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背景:选择双束还是单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目前仍存在很大争议。目的:系统评价自体腘绳肌腱双束与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Springerlink、CNKI、CBM等数据库,收集自体腘绳肌腱双束对比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对所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数据资料,使用RevMan5.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15篇,共1008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后KT测量值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0.51,95%CI(-0.74,-0.28),P〈0.0001];重建后轴移试验阴性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R=1.27,95%CI(1.11,1.45),P=0.0003];重建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WMD=-2.10,95%CI(-3.65,-0.55),P=0.008];重建后IKDC分级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04,95%CI(0.99,1.06),P=0.10]。双束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对于恢复膝关节稳定性优于单束重建,而对于恢复膝关节功能两者疗效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轴向循环载荷对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从6具新鲜猪腰椎标本上截取18个脊柱功能单位(FSU),行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根据施加轴向循环载荷峰值的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300~500 N、300~2 000 N、300~3 500 N),每组6个标本,观察其轴向循环载荷前后椎间盘高度的变化,以及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弯等运动工况下,椎间盘的应变、位移和轴向压缩刚度变化.[结果]循环载荷前后,A组椎间盘高度、刚度、位移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变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B、C组椎间盘高度和刚度的降低、应变和位移的增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循环载荷后三组间比较,椎间盘高度、应变、位移和刚度的变化幅度均随轴向循环载荷峰值的增大而变大(P<0.05).[结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轴向循环载荷使腰椎稳定性下降,并且随着峰值载荷的增大,稳定性逐渐降低.提示对于临床病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不宜过早下床负重活动,术后早期较小的椎间盘载荷有利于腰椎稳定性的修复.  相似文献   
93.
杭州市院前急救空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空诊病例的特征,探讨相关措施,提高院前急救效率。方法:以杭州市急救中心2009年的急救档案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中心2009年院前急救空诊率为14.6%,以急腹症求助的空诊率为最高,占52.70%,其次为车祸。结论:院前急救的空诊率高,对院前急救资源的合理利用及部分急救病人的生命产生很大影响,应采取加大宣传教育、电话医学指导、完善急救网络等综合措施减少空诊率。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针刺、艾灸及耳穴压豆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差异,以指导临床的优化选择。方法:将45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采用视觉类比量表观察三种方法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艾灸组及耳豆组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总有效率均达100%;从治愈率来看,艾灸组优于针刺组和耳豆组(P0.05)。结论:针刺组、艾灸组及耳豆组对于气滞血瘀型痛经均有效;根据优化原则,艾灸法最佳。  相似文献   
95.
背景:骨骼肌钝挫伤后继续运动对骨骼肌组织愈合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目的:观察急性骨骼肌钝挫伤SD大鼠跑台运动后的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然愈合组、运动干预组,后3组建立左后肢腓肠肌中段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模型组造模后6h处死取材,运动干预组进行跑台运动干预,自然愈合组继续饲养,但不进行运动干预。结果与结论:自然愈合组、运动干预组大鼠急性腓肠肌钝挫伤后24h~3d内损伤肌肉组织中均出现大量炎细胞浸润,5d时显著下降,同期内各时间点运动干预组炎细胞数显著多于自然愈合组(P<0.05);7d时两组炎细胞基本消失,伤后5d两组均开始出现少量瘢痕组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7~14d时运动干预组瘢痕组织面积显著高于自然愈合组(P<0.01);伤后14d两组瘢痕组织均仍有增多趋势。表明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早期运动训练可加重损伤局部炎性反应,并导致瘢痕组织过度形成,对损伤骨骼肌的修复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6.
通过统筹和整合多种资源,打造校内外多种实践平台,使学生进行多领域、多层次的系统综合训练,既掌握了扎实的针灸推拿学理论知识、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技能,提高了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7.
细菌培养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了保证培养结果的质量,我室将近年来临床常见标本痰及脓性分泌物(包括穿刺液、术后感染的分泌物、外伤分泌物),尿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8.
自 1999年 5月~ 2 0 0 2年 5月应用自行设计的椎弓成形复位固定器 (PFRF)治疗腰椎滑脱症 15例 ,经随访临床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 7例 ,女 8例。年龄 2 6~ 5 1岁 ,平均 39岁。其中L4、5滑脱 9例 ,L5S1滑脱 6例。均有腰痛及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滑脱程度 :Ⅰ度 4例 ,Ⅱ度 8例 ,Ⅲ度 3例。1 2 手术方法 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 ,取俯卧位。以病椎棘突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暴露椎板及上下关节突 ,根据病椎后弓的异常活动较易确定病椎棘突和峡部缺损部位。切除缺损处充填的纤维软骨组织 ,凿除两端的硬化骨直至少许渗…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单纯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固定不行植骨融合对无明显神经损伤的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一医院骨科收治的行单纯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内固定而不行植骨融合的无明显神经损伤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63例,其中40例行AF内固定,16例行Tennor钉棒固定,7例行Diapason钉棒固定.所有患者于椎弓根钉置入前后、及置入后24个月随访时拍正侧位X射线平片以及行损伤椎体及上下相邻椎体的CT检查(其中63例获得了术前、28例术后即刻、以及25例术后24个月时的CT资料).于侧位片测量Cobb角表示成角畸形程度;测量椎体前缘高度丢失表示椎体前部塌陷程度;于CT片上测量椎管正中矢状径表示椎管占位程度;临床疗效采用Greenought等的下腰痛评分法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最后随访时均为24个月,平均住院时间13.4 d,停院至手术平均时间为3.8 d,51例在术后8~12个月取出内固定,取出内固定后住院平均9.4 d.末次随访时根据下腰痛评分标准优46例,良9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88%.Cobb角置入前平均20.1°,置入后平均6.2°,最后随访时11.9°;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置入前平均49.1%,置入后为17.4%,最后随访时为20.4%;椎管正中矢状径椎弓根钉置入前(n=63)平均49.8%,置入后(n=28)平均78.1%,最后随访时(n=25)平均91.7%;有5例(8%)由于内固定部件断裂致内固定失败;最后随访时影像学参数(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和椎管正中矢状径)与下腰痛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单纯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固定不行植骨融合对无明显神经损伤的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满意,对这种类型骨折治疗常规行后外侧融合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0.
有关研究表明,军事技能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生理学规律。一是需要形成条件反射。这就要求同一个训练项目必须经常重复进行,才能巩固和强化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种条件反射,否则就会消退。二是身体机能的提高需要适应过程。如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每分钟达到120~140次;而剧烈运动时,心率每分钟高达180次、甚至200次以上。此时血液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