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目的复方增氧分散片的最佳活性提取工艺研究。方法采用药效跟踪法,以耐缺氧活性为考察指标,对复方增氧分散片五个提取工艺进行活性筛选。针对所筛选出的活性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IIA提取率、丹酚酸B提取率、红景天苷提取率、总多糖提取率、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媒量进行进一步的参数优选研究。结果通过实验获得了复方增氧分散片最佳活性药效提取工艺路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复方增氧分散片最佳提取工艺为以9倍量水煎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综合运用药效跟踪法及正交试验法,获得了具有最佳活性的提取工艺,为确保开发出安全有效、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复方增氧分散片提供了实验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优选马齿苋中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设计L9(34)正交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以马齿苋中胡萝卜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及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对总皂苷提取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得到马齿苋中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即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料液比为1∶1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为1.0 h.结论 该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因大脑逐渐退化而引起记忆、日常功能减退和行为障碍问题,俗称“老年痴呆”。痴呆症患者有多种类型,阿尔茨海默病占比最大,目前尚无逆转其病程的特效药物。近年来,对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尤其是中药及复方治疗方面,逐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利用动物与细胞模型,诸多研究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证实了人参药材提取物、有效部位、单体化合物及复方人参制剂治疗AD具有显著的疗效。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参对AD的治疗新进展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为将其开发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各种类型记忆障碍的健康产品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并结合生物活性优选人参-五味子最佳配伍比例。方法:对人参-五味子单煎液和合煎液的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总酚酸、总三萜、总木脂素进行测定;DPPH法和ABTS法研究单煎液和合煎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熵权法对总物质成分、抗氧化活性等指标进行权重分析,以相对关联度为评价测度,选择10个评价指标构建人参-五味子不同比例配伍的评价模型,筛选最优配伍比例。细胞生物活性验证,采用CCK8法测A549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结合人参-五味子共煎液通过免疫调节巨噬细胞RAW264.7影响A549增殖实验,最终确定人参-五味子最佳配伍。结果:灰色关联度分析中,人参-五味子配伍1∶6比例相对关联度为0.657,效果最好,1∶2比例配伍效果次之。细胞实验的IC50值验证人参-五味子配伍之后的生物活性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一致。最终优选人参-五味子最优配伍比例为1∶6。结论:基于熵权法和多指标测定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并结合生物活性的筛选方法,可系统、全面比较人参-五味子不同比例配伍的效果,最终优选出最佳配伍,为人参-五味子配伍药用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及药用新资源的开发提供依...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Q-marker)理论的有效性和可测性对桔梗饮片Q-marker进行初步预测分析。方法 建立20批桔梗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桔梗药材的潜在活性成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数理分析方法筛选差异性成分,并对候选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建立的指纹图谱有19个共有峰,指认了8个共有成分作为候选活性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网络药理学筛选出6个联接度较高的化合物,基于Q-marker溯源及传递性、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初步预测了木犀草素、紫丁香苷、绿原酸、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D3和桔梗皂苷E作为桔梗潜在Q-marker。结论桔梗Q-marker预测分析为桔梗药材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桔梗药效关联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究加味三黄膏对大鼠肛门溃疡和肿胀的改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冰醋酸建立大鼠肛门溃疡模型,考察加味三黄膏低、中、高剂量组(185、370、740 mg/kg)和西药阳性对照组(复方角菜酸酯乳膏,1 g/kg)、中药阳性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1 g/kg)对模型大鼠体重、肛门溃疡面积和肛门溃疡等级的影响。利用巴豆油建立大鼠直肠肿胀模型,考察加味三黄膏低、中、高剂量组(185、370、740 mg/kg)和西药阳性对照组(复方角菜酸酯乳膏,1 g/kg)、中药阳性对照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1 g/kg)对模型大鼠直肠肛门肿胀率、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直肠组织病理形态、直肠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V1(TRPV1)和P物质表达以及直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加味三黄膏各剂量均可不同程度升高肛门溃疡模型大鼠体重增加量,减少肛门溃疡面积,降低肛门溃疡等级;其能改善直肠肿胀模型大鼠的直肠组织损伤,降低直肠肛门肿胀率和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直肠组织中TRPV1和P物质表达以及直肠血管通透性(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