检测山茶苷A、山茶苷B和芹菜素,254 nm(2.5~3.0 min)检测槲皮苷,柱温40℃,分析时间7 min。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法测定石崖茶63%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山茶苷A、山茶苷B、表儿茶素、槲皮苷和芹菜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20.0~600.0,2.5~18.0,50.0~480.0,1.0~3.5,1.5~7.5 ng(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3%,98.26%,100.8%,98.48%,100.2%;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RSD均小于2%。石崖茶抗氧化活性较维生素C弱,抗氧化活性与含测指标成分不呈相关性。结论:石崖茶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该UPLC方法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可为石崖茶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青岛市2008—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的一般情况,为青岛市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点自愿咨询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青岛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血清标本1 746份,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13份;求检者中,以未婚(56.2%)、20~40岁(84.2%)、男性(81.2%)为主;职业构成呈多元化,其中职员478人(27.4%)、学生262人(15.0%)所占比例最大;86.1%承认在3个月前有婚外性接触史,86.7%有过1~5个性伴,13.3%有过5~10个性伴;每次使用安全套率为23.6%。结论 2008—2010年青岛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群中,青壮年男性居多,性伴数多和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大力开展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干预活动,有助于提高艾滋病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PICC配合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垂体后叶素,减轻药物对血管的损伤,防止周围组织坏死,减轻患者痛苦的效果。方法选择42例患者采用PICC配合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入垂体后叶素。结果更好地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减轻了痛苦,治疗顺利地进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结论垂体后叶素经PICC管注入中心静脉后迅速被稀释,可明显减轻药物对血管的损伤,有效地保护了周围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