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通过研究柴胡、大黄在古今方剂中的配伍意义,发现两者均具有"推陈致新"之功用,虽在性味、归经、功效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配伍后能增强"推陈致新"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2.
探讨了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证的思路,并对代谢组学自身特点、研究方法,以及代谢组学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研究的优势进行了介绍.认为代谢组学作为后基因时代一种全新的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融整体、动态、综合、分析于一体的特点,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证候研究极具意义.而脾肾阳虚证作为慢性肾脏病多发证候,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分析其特异性代谢产物标志物,进而促进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3.
于婷婷 《家庭医药》2016,(12):120-121
目的:探讨规范化术前访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I与T-AI均比干预前下降评分,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腹腔手术患者术前采取标准化访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况,从而更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4.
思维导图又叫脑图、心智图,是由英国"记忆之父"东尼· 博赞发明的大脑图示思维工具,在21 世纪风靡全球. 这种思维工具能够将人的思维图示化、显性化,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大块知识进行梳理以及对其要点进行视觉化表征. 思维导图能够记录人的思维过程,同时它又是大脑对知识进行存储和管理的工具. 它是人创造性思维的外部表现. 由于其对人脑以及人的心智开发的强大作用,思维导图被人们称为"大脑瑞士军刀". 思维导图看似简单,却对思维训练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高胆红素血症(NHB)合并急性药物性肝损伤(ADIL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NHB-ADILI患者123例(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将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60例作为常规组,将采用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还原型谷胱甘肽的63例作为联合组.对...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符合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患者32例,对比治疗前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主证、次证、尿蛋白定性、定量、肾功能等变化。结果:在病情控制有效率方面,治疗后主证得到明显的改善,有效率最低为72%,最高达92%;尿蛋白定性、定量减少,而肾功能轻度改善,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 0.05,主次证及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张教授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尿蛋白,适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ET-CT检查且经临床诊断标准证实的32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特征,观察病灶18F-FDG摄取情况。结果:32例中,痛风3例,类风湿关节炎(RA)5例,多发性大动脉炎(TA)6例,强直性脊柱炎(AS)4例,成人Still病(AOSD)9例(其中2例合并AS),皮肌炎2例,风湿性多肌痛(PMR)3例。PET-CT表现:痛风表现为患病关节邻近软组织肿胀、关节腔积液,伴FDG代谢升高;RA表现为双侧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腕关节及部分近端掌指关节FDG摄取升高;TA表现为主动脉及主要分支血管管壁不均匀增厚,伴FDG代谢弥漫性升高;AOSD表现为骨髓FDG弥漫性摄取升高,脾脏FDG代谢高于肝脏,全身部分淋巴结肿大伴FDG代谢升高,部分关节FDG代谢升高;皮肌炎表现为双侧肩部、双侧胸锁乳突肌、双侧臀部肌肉FDG代谢轻度升高;PMR表现为双侧肩、双髋、双膝、双踝关节、耻骨联合、坐骨结节周围FDG摄取升高;AS 4例中2例表现为骶髂关节FDG代谢升高,2例双髋FDG代谢升高。结论:18F-FDG PET-CT有助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可准确显示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中老年(年龄≥45岁)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分析其发生低骨量的危险因素。方法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237例,均进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并根据有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斑块组171例和无斑块组66例;测量患者腰椎、股骨颈和髋关节BMD,并分为骨量正常组160例和低骨量组77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发生低骨量的危险因素。结果斑块组患者股骨颈、髋关节BMD值[(0.924±0.142)、(1.027±0.157)g/cm~2]均低于无斑块组[(0.970±0.137)、(1.071±0.133)g/cm~2)](P0.05);低骨量组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81.8%)高于骨量正常组(67.5%)(P0.05);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股骨颈、髋关节BMD值呈负相关(r=-0.144,P=0.028;r=-0.130,P=0.047);高龄(OR=1.064,95%CI:1.022~1.109,P=0.003)、空腹血糖升高(OR=1.226,95%CI:1.050~1.431,P=0.010)及下肢动脉斑块形成(OR=2.445,95%CI:1.090~5.483,P=0.030)是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发生低骨量的危险因素(P0.05),体质量指数增高(OR=0.822,95%CI:0.731~0.925,P=0.001)是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发生低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发生低骨量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调查分析某县域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方法 对26家基层医疗机构(17家公立医院、9家民营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专职感控人员配备和医疗废物管理不断完善和规范;相关制度、措施部分脱离实际,执行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覆盖不全、效果欠佳;手卫生、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