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494篇
预防医学   16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35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定量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提出针对性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CABG患者共302例作为模型组,比较感染与未感染者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史、体质指数、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常规皮肤准备、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手术室探视和连续使用同一手术室),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共211例CABG患者作为验证组,接受感染管理策略。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列线图模型评估模型组与验证组感染发生的效能。结果:模型组共诊断11例患者发生感染(3.64%,11/302),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者年龄高于未感染者,且感染者基础疾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和肥胖者比例增高,ASA评分升高,常规皮肤准备方法、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手术室探视、连续使用同一手术室比例均较未感染者增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58、95%CI:1.12~2.53、P=0.011)、基础疾病史(OR=2.63、95%CI:2.12~3.06、P=0.001)、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OR=2.01、95%CI:1.55~2.69、P=0.002)、手术时间>4 h(OR=3.11、95%CI:2.68~3.59、P=0.001)和手术室探视(OR=1.24、95%CI:1.01~1.85、P=0.024)均为CABG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根据主要危险因素(高龄、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手术室探视)的权重(β值)进行定量赋值建立列线图模型。验证组共诊断感染者2例(0.95%,2/211),显著低于模型组(Fisher’s确切概率法,取单侧P=0.047)。ROC分析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模型组和验证组发生感染的准确性分别为0.895和0.864;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拟合度良好。结论:CABG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与多个临床因素有关,如高龄、基础疾病史、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手术时间>4 h和手术室探视,医护人员应充分认知并采取严格的感染管理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是一种以脊柱前外侧韧带钙化或骨化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可累及全脊柱乃至全身骨骼,有研究[1]显示,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较女性更为多见。DISH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临床并不少见,但外伤后出现脊髓损伤症状的报道不多,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DISH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马尔尼菲篮状菌(TM)感染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TM感染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特点、病原体检查、治疗情况等。结果 15例TM感染性淋巴结炎中,男14例,女1例,年龄26~67岁,平均(49.1±11.87)岁,包括13例艾滋病和2例糖尿病患者,伴有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粗针穿刺的条索状淋巴结组织,其结构全部或部分被炎性病变所取代,8例显微镜下形态以吞噬病原体的组织细胞弥漫性浸润为主;5例以广泛凝固性坏死为主伴散在少量病原体及核碎屑;2例以成纤维细胞小结节状增生,形成肉芽肿结构的改变为主,多核巨细胞少、散在分布。病原体大小、形态较一致,呈圆形、椭圆形或腊肠状,团聚成簇,如桑葚样,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希夫及六胺银染色可见包含横隔的菌体结构。15例患者血液、肺泡灌洗液、痰液或者淋巴结抽出液真菌培养均查见TM生长。临床及时抗真菌治疗,15例患者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 TM感染性淋巴结炎往往是全身侵袭性TM病晚期阶段的突出表现之一,容易被临床误诊,通过淋巴结粗针穿刺活检及早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建立百部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百部、桔梗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橘红的有效成分橙皮苷进行定量测定,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橙皮苷在0.066 9~1.672 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6%。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百部止咳糖浆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5.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已公认是甲状腺自身免疫过程中的重要标志,是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特定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6.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常见于新生儿及小婴儿,占消化道畸形的第三位,以往其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检查,近年来我们常用B超检查,发现幽门狭窄的声像图十分具有特征性,诊断准确率高,现将经手术证实的13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7.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75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6月~2003年6月我院采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75例,总体疗效满意。简要情况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比较3种不同用药方案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扩张宫颈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338例初孕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将受术者分为3组,A组110例于人工流产术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B组124例于术前15~20 h口服米非司酮50 mg联合术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C组104例于术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观察受术者宫口扩张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等。结果 B、C组宫颈扩张度优于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组(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前15~20 h口服米非司酮50 mg联合手术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与术前3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均有良好的扩张宫颈作用,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更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9.
清风藤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江苏特色中药材清风藤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清风藤药材的地方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采用性状描述、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来控制清风藤质量。结果清风藤药材性状描述和显微特征性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含量测定方法灵敏、简单、重复性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制订的标准限度合理,能为清风藤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结核病控制策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3个样本村,以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登记报告且已完成规定抗结核疗程的34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的诊治经过和相关费用,描述疾病经济负担并分析影响因素。最终有274例患者参与调查,应答率80.6%(274/340),问卷有效率100.o%。患者因病产生的经济负担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直接费用包括患者因病支出的医疗费(门诊费、住院费)、患者及其陪同家属支付的食宿交通费等。间接费用指患者及其家属因本次结核病造成的误工损失费。考虑费用一般呈非正态分布,故采用均数结合中位数(P25,P75)表示费用大小。组间费用比较采两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结果患者人均年收入19159.9元,年收入中位数(P25,P75)15000元(4530,27500)元。因病平均支出费用18793.3元,中位数(P25,P75)9965元(3200,24400元)。人均直接费用11936.9元,中位数(P25,P75)4590元(2024,14600)元,除去医疗保险支付部分,人均自付7448.0元,中位数(P25,P75)3315元(1200,8570)元。人均间接费用6856.4元,中位数(P25,P75)1575元(0,9000)元。影响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因素包括住院治疗(未住院治疗者平均8512.9元,中位数3800元,有住院经历者平均24381.4元,中位数15500元,Z=-8.119,P〈o.001);服用保肝药(未服用保肝药者平均9911.8元,中位数5900元,使用保肝药者平均17075.9元,中位数8150元,Z=-2.645,P=0.008);使用二线抗结核药(未使用二线药者平均13294.5元,中位数6785元。使用二线药者平均18065.3元,中位数10325元,Z=—2.029,P=0.043);诊断延误时间长(首诊至确诊小于14d者平均12656.5元,中位数6110元,大于14d者平均17457.7元,中位数11065元,z=-2.970,P=0.003)。结论张家港市结核病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较重,患者负担的费用高低与住院治疗、使用保肝药和二线药物、诊断延误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